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来学习吧
解释:
从前(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搬迁,最后选择住在一处学堂隔壁;她的儿子孟子不肯学习,她就把织布机上梭子折断,以此来教育孟子,学习和织布一样,不能半途而废。
五代时,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人教育孩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名扬天下。
注解:
昔:从前,古代,昔日。
孟母: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
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尊为“亚圣”。
机杼:机,织布机;杼:梭子。
窦燕山:即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由于老家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之为“窦燕山”。
义方:教育孩子的方法。
扬:传扬,很有名气,大家都知道的意思。
典故:此段中有三个典故。分别是第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对应的“孟母三迁”、第二句“子不学,断机杼”对应的“孟母教子”和第三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对应的“五子登科”。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所以只能住在一个城外的破房子里头,这个破房子正好在墓地旁。由于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搬到哪里呢?搬到市集上,搬到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没事干,又学着肉铺伙计天天也在那里剁肉,然后学人家讨价还价,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孟母当然更着急了。更何况,当时人们还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孟母这一次搬到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朗朗。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又凭耳朵听在那儿学着背书,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子不学,断机杼——孟母教子
孟子感到读书烦,所以经常不去上课。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儿,于是就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那个时候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孟母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我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单。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够成才呢?"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子登科
窦燕山,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出身于富豪人家,非常有钱。但是,年少时的窦燕山为人不怎么样,虽然很有钱,却经常恃财傲物,不仅小心眼,还见死不救。年到三十,膝下依然无子。有一天他梦见自己的父亲,父亲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和行为举止是不对的,你应该改过。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过来以后,窦燕山领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大好人、大善人。那以后,他的妻子先后生下了五个儿子。窦燕山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都成了有用之才。
温故知新:
还记得昨天学的内容吗?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今天,你思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