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天气不出所望地全是雾霾天,每天晨起推开窗,满眼尽是雾蒙蒙的一片,犹如大片的湖泊上氤氲开的水气,朦胧清晰,虚实之间,让人分不清看不明。
今却有久违的阳光铺天盖地。房间流淌着音乐,阳光从窗边斜射而入,屋子瞬间就被温暖环抱。就像胶片倒带,无声而宁静的旧日,一杯茶,几个好友,和一个静心的自己。想来,因为孩子,不喝茶已有好久,那套青花瓷的茶具被收入了橱柜的最顶层。每每看见,就会回忆起当初学茶艺时的情景。
那时夏天,一件白色荷花的旗袍,被母亲细细地加固了纽扣。木和我,总是在周六的傍晚出发,从锦江河畔到百花公园,从琴台路到宽巷子。一路一间间茶室地喝过去。看着茶艺师手指灵动,轻盈熟练地洗杯,冲泡,斟茶,再烦躁的心也都会归于平和宁静。就像那些茶叶,在沸水中升腾,起舞,把自己的心事小心熨烫,把自己的韵味缓缓蔓延。喝到最后,总是肌肠咕噜,又饿又兴奋。所以,茶点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喝茶陪衬。有时是几块鲜花饼,有时是一袋牛肉干。
我的老师是一名老茶客,她优雅含蓄,却又风趣幽默。她的茶点让我惊吓不已,竟是一盘红烧肉。她说,茶能让人清心寡欲,所以备点硬菜很有必要。于是,我们一边喝着大红袍,一边吃着肉,她说,快意人生,不必拘泥俗套。品茶亦如此。泡茶有讲究,首先手上不能有任何味道。化妆品手霜之类更是要避免。泡茶前要仔细清洗双手,最少两遍。然后准备茶具,用沸水冲洗所有茶具,无论盖碗还是品茗杯,都需要在第一泡时清洗一遍,一来避免其他茶香遗留,二来不会让茶的味道因为骤降的温度而有变化。清洗后将茶叶入杯,轻轻晃动杯身,便能闻到这款茶独有的味道。绿茶的草香,红茶的炒香,黑茶的幽香,普洱的醇香。每一款,都如一名女子,带着她独有的韵味,薄纱掩面,清香袭人,沁人心脾。
每次闻茶香时,老师喜欢让大家来猜测这是一款什么茶。她说,真正的茶客只需要嗅觉就能感受出茶的出处甚至年份。安化红茶,凤凰单丛,君山银针,西湖龙井。我们就这样一款款品过去。
品茶时,轻啜一口,慢慢从舌尖流淌到舌根,最后经由喉咙下行,一路奔腾着感受出味道。品茗杯两三口就可喝完,太快,感受不出味道层次的变化,太慢,则因温度而改变了口感。品茶时,是最舒坦的时刻,犹如女子掀起面纱,终于可以一窥面目。眉目传情抵不过唇齿留香,明眸善睐比不上滋味绵长。
喜欢的茶,叶底也要细细研究,从经络脉理到颜色光泽,都不可错过。有人喜欢留下叶底,晚上加在盆里泡脚,或者次日煮几颗茶叶蛋,那是真正爱茶人的物尽其用。
两款茶的间歇间,大家吃着茶点,旁边的女生弹起了古琴,室内音乐回转,清香弥漫。窗外灯火明亮,次第变幻。在这俗世红尘,能有这样清幽雅致的三两时辰,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幸运啊。
一整年的时间,我们如约在每个周六的晚上欢聚一堂。从茶艺到人生,从彼此到天下,侃侃而谈。彼时另一位老师一定要收我为徒,要我日后将茶文化发扬光大。我紧张得摇头。兴趣使然,我很乐意。可要变成重任在身的事业,我实在肩负不起。
茶如人生,有最高沸点的高潮,也有一路起伏的滋味。揽一室清香,掬一捧茶汤,便觉平凡的生活也有了回味无穷的甘甜。悲喜之间,无常不明,寂寥欢喜,不过是舌尖一抹淡淡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