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高:关于长高的常见误区

家长们的错误决定,往往耽误了孩子的终生身高!关于孩子长高的这些老观念,一定要摒弃!

误区1:“二十三蹿一蹿”

研究表明:

很多家长等孩子“晚长”,中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传播行调研发现:在100名等待“晚长”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断送了长高的机会,最终贻误孩子!

临床医学表明:

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骺在14、15岁时候开始闭合,一旦骨骺闭合,无论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长高,只有极少数孩子确实属于“晚长,晚发育”。

误区2:父母矮孩子一定矮

大部分个儿矮的父母都下意识觉得自己的孩子肯定也矮,事实上,遗传对身高的影响远不如想象的大,后天因素才是决定人最终身高的重要因素。

先天不足,后来来补,即使父母个矮,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误区3: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个头高,孩子肯定会长高,殊不知,正是家长错误的观念才导致孩子错过长高关键期最终变成“矮个子”

误区4:家长盲目给孩子补充营养品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缺乏基本的常识,误以为给孩子吃大量的“营养品”或“补品”就能促进成长和发育。

而这正是导致孩子肥胖、性早熟的“催化剂”,性激素的分泌增多会加速骨骺线提前闭合。

比尔高提醒广大家长:遗传无疑是身高无法忽视的因素,父母不高的孩子,应及早干预

父母不高的孩子,要赶在青春期启动前(女孩9岁、男孩10岁),提前进行身高预测,并针对性进行身高管理,青春期前每早一年管理孩子就能多长2-4cm,避免出现青春期前和同龄人相比并不矮,但青春期后短短1-2年被迅速拉开巨大差距,长高剩余时间却已所剩无几的尴尬局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