《骆驼祥子》阅读
《骆驼祥子》阅读的碎碎念(2)
1.祥子又找到了拉包月的活儿,这次是在曹先生那儿。在曹先生家生活的这段日子,应该是祥子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吧。在曹先生家虽然钱挣得并不多,但是在曹先生这儿,祥子可以像人一样干干净净地活着,体体面面地活着,曹先生一家拿祥子当一个人看待。在其他地方,主人把仆人看作猫狗甚至不如猫狗。祥子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他能够体会到人间的温情。在这儿,祥子即使挣得不多,他也觉得心中非常高兴。曹先生营造的美好的小家庭,是这个污浊的社会中难得的世外桃源,是烈日炎炎下的沙漠中唯一的绿洲。在这里,祥子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这是祥子的幸运,他在这个污浊的社会中得到一块儿暂时的安宁的栖息地。
祥子又有了奔头。即使风沙从他面前扫过,也不能阻止他向前冲,战胜狂风,吐出一口气,他有一种胜利的骄傲。那些在寒风中挣扎的老车夫,他视而不见,他觉得自己现在的努力可以保障他的将来。也许就像朝气蓬勃的孩子看到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老到那么难堪。
祥子,以及像祥子一样的车夫们,无论是老年车夫,还是年轻车夫,甚至是汽车司机,他们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奔命。作者对此发出自己的感慨,感慨他们都只看到自己,只想到自己的钱自己的成功,只想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其实很多时候人都是这样的。
可是失去的那辆车,在虎妞那的错误,是他在这快乐生活中的阴云。这阴云最终还是没有放过祥子。
虎妞找到了祥子。这次祥子真的就像粘在蛛网上的小虫子,被虎妞的蛛网牢牢的粘住。他不回乡下,也无法想像离开北平,到别的城市去,死他也愿意死在北平。可是在北平,他只能落入虎妞的网中。他想要挣扎,可是又怎么能挣扎的了呢?
他买了一碗酒,放在桌上。他觉得不能破了酒戒,毁了自己。他不甘心,他不想屈服,他想挣扎,他想挣脱,可是没有谁能帮得了他。他最终还是端起酒碗。干了口苦酒。这是他洁身自好时绝对不会碰的东西。他是曾经引以为戒的。这口苦酒,又何止仅仅是口酒,这也是祥子犯下的错误的苦果啊!
2.祥子想挣扎,想挣脱,只是可怜人高马大的祥子,像只小虫子,被牢牢地粘在蛛网上。织这蛛网的,不仅是又老又丑又有心计的虎妞,更有黄天霸样的刘四爷,仗势欺人的大兵,狡诈贪婪的侦探,凶神恶煞似的巡警,不把人当人的车主……在上的,仗势欺人地压榨欺侮小民。在下的,散落着(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只是一个个个体,不是团体),逆来顺受,各自挣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应当是这么个命,不知道反抗。即使想反抗也不知如何反抗,向谁反抗,只能满腔悲愤地向着空气喊一声:“凭什么”?把拳头砸在墙上,吞一口生活的苦酒。
3.祥子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装在瓦罐里。和祥子不同,高妈却另有方法,把钱放出去。高妈很知道从社会中学到经验,她尝过放钱的毒,顺理成章想到了用这种方法来挣钱。和祥子相比,高妈很适应这个社会。她可以很平和,也可以很毒辣。她小心,又胆大,知道把钱放给谁,更知道如何不把钱放空。她有的是方法与手段对付借钱的人。这些,祥子是做不到的。
和高妈不同,方家的人则是把钱存到银行。方太太劝祥子也把钱存到银行,可在祥子看来,银行就是一个骗局,把钱放进去,换来纸上的的三画五画。
可怜的祥子,不能把社会对付他的,用来对付社会。他也无法理解社会上的新事物,无法接受新事物。只能把他的钱紧紧攥在手里,放在瓦罐里,等待另一个不幸。
4.祥子相信他能够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获得自己的幸福。现在虎妞逼上门来,祥子无计可施,不想屈服,却又无法挣脱。虎妞的逼婚,让祥子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怀疑。以前祥子坚定不移的愿望就是,靠自己的努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甚至两辆三辆更多的车。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的幸福,有什么不行?
第一次祥子觉得自己是那么孤单。没有父母,没有兄弟,没有朋友,没有人可以商量,没有人可以为他出谋划策,没有人可以帮他。他只能一个人,面对这个难题。这个迈不过去的坎,让详子觉得,一个人,那么孤单,多么无助。第一次认真听同行的牢骚抱怨,以前无聊的贫嘴恶舌,现在每一句话都说在了自己的心坎儿上。
老马祖孙二人出现,一个年老体衰,一个年幼尚弱。他们虽然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在这个寒气逼人的冬日,连一天的嚼谷都不能从车上挣出来。祥子看到了那辆破车,也看到了寒冬中挣命的老马祖孙二人的窘迫。把钱攥得紧紧的祥子,第一次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为老马买来热腾腾的羊肉包子。
那辆破车,那贫困窘迫的祖孙二人,对于执着于买车的祥子,无异于当头一棒。买车,曾经是祥子坚定不移的梦想。车子,让祥子觉得自己能够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做人,凭借自己的奋斗换来将来的安稳幸福,由一辆车子到两辆三辆甚至更多的车子,娶一个干干净净的女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现世的安稳,以后的幸福,都可以由车子带来。一无所有的祥子,所有美丽的梦想都凝聚在车子上。可现在,有了自己车子的老马,却又冷又饿地倒在了茶馆。车夫的前途,到底在哪儿?穷人的前途,到底在哪儿?第一次,祥子对自己的梦想产生了怀疑,那坚定不移的梦想动摇了。
5.曾经的祥子,像堂吉诃德一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有着自己坚定的梦想。他是那么纯净,像一棵大树,充满了生气,有着自己追求。车子被大兵抢去,虎妞找上门来逼婚,祥子感觉无计可施,想要挣脱却不知如何挣脱。坐在茶馆儿中,听着同行们的抱怨牢骚,祥子觉得每一句话都说在自己的心坎上。这时的祥子不再是唐吉诃德式的孤独的英雄,他渴望朋友,渴望有人听听自己的委屈。
虽然说此时的祥子可能更接近了真实的生活,但是我还是特别喜欢之前像堂吉诃德式的祥子。生活中的那些牢骚和抱怨,虽然能够暂时把心中的愁苦说出来,可是对自己状况的改变又有什么益处呢?生活哪能都会一帆风顺呢?一地鸡毛,真的足以击碎所有的梦想与诗意。看《一地鸡毛》时,看到小林的妻子夜间让水龙头嘀嘀嗒嗒的滴水,就为了省那点水费,心里觉得挺好笑。现在明白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足以让一个人从童话世界落入凡间。梦想、诗意在生活的琐屑面前,的确不堪一击。
如何保持自己的梦想,不被现实的羁绊?如何继续自己追梦的脚步,不在庸常中迷失?祥子不能跳出自身的局限,不能超越当时的社会,这不是祥子的错。但是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比祥子更多的选择。即使现实世界一地鸡毛,牢骚抱怨又能做什么?多一句抱怨,心底那一份美好就被玷污一分。牢骚能发泄心中的不平,可牢骚也能阻止追梦的脚步,陷入牢骚抱怨,看看自己对梦想的热情会不会消减?我们的世界,界限不再同于以前,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够找到尺码相同的人。只要自己愿意继续做唐吉诃德,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的唐吉诃德。
唐吉诃德的疯狂也许是可笑的,但我依然喜欢唐吉诃德,喜欢纯净没有被污染的祥子,执着追求梦想的祥子。向现实屈服的祥子也许更接地气,也许更能融入生活,但是没有这次的下滑,也就没有后面滑得更深,堕落的更彻底!
想到这些,面对抱怨牢骚不平,心中也该警醒些吧!
6.祥子遇到了孙侦探,稀里糊涂地,祥子的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祥子存钱的罐子摔碎在地上,碎的不仅是那个罐子,更是祥子的心。孙侦探他们本来是要吓一吓曹先生的,这本来和祥子没有什么关系,不关祥子什么事情,可祥子,不幸的祥子,偏偏撞到了点子上。孙侦探软硬兼施,又是装好人帮助祥子,又是恐吓威胁,在孙侦探的阴险贪婪狡诈面前,祥子,简直就像木头人一样,只能无奈的接受一切。在祥子的认识中,他根本无法识别孙侦探的话是真是假,他根本没有办法思考这事,根本没有能力应对这样的人。
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生活遮挡了他的眼界,只让他看到和他一样的最下面一层的人,没有办法认识孙侦探这类的人的嘴脸。他不能辨别孙侦探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他看来,孙侦探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他不能想象孙侦探是在威胁恐吓他。在那个社会里,他的生命没有保障。孙侦探说杀了他就像抹死一只臭虫,即使孙侦探不敢这样做,相信有的是敢这样做的人,祥子怎能不害怕?
生活的局限,生活的狭隘,限制了祥子,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这些局限往往会限制我们,让我们想象不出、看不到、无法辨别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东西。
其实,即使孙侦探是一个假侦探,他那一身“虎皮”也足以唬得住祥子。在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有多少平民百姓,都会惧怕那一身“虎皮”。没有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法律从来就不保障可怜人,在祥子那儿,孙侦探就是王法,就是一切。这个社会,从来不给生活在底层的人提供什么保障?而这些人从来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得到什么保障,也不敢奢求什么保障,他们只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劳动平平安安地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和顺顺地生活下来。可就连这点最低的要求,也是奢望,难以得到满足。他们从来不知道还能够去反抗,更不知道如何反抗。遇到不公,碰上事情,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连曹先生都被逼到左先生那儿,甚至远避他乡,更何况祥子?真不知道如果是高妈,遇到这种情况,她会怎么做呢?
有很多时候,遇到问题,感觉自己也会像祥子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如何反抗,有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拒绝反抗。生活的局限,会蒙蔽自己的眼睛,也会束缚自己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