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作风建设政治责任,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铁规矩锻造好作风,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为民造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从专项整治行动内化为常态化准则,从行为规范升华为政治文化,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标识。在新征程上,唯有以铁规矩刚性约束、以真执行涵养自觉,方能持续擦亮作风建设底色,为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以铁规矩锻造好作风,是把握执政规律的战略之举。“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的历史周期率警示我们,作风问题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 “无形之墙” 割裂党群联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似 “腐蚀之剂” 侵蚀执政根基。中央八项规定以 “小切口” 撬动 “大变局”,10 余年来以钉钉子精神刹歪风、除顽疾,实现党风政风根本性好转。从 “治标” 到 “标本兼治”,从 “惩治极少数” 到 “管住大多数”,这一转变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长期执政风险的清醒认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党永葆先进性筑牢制度屏障。
以铁规矩锻造好作风,是回应民心所向的必然之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对作风问题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公款吃喝、文山会海、特权腐败等问题,曾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中央八项规定直面群众 “最怨、最恨”,从 “一顿饭”“一张贺卡” 等具体问题破题,划出不可触碰的 “高压线”。当群众看到党员干部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党的公信力便在点滴变化中积累。这既是自上而下的制度约束,更是党与人民同频共振的庄严承诺,为作风建设筑牢深厚民意根基。
以铁规矩锻造好作风,需以常抓不懈彰显实践品格。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权威,源于 “越往后执纪越严” 的刚性原则,也来自与时俱进的完善活力。从打击转入内部食堂的公款吃喝,到整治披上电子外衣的形式主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露头就打、精准施治,持续通报典型案例打破 “一阵风” 疑虑;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同志率先垂范,形成强大 “头雁效应”,推动制度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面对 “四风” 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唯有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让 “不敢” 的震慑、“不能” 的约束,最终升华为 “不想” 的自觉。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标尺,以铁的纪律、严的要求、实的举措,持续擦亮作风建设名片,让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优良作风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巨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