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是知道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于我,认识自己,是使自己变得真正快乐以及使人生有“意义”的基础。
为什么认识自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的基础?又为什么很多人似乎没有这样的基础,却也没差甚至很开心?
认识自己,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我知道我要什么,我知道我要多少。这两个问题解决,“我”存在的根基就稳了,之后努力去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样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有价值。
第二个疑问似乎可以拆成两个小问题:认识了自己,一定就会开心么?不认识自己,一定不开心么?两者皆否,认识自己,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过程很有可能充满了艰辛、困难、阻碍,甚至可能放弃;不认识自己就不开心了么?当然也并不是这样,值得开心的事情太多了,大部分都跟“认识自己”没什么关系。那么,啰嗦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是要认识自己?
答案是认识自己,不仅会开心,而且有机会幸福。
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颗大树,开心太容易了,轻风细雨来了就会开心。幸福却太难,他是从根基中生发出来的感觉。有风无风、有水无水、夸赞指责,都不会影响到根基。幸福是由真正的“我”的最底层产生。
有一类人,虽然似乎不是很擅长认识自己,但却也很幸福。他们或不认识自己,却无意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或认识自己,却不知道自己认识自己。但不管如何,他们是极幸运的人。
而我等不算幸运的,只有靠自己去努力认识自己。
什么是“认识自己”?
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么?我不是很确定。至少回答这个问题前有两个问题先横在我的面前:一、“自己”是个复杂的、动态的状态,在达到“认识”的那一刻,自己又会产生新的变化,因此我永远不可能随时保持着“认识自己”的状态。那我究竟想要认识的是哪一部分自己?二、怎么样算“认识”?
这是个太大的问题了,好在我们刚刚已经通过“为什么要认识自己”限定了问题的范围。有了限定后,横在面前的第二个问题首先就被跨过去了:当我能解决知道自己要什么和要多少的时候,我就算是认识自己了。
第一个问题可能还得好好想想。
我们不妨先找一个切入点,尝试拆分下自己,并看下是否能解决问题:
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籍贯…似乎不能解决问题;
知道自己的性格, 似乎对解决问题有一些帮助;
知道喜好,好像很有帮助(毕竟喜欢的东西,一般都是想要的);
知道优缺点,好像有帮助;
知道能力、技能,好像有帮助(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想要的东西);
知道价值观,好像很有帮助;
认识到无意识…难度好像太大了,但应该是有很大帮助。
……
认识自己的维度太多了,但我们差不多已经有了第一个版本的答案:我们通过知道自己的性格、喜好、价值观可以大致解决我们主观上想要什么;通过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能力&技能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筛选和帮助我们达成;而持续不断的尝试知道无意识的自己,可以对整个层面的认知逐渐提升。
认识自己的隐性前提
认识自己有一个前提,就是跳出。
“认识”这件事一般是一个主体对另外一个主体的认知,我认识一只猫的时候,我并不是这只猫;我认识一张桌子的时候,我并不是这张桌子。同样的,我认识自己的时候,我不仅仅是自己。
举个例子:我在生气的时候,我不仅在生气,我还能意识到我在生气。而当我“意识到”的时候,我就不再仅仅是那个情绪体了,我处在了更高的位置,我可以像观察另外一件物体一样观察我自己、描述我自己:我拳头紧握,眉头紧锁,眼光紧紧盯着电脑屏幕,心理吼着:为什么要按住四个键!!(嘘...)
因此我在认识自己的前提是我不仅仅是自己,我高于自己,我可以观察到自己,我可以评价自己,我可以修正自己。
怎么认识自己?
最后一个问题,终于到了具体怎么做的问题。在此,我奉上我自己的一道菜:
1、前菜:测试、获得别人的反馈
通过一些性格测试、与朋友或咨询师交流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初的一个结论性内容。这些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深度不够,想要认识到真正的自己,还是需要主菜。
2、主菜:体验——觉察——反思&假设——验证
体验是面,体验越多,面越大;觉察是点,点在面上;追问&假设是挖掘,沿着点往下挖,深度很重要;验证是保障,结果就是到达最深度那个真实的自己。
(1)体验:
体验可以从很多维度来划分:
从种类,可以分为身体的体验、心灵的体验、情绪的体验…
从时间,可以分为已经有的体验、正在发生的体验、即将发生的体验;
从角色,分为自己参与者、旁观者...
……
多体验、多体验、多体验
(2)觉察:
体验是第一环节,是入口,是流量;觉察是出口,是第一层效果。
体验的每一件事,都有机会产生自己的觉察。
觉察到方法很多,但都是为了意识+记录。情绪笔记、每天日记、录音等等都可行,关键是持续,持续本身会带来熟练度和敏感度,这是一个正循环。
(3)反思&假设:
难度很大的一步,因为此时的深度是决定性的作用。但可说的不多,就是问问问。不用担心得到错误的结论,因为这一步得到的是假设
(4)验证:
验证并不是将原本经历的东西再经历一遍,验证需要刻意找到满足条件但不一样的情景和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验证的可信度。
3、做法:刻意练习
(1)刻意练习是个好概念,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领域,但我们在这里却可以使用;
(2)认识自己中使用的刻意练习,是练习这样2种能力:觉察的能力、反思的能力。
最后聊一下实践
觉得上面的内容如何?对你是有启发还是觉得很一般?怎么评价都没有问题,因为这里有更重要的东西:实践。
在你真正实践之前,认识自己始终还是0,是你可以看完就扔掉的内容。只有实践起来,才是真正帮助你,甚至实践起来,你会发现真正适合你自己的方法。所以我怎么写,只是有一点点重要;具体你有没有做,有没有持续的做,才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