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说爱情》读后感

今天读完了《李银河说爱情》,就准备写一篇读后感。最近对社会学以及爱情相关的话题有点感兴趣。也听说李银河在这方面的书籍比较出名,所以就先选择了李银河这本书。

来源于微信读书

这本书与其他书籍不太一样,它是根据李银河老师在喜马拉雅FM里的音频节目逐字稿整理出来的。所以书本内容是口语化的,也许有些地方不是特别严谨,而且书本后面还有一个问答录,也是这本书特别的地方。

整本书分为6个单元,分别为婚姻制度、爱情、性、婚姻生活、生育以及性别。整个读后感我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我在书本上学到的一些知识;第二是我觉得书中说的很好的地方;第三是我觉得我和李银河观点上不一样的地方。

那先来第一部分,书中有提及婚姻制度的演变以及对婚姻制度的预测,一夫一妻制是1950年的《婚姻法》才开始真正实行的。在此之前都是一夫多妻妾制。书里还提及了《婚姻法》的修订,里面谈到了买卖婚姻的标准,判定是不是买卖婚姻的标准在于,如果彩礼是男方给到女方父母的钱,而不是用在小两口身上,那就属于买卖婚姻的性质了。

书本在西方爱情观里面提到了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追求精神之恋。原来其最初谈论的是同性恋之间的爱情,在古希腊,同性恋或者同性间的亲密关系是非常普遍的,每个少年都有个师傅,来教他各种技能,同时也是他的性伴,而柏拉图就劝诫这些年轻人多注重精神的交流,不要让灵魂沾上肉体的罪恶。

书中还谈及性与爱的关系以及中国人性观念的变迁,里面将来一些故事也蛮有意思的。书里还提及LGBT群体。

从这本书里,我第一次听到性脚本的概念,还有LAT(live apart together)的这种生活方式,就像周末夫妻那样。

第二部分谈谈我觉得书本上说的有道理的地方,里面说到尼采的一个观点:爱情往往是产生在渴望不可及的时刻,激情之爱的发生,往往是两个人社会地位差得很远,或者用世俗眼光来看,觉得这两人很不般配,因而可望不可即的情景当中。爱情的一个特点就是会把对象理想化、美化、完美化。我个人觉得这句话还挺有意思的,在我看来用一句歌词能很好的概括: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不过我也不知道自己理解对不对。

还有一句话是在说灵魂伴侣上提到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走过一生,跟多数人都是平行线,而灵魂伴侣跟你就是交叉线。如果你并不珍惜这个交汇点,可能很快就过去了,就错失在茫茫人海中了。这句话还挺有诗意的感觉,而且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书里提及对LGBT群体的态度我也是比较认可的,我也觉得我们应该在性爱问题上平等看待他们,并且记住所有的爱情都是平等的。

还有理想婚姻的模式里面提到的这句话,我也是比较认同的——“如果看过一些关于生命哲学的书,你会发现感情中最珍贵的其实是两个人一起经历的喜怒哀乐和温暖的感觉。不是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能力”么?最终你们的婚姻是不是美满,可能真的跟外在的条件、物质都无关,而是取决于你有没有足够的感受力,去捕捉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

以及在姐弟恋里提到的:其实,所有的爱情,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要是发生了就是美好的。爱情一旦发生了,它就是正当的,它就是理直气壮的,它就是值得赞美、值得肯定的。

第三部分谈谈我不太同意的地方,书里谈到夫妻婚姻忠诚上的问题,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而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既然决定忠诚于对方,那说句暧昧的话我也认为是不可以的。你们怎么看呢?

以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实话,第一次看李老师写的书。之前有听说过她和王小波老师的爱情故事,但具体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在阅读之前特地去查...
    杨丝贻阅读 2,890评论 0 1
  • 每个人在面临生命的威胁时,都是自私的。 大半年的腰疼,缠绵于我的每一个生活瞬间,当从医生口中听到可能时强直...
    阿狸的猫阅读 2,372评论 0 0
  • 今天最高兴的是,丽姐请我们去海底捞。 思考:为什么自己都没有主动去尝试呢? 看到好看的衣服,自己没有去买,几乎连穿...
    海豚的世界_0820阅读 2,555评论 0 0
  • 季夏 籽瓜与西瓜的更迭彻底挤走了夏天,滞留在地面未曾消散完全的的暑气依旧散发着余热,但秋风也已翩然而至。 开学不小...
    江流枫阅读 2,622评论 2 0
  • 转载一篇,最原始的出处已不可考,望见谅! 常规篇: 首先,用ps查看进程,方法如下: $ ps -ef ……smx...
    手表大大阅读 2,4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