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弄不太懂的道理,和孩子一起时却又更加懂了一回。
一天和我家小朋友一起阅读有关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帮助她分析身边的朋友类型,从而加强对自身的肯定。她是个善良有同理心的孩子,希望她的朋友都过得更加开心快乐。
看完书中的案例和分析,她立刻跳起来说,“妈妈,我的好朋友某某某就是这样的!那她自己知道吗?”我回说,她可能并不这么清楚。她突然眼圈一红,“我不希望她这样,我想帮助她。”我淡淡的说,“可她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你叫得醒一个装睡的人吗?”
心理学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行动,大部分人都以为自己看到了全部真相,都在用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指导着自己的方向和行为。仿佛有时候世界没了正反无所谓对错,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对错。
人性有人性的规律,社会有社会的规则,道德有道德的底线。唯独那些正反都对的事令人困惑,所以这大千世界才会无奇不有,普罗大众以看似迥然不同的方式实则千篇一律的生活着。
如果你是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比如读了很多优秀的人写的书,吸取了很多知识,格局很大,见识又够宽泛,那么你可能时常会看到身边的某种现象非常符合某种社会学、人类学或者心理学的规律。而偏偏,这种现象又是那种反面案例,你就会忽的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迫不及待的想告诉那个执迷不悟的人,她该醒醒了,不要继续原来的心智模式,那样会有很糟糕的结果……
我对孩子说,不要说透,直接说透反而是错了。
一是把人看得太透会令人感到一种被上帝审视过后赤裸裸的恐惧感,朋友之间没了安全距离,关心就变成侵犯。二是她并没有和你一样的心智模式,两种系统无法完全对接,特别是对内核处理这种机密的事。三是对方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活在自我编织的内循环里反复求证着自己的正确(其实都是表像),她会屏蔽所有否定的声音。一旦有人挑战她的围墙,就是一种侵略,就是要破坏她的心灵家园。这种罪名,对友情来讲是灾难性的。
对于看到真相的人来说,能忍住不说是一种修行。我们太想拯救深陷水深火热的朋友了,太想让她看到真相了,仿佛以后一旦她顺应了规律得到了不好的结果,旁观者就是见死不救的罪过。我们可以救一个垂死但不想死的人,但却救不了一个一心寻死的人。你在楼顶救了他,他会在浴室割腕自杀,只要他一心要做成的,你救得了人救不了心。大抵佛祖看似慈悲其实和你我同样无助,再伟大的人也救不了全体众生,也叫醒不了所有人。看佛每天在做什么?自我修行和传道,让更多人学习佛理学会自我唤醒从而自我救赎。
能看透不说透的人才真正懂了这世间救人的道理,说服永远不如唤醒。能被你轻易说服的人也很容易被他人说服,你永远不会是他最后相信的那个人。无论你口才再好,道理再多,即使一时间他进入了你的心智模式得到了无比完美的逻辑体验,但他终究还是要回到自己的逻辑循环体系中去。他赖以生存的依然是他原有的思维模式,因为那个模式才是他被岁月按在地上摩擦后用血泪建立起来的自我体系。你不是他,怎能体会他为何非要受那样的苦?
扔掉那些愧疚吧,这世上相同境遇的人有很多,你是只救眼前看到这一个,还是去寻找剩下的所有?只让眼前清静就能得到良心永远的安宁了吗?如果你以后再遇到千千万万个他,精疲力尽也终究还是救不完?
但如果你不舍得离开他,那就守护着并等他自己愿意醒来,让自己变成答案等他来看。
看透了千万不要直接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