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挠的长枪贯日

多恩,可谓是七大王国中最为神秘的一个板块了。其独特的地缘因素,复杂的政治背景,使其成为可能是最难以解读的王国,就连马丁本人都如是说:

“Dorne is a very special land, with a slightly different cultural basis than the rest of Westeros…”

不过从地理上来看,多恩的定义却比其余地区简单多了:

多恩的边界北至多恩海,东至石阶列岛,南至夏日之海。延伸于它们之间的赤红山脉是将多恩和七大王国的其他地区分隔开来的陆上屏障。

而我们若是说简单一些,那便是:

维斯特洛大陆在赤红山脉及其以南的地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构成多恩的三种居民——亦是构成维斯特洛大陆的三种,先民,安达尔人及洛伊拿人,是如何出现在多恩这个舞台上的。

I 先民的入侵

先民自多恩陆峡来到这片土地上,他们与森林之子战争的细节已经无从知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就如同其他六大王国一样,先民取得了绝对的胜利,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而先民中的大家族则包括如今依然是名门望族的星坠城的戴恩家族,伊伦伍德城的伊伦伍德家族,天及城的佛勒家族等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戴恩家族的纹章

据历史记载,在安达尔入侵前的①某一段时期中,整个多恩最为强盛的三个王国分别是伊伦伍德,戴恩与佛勒,他们的领地大致如图所示——全部集中在赤红山脉一线。另外还有一个由约12个在绿血河沿岸的先民家族组成的联合王国,除此之外则似乎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先民时期的大致领地推测

可以发现,此时的多恩主体由赤红山脉一线及绿血河一线构成,这些区域也是此时多恩最为富庶,宜居的地区。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夏日之海蒸发的大量水汽由南自北,遇到山脉后在山脚下构成降水,汇成了Torentine,Brimstone及绿血河等大河流。相比之下,盐海岸,沙石城等地附近由于地势低平,则显然更为贫瘠。

图片发自简书App


II 安达尔人入侵

安达尔人从海上而非陆地上入侵多恩,带来了沙船堡的马泰尔家族,神恩城的艾利昂家族,斑木林的桑塔加家族,狱门堡的乌勒家族,红丘城的万斯家族,柠檬林的达特家族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我们在谷地部分中所分析过的,安达尔入侵者占据了大片大片肥沃土地,多恩的安达尔人似乎显得十分“可怜”,他们占据的沙石城,托尔城,盐海岸等地均不是十分富庶的领地,即使是沙船堡、神恩城等地也是依靠绿血河的联合王国②解体才能够取而代之,对于赤红山脉一线的先民来说,安达尔入侵似乎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影响。

究其原因,笔者推测其一是来到多恩的安达尔入侵者已经并不是其中最为强盛的部分,更加强大的安达尔人已经在富庶的地区定居,其二则在于安达尔人入侵始于谷地,赤红山脉的诸王也有能力在东部多恩的安达尔人与他们发生冲突前有能力得到一定的铁器科技,这使得在安达尔人在其他地方的科技代差化为乌有,而相比强大的诸王,安达尔入侵者则只能在更为贫瘠的地区安家落户。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红丘城(万斯城)的万斯家族,他们作为安达尔入侵者,所在的居城及附近的河流均以“万斯”命名,笔者认为这足以推测得在安达尔入侵前,这块区域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开发,此亦从侧面佐证了安达尔人所居住的地区大多并非先民已占据的,而是相对贫瘠的土地。

III 万船横渡

最后一批来到多恩的移民则是洛伊拿人,亦他们来自厄索斯大陆,而也正是他们的到来促成了多恩最终的统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解读随后的战争前,先对马泰尔家族与洛伊拿人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在万船横渡之前,马泰尔家族亦是多恩的大家族之一——但是对于“大”家族的定义却很难阐明界限,毕竟似乎每一个有头有脸的伯爵的介绍前都会加入“向xx城的xx家族效忠的主要大家族之一”的部分,所以我们只能从这中得到的消息是:马泰尔家族是一个有一定管辖面积的,在绿血河下游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诸侯。他们此前从未称王,相反,他们曾向神恩城、托尔城及伊伦伍德城称臣。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莫尔斯·马泰尔亲王


正如我们之前在北境部分所分析的,河流的上游对下游有天然的影响力(一方面是水源控制,另一方面是地势由高自低的易守难攻),作为绿血河入海口附近的诸侯,也作为多恩半岛最东侧的诸侯,马泰尔家族似乎对绿血河流域施加影响力已然困难,更是绝无可能统一多恩的。

而洛伊拿人,似乎也是另外一群“失败者”,他们中的男子均在对抗瓦雷利亚帝国的战争中损失,娜梅莉亚女王带来的仅是一大批女人,小孩,老人,他们与马泰尔的结合又能带来什么呢?

科技。

各位在整个冰与火之歌的历史中,都要时时刻刻牢记一点——厄索斯大陆与维斯特洛大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科技的差距,而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洛伊拿人的历史,会发现其中有两个很有趣的部分——也是我们解读马泰尔对多恩的统一的关键。

征服七国的安达尔人主要的优势便是铁器,而冶炼金属的技术则是洛伊拿人教给他们的。笔者可以大胆地猜测,洛伊拿人在这方面的技术在数千年后仍然起码略高于安达尔人——维斯特洛的安达尔人似乎数千年来都没有过技术进步,而即使不考虑到水魔法,洛伊拿人的冶炼科技起码要比维斯特洛大陆上要更加先进一些,这可以给马泰尔家族带来一定的军事加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洛伊拿人


其二则是我们更为熟悉的,洛伊拿人与水息息相关的联系。洛伊拿人自洛恩河以来就十分依赖水的力量,无论是信仰还是魔法都与水密不可分,而若是将其转化到更加“现实”的方面,信仰、传说则是科技生产的体现,纵使没有确实的记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洛伊拿人对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很可能包括农业灌溉,水路运输④等方面都要比维斯特洛人更胜一筹,这则大大提升了绿血河流域在整个多恩版图中的分量。

IV 娜梅莉亚战争

史称“娜梅莉亚战争”的多恩统一战争,其名字同样也说明了问题——在这场战争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洛伊拿人的战士女王而非马泰尔家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娜梅莉亚女王

从冰火维基上乍一看,记载看似出现了矛盾——多恩征服战争中,一方是纳梅洛斯·马泰尔家族,一方是多恩的六位国王,另一方面则说“马泰尔得到了佛勒,托兰,戴恩与艾利昂家族的支持,对抗伊伦伍德国王旗下的乔戴恩,维尔,布莱蒙及科格尔等家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不然,纳梅洛斯·马泰尔“需要与诸多小王作战”,其中很显然就包括了天及城的佛勒家族,星坠城的戴恩家族,以及其余诸多小王,而与伊伦伍德的最终之战很可能则是在沙船堡已经消灭了诸王中的很大一部分后,残存的多恩人才感受到了威胁。

凭此,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测出纳梅洛斯·马泰尔的扩张路线,在战争一开始的数年中,纳梅洛斯·马泰尔很自然的选项是自下游至上游完成对绿血河沿岸的整合,随后进军了狱门堡,再沿山脉南侧接连击败了星坠城与天及城,才打响了对伊伦伍德持续九年之久的最终之战。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笔者推测的纳梅洛斯·马泰尔扩张路线

而正如我们上文所预料到的,自绿血河下游向上游,乃至赤红山脉进行扩张,绝非易事,纵使有洛伊拿人的帮助,这个过程也必然是艰难而血腥的——莫尔斯·马泰尔本人亦在这场战争的第九个年头战死,而娜梅莉亚则又花了两年才彻底击败了伊伦伍德的多恩人之王。整场战争持续了起码十五年,甚至可能长达二十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娜梅莉亚战争也是我们上文所述的另一个事实的佐证——在多恩这片土地上,先民与安达尔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与分歧(或者换一个可能更加贴合实际的说法,安达尔人与先民之间,安达尔人与安达尔人之间或先民与先民之间的冲突都是如此剧烈,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出先民与安达尔人有任何特别的冲突),与七星之战不同,娜梅莉亚战争中并没有出现任何以种族为阵营的站队。

V 洛伊拿人与多恩人

洛伊拿人的到来完成了多恩的统一,也给多恩的文化带来的巨大的颠覆。我们此时若再回头看之前对洛伊拿人文明先进性的分析,就显得更加合情合理了——万船横渡的洛伊拿人,流离失所,又历经磨难,相比整个多恩的人口显然沧海一粟,但是依然能对文化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足以佐证其有一定的优势——当然,居于统治地位也必然是很大的原因。

但是,娜梅莉亚战争是很典型的迅速将短期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长期的地缘改变的尝试,正如1939年德国人所试图做的一样,纳梅洛斯·马泰尔利用短期的科技(战术)优势完成了广大地区的征服,但是在他们的对手也拥有了同等的实力以后,他们能否维持这种优势的稳固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纳梅洛斯·马泰尔家族的长矛贯日纹章

起码自这数百年来看,纳梅洛斯·马泰尔在这方面是成功的,似乎在此后没有大规模的自立或者叛乱发生。不过,我们若是深入研究,却能发现多恩人的分裂要远大于其余的六大王国。

多恩人主要分为盐人,沙人与石人,这在任何一个其余板块都是罕见的——即使谷地的地缘板块并不集中,五指半岛的家族也会自豪地自称为谷地人,而不会分为丛林人,谷地人和半岛人种种,究其原因,还是多恩的地缘板块过于分散。

在笔者看来,多恩大致可以分为三块:

绿血河沿岸板块,沙漠板块及赤红山脉板块,大致也可以对应盐人,沙人与石人三大群族。纳梅洛斯·马泰尔的基本盘很显然是绿血河沿岸;沙漠板块的实力相对是最弱的,也没有农业基础,只能依附其余板块;而赤红山脉板块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历史上看,都会成为多恩可能的再次分裂的祸患。

由于历史上的争端与地缘上的压力,赤红山脉的多恩人对河湾地与风暴地的压力显然更为强硬,并且不总是听从马泰尔家族的指挥⑤。而且由于赤红山脉天然的易守难攻的优势,他们脱离阳戟城的统治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河湾地与风暴地对这一区域施加的巨大压力,他们若是反对阳戟城,不仅会失去来自腹地的支持,还会让他们从南北两方面受到压力,而相反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凭借来自绿血河板块的援助来应对河湾地与风暴地的压力,想必聪明的领主们也不会看不出其中的利害关系。

因此,阳戟城的统治虽然并不能称得上固若金汤,但是多恩的统一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最后,笔者还想再谈谈“绿血河上的孤儿”,作为多恩的“第四个种群”,他们依然保持着洛伊拿人的身份认同,并且还在私下使用洛伊拿语。这种立场在如今的多恩洛伊拿人中依然存在,更不用说刚刚万船横渡的时候了,这也解释了战士女王娜梅莉亚为何会在与莫尔斯·马泰尔结合的第二天便烧毁了所有的船只。作为一名清醒的领袖,娜梅莉亚自始至终便认识到此时的瓦雷利亚帝国已是不可战胜的,而洛伊拿人的黄金时代也已经终结,唯有与多恩的紧密结合才是洛伊拿人的出路。

——the end

①提到此三王最为强盛时期有一位佛勒家族的王曾经入侵河湾地,为加尔斯七世所击败,而其后四任的加尔斯九世时期河湾地才初步接受七神教,很显然此时期多恩仍未受到安达尔入侵的影响

②即上文所述的12小诸侯选举出来的多恩人之王,他们在安达尔人到来前一段时间的一次选举中发生了矛盾,引发了战争,其中的三个家族在内战中灭亡,其余也实力衰弱

③并无直接文献显示达特家族是安达尔人,但是其头衔是“柠檬林骑士”,骑士传统则是安达尔人带来的,我们可以基本确定其祖上起码是在安达尔入侵以后在此定居

④板条镇的建立是在洛伊拿人到来以后,就如同君临的建立在伊耿登陆之后一样。维斯特洛人对商业的嗅觉似乎迟钝的惊人。

⑤参见冰火维基条目“Vulture Kings”,这些自立之王并未理会阳戟城的谴责(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阳戟城对此事也是乐见其成的)对河湾地或风暴地发起进攻,并且在最多的一次集结了三万人——阳戟城也仅被认为能召集五万人,即使是有部分非正规军,这也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多恩,可谓是七大王国中最为神秘的一个板块了。其独特的地缘因素,复杂的政治背景,使其成为可能是最难以解读的王国,就连...
    suneverestart阅读 455评论 0 3
  • 泰温·兰尼斯特——凯岩城公爵、兰尼斯港之盾和西境守护,“永远的国王之手”,“千年一遇的人物”,曹孟德式的“王者”。...
    为爱着魔阅读 2,033评论 0 1
  • 一晃一年又过去了, 年初早上经常碰到的那条小狗, 现在长得快追上我的个头了, 不知道是主人在遛它,还是狗在遛主人。...
    yb0610阅读 791评论 0 0
  • 比蛇更让我害怕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整个城市陷入沉睡,而自己清醒依然。 是年纪越来越大的原因吗,准时准点睡觉已是一种...
    a6a8185976e0阅读 844评论 0 0
  • 此时是晚上的8点36,嘎娘正坐在嘎娃校门口的马路牙子上。 学校里灯火通明,一片安静,嘎娃也许正在教室里学习。而他娘...
    a宫雨阅读 32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