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谈到“安全感”时,举了这样的例子:对于低级动物而言,它们的双眼都是长在两侧,没有视觉盲区,这是一种对生存而言极为安全的配置。但这种配置有这样的局限性:不能深入长期的观察,不能深入长期的思考,它们的注意力只能时时刻刻消耗在身边发生的一切。所以它们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也不知道可以有过去可以有将来,它们只有现在,一个没有前后对比的现在,于是它们等于被困在了永恒的当下。
这段读起来,使我联想到很多人的人生,每日的关注点都只是每日的生活,从不去思考未来,只是偶尔回忆过去,发现过去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于是日子还是那么一天天过去,到头来一切照旧,直到未来。
联想到自己已走过将近30年的人生旅途,6年的学前时光,15年读书时光,8年的工作生涯,任何一阶段回忆起来都是那般的波澜不惊。换言之,任何阶段都一成不变,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生活。在没有开启心智时并没有感受到有何不妥,虽然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觉得没有激情。但是,重复的生活让我感到心安。
有时我会想,为什么自己不愿多出门走走看看?只喜欢家和单位两点一线?
或许我身上存在着那些低等动物的属性:惧怕风险、惧怕未知,只喜欢在一个安全稳定没有变化的小环境中生活。
如此反思下来,自己最大的枷锁在于贪图安逸。从大学就在本省的一个城市里上学,却没有在上学期间对那个城市有更多的了解,4年的活动轨迹仅限于学校周围。
毕业后回到出生的城市,但我对这个古老的小城了解甚少,甚至不如外来的客人。
直到最近突然发现我的生活其实可以越过越好。平淡,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变好,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持续行动,每天变好一点点,长时间的积累下来,明天的生活断不会雷同于今天,有头脑的日子绝不会像没头脑的日子那般。
不想面临风险与不确定因素→处于舒适区→获得安全感
笑来老师讲“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的观察思考”。而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获得的,这就需要逃离舒适区,进而主动面临风险与不确定。
有人说,个人的安全感来自于我们作为农耕民族天然对土地的依赖,只依赖属于自己的土地,属于自己的窝。农耕民族最大的缺点就是走的地域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所以导致勇气不足。而这种深入灵魂的意识改变起来并不容易,但也并非没有办法改善,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与自己不同生活状态的群体,他们离开了属于自己的地方,但依然生活的很好。
正如体制内的工作,这就是别人口中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早八晚五,升迁无望,日日重复同样的工作,几乎没有昨天今天明天之别。但是生活过成什么样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若正是借助每日平淡稳定的工作环境,去更多的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感受生活,那又怎能比每日忙碌的外企员工获得的成长和满足感低呢?
我们有时会被周边的一切吸引不断的分神,不能专注于一点,所以,像动物一样被困在了永恒的当下。而成长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因为在努力过后,你无法确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一种冒险,所以成长也就意味着要放弃一部分安全感。
但要明确一点:不想跨过舒适区,不想面临一点点的风险与不确定,那只能困守阵地,只能抱残守缺。只有勇于面对挑战、勇于改变现状,才有可能获得成长。
让我们去看看那些放弃了一点点安全感的人,是如何去补全这部分的安全感的:他们不孤立行动,他们选择与别人合作。这些要走出舒适区的人们,并非愣头愣脑的横冲直撞,他们在意识到应该走出舒适区之前,就经过了长时间深入的思考,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或者说他们知道应该以谁为参考去行动,在遇到挫折时谁又可以提供帮助,谁的过往经历可以给他以启发。放弃安全感的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在那些已走过这条路的先行者身上可以获取更多的安全感。
看到很多朋友因为家人的原因,虽怀揣着一颗爱折腾的心,却不得不选择一种安稳舒适的生活,而我主观上向往安稳的生活,所以就我而言逃离舒适圈的难度更大,因为相较于外人,最难改变的是自己。
列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一点点做出改变。
1、不愿一个人逛街,因为不确定自己选中的衣服是否符合大众的眼光。
→根源在于在意别人的眼光。说到底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更多的关注于自己自然就不会把注意力浪费到无关紧要的人的身上。
2、不愿一人出行,除非是非常熟悉的地方,因为不确定路途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自己是否可以处理得好。
→对陌生环境不确定,缺少安全感,若过度质疑周边环境的安全性那便是自己的问题。每次可以尝试选择新的路线、新的目的地,多在外面走走看看,便会有所改善。
3、不愿与别人产生意见分歧,因为不确定自己说出与之对立的观点时,能否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惧怕产生矛盾,反而令自己难堪。
→如果自己说话没有人爱听,那只能说明自己说话没有分量,不是那个“能够说话的人”。所以没有必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要关注于自身成长。
4、不愿发生突如其来的事情,希望一切事情都按照行程表发生,惧怕变化。
→追求对每个细节的掌握,不敢带着认知上的盲点去上战场,是对自己实时学习能力(相对于知识积累而言的另一种重要能力)不够自信。说白了,还是能力欠缺,依然需要更多的积累。
每天变好一点点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