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上课时,刑法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一个事件和它发生的日子深刻地被大家心甘情愿地记住?底下的人都一筹莫展,要记住还要心甘情愿的,思考自己每天吃什么还不够费脑细胞的吗。四周寂静,老师神秘地轻轻微笑了下“放假啊”当时大家的感觉就像听奇葩说第一季金句女王马薇薇说出“养条狗啊”差不多,除了鼓掌大概没了别的反应,只剩眼睛里亮晶晶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言归正传,在我小的时候对于节日的概念大概就是吃大餐,收红包,放假,可以和长辈,亲戚家的小孩在一起,连续几天不用写作业,电视一开就是一整天,遍地都是糖果和零食袋子,晚上时候一家人守在一桌唠唠家长里短。也听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但这些悲欢离合都在节日的喜悦里冲淡了,小时候哪懂什么情到浓时情转薄,单一的是非观诉说着:女子被逼无奈,仍在深深月宫里思念丈夫,孝子吴刚遭到惩罚是上天无眼,不通人情。
神话传说,离我们那么远,所以显得神秘莫测,但外婆的怀抱那么近,触手可及,又觉得神仙也是有人情味儿的,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上演着爱恨情仇,我们拿他们的故事来消遣,以为自己在看一场戏,粉墨登场的一班人咿呀着,曲终人散后,与看客而言,除了叹息也没有其他了。
小时候过中秋,最喜欢的事情是看月亮,吃月饼,总坚信这两件事亘古不变,就像相信不是满月就不是好风景,后来发现变化才是常态,残缺才是人生。长大了离开家,尝到了故乡再无春秋的滋味,见到来自山川湖海的一群人,替代了从前的亲戚,成为了节日里相互陪伴的人,南方人了解了些北方的习惯,北方人尝试着南方的辣子,宿舍里没有电视机,没有大桌菜,没有喧闹的小朋友,偶尔路过楼下公共区域开放的没有声音的电视,扫一眼各地过节的盛景,不敢多停留的就离开了。也有热闹的时候,大家借着节日的气氛聚上一聚,点平日爱吃的菜,或者走出去在周边的城市逛逛,图书馆和教室也有零散的人,赶着作业,工作任务。也有人借助节日假装群发的中秋快乐,只给了自己想给的那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节方式,但是还是有相同的执念――月饼。
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元宵……在农耕文化发展过来的炎黄子孙,还是留下了些操作性强的过节方式,故人赋诗,今人发朋友圈,饱自己的口福,今年各个高校学生多有晒出官方月饼的图片,我也有自己去商场买月饼。紧俏的商品,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我想起端午节那次,和朋友出去浪了一天,想着晚上回来拿粽子作宵夜,到晚上时候食堂的粽子卖光了,商场也接近关门时间,能想到的地方都去了一遍,没有吃粽子,之前白天的一切都有些苍白,记得以前我是个吃不吃都看心情的人,但现在我们两个人就像一定要拿到瓶底糖果的孩子一样一家一家找着,最后在一家麻辣烫店,门口贴着满多少钱就送粽子,老板娘把新出锅的粽子卖给了我们,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们一眼,我们俩傻傻的对视一眼接过来,锅里粽子还热着,拿到手的瞬间,心里满当当的了。以前并不十分相信“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但在这时,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冠以节日的名头,所有的快乐都是因着一个日子,抛弃了哀怨,追寻一个结果,大抵幸福也相差不多了。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某一天与其他时刻多么地不同,多么的轰轰烈烈,生活有秩序要循,经不得大浪滔天,但只要有那么一点点不同,一点点期待,一点点执着,救赎一下暂时的苟且,给凉薄中添一些暖色,松弛一下一直绷紧的神经,算是为自己编制的幻梦也好,人活着,总还是要相信着什么吧。
中秋的早上,突然有人加我好友,备注是爷爷,还以为是哪人打错了号码,后来发现他认认真真的给我发过来两遍“我是爷爷”,视频通话见到了真人,其实离开家没多久,但看见他出现在屏幕上时鼻子还是有些酸,从前经常听他抱怨,手机看不见人脸,我回他说,微信太难了你可能学不会,就这样我们听听声音也挺好,他一向笨手笨脚地,点视频通话好像也点了好几遍,没接到就挂掉了,后来拨通了人脸晃晃悠悠,我大致看到了他,问候了几句家里人,闲谈了一会儿就结束了通话,现在想起来,我好像忘记了跟他说一句,节日快乐。
在把效率作追求,把优秀当幸福的快节奏的当下,我们并不那么快乐,暗夜里的低声啜泣,午夜梦回因压力惊醒,戴着面具太久,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前方,身在迷局而不知,你周围的人也在演着别人,你像刺猬一样包裹起自己,学鸵鸟埋在人海里。希望你可以停下来,回头看,左右看,等一等身边的人,或许我们不能参透生命的意义,但是人长久,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