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的朋友圈被大家对一个朋友发的消息的评论而刷屏了。
朋友们的发言评论无比踊跃。
是啊,在汽车如此普及,周围朋友都在换第二辆、第三辆车的时候,步行似乎是只有在健身时才出现的一个选择。
当真有人践行着上班公交加走路,接送小孩公交加走路,去运动时背着球包公交加走路时,大家都纷纷觉得不可思议了。
想想我有多久没有(有一定量的)步行了?
现在开车上下班:从家里到电梯到车库,然后就是车里、公司电梯、公司;晚上回家时,顺序反着来一遍。
如果中午我又叫外卖的话,那真的就是一天几乎都不沾“地”了。
经常一天下来,看看手上的Fitbit计步器,才走2000不到,那还是在家里厨房、阳台、衣帽间转悠了一圈的结果。
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不少吧。
每天在冷气或暖气十足的办公室和家里来去,下到地库直接坐入车中,与寒暑隔绝,也与四季隔绝。
外面下着雨,外面出太阳,似乎与我们的关系都不大,一年四季都可以衬衣长裤。
一个人坐在车里,来来去去,方便、自由,但似乎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岛。
脚踏实地,与大地与自然亲密接触,可能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一个需要。
土地崇拜,是自古以来最普遍的自然崇拜形式之一。
希腊神话里,大力士安泰其的力量来源于土地,只要他不离开大地,任何人都不可能将他战胜。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习惯将天与地合称为“天地”,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土地和天一样重要。俗语中的“入土为安”,土地也是给予最后安全感的归宿。
来自土地的东西都是那么的可贵,因为那种新鲜的生命力。
每次去到菜场,总被从土里摘出来的那些新鲜瓜果蔬菜弄得身心愉悦:红的发亮的番茄,刚从藤上摘下来还带着刺儿的黄瓜,白生生的藠头,翠绿修长的韭菜……五颜六色,全带着泥土的香气。
《红楼梦》里刘姥姥进贾府,给贾府带了自己种的瓜菜。贾母便笑道:“我才听见凤姐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她快收拾去,我正想着地里现摘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
养尊处优的贵族老太太也喜欢新出产的田里的瓜果,那些来自土壤里的丰富新鲜,也许真能给她不一样的风味,燕窝人参茯苓不能比的风味。
现在欧美那边也很流行farmer market。
在每周特定的日子,乡下的农民会把现摘的蔬果拿过来卖,价格其实比超市贵,但大家都喜欢买。可能觉得这种现摘的蔬果,离土地的距离更近,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似乎含量更丰富。
所以走着去everywhere ,看路边新发的嫩芽,盛夏的树荫,半开的花朵,与土地,与自然,与风,与阳光,多做接触,真是一个好主意呢。
亦舒师太曾调侃:“女人的堕落是从高跟鞋开始的。因为穿着高跟鞋就不方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她们只好打私家车的主意。”
爱那种鞋,就得配相衬的女性化华服,添一个靓妆,再也不能上公共交通工具,于是乎非得出尽手段去觅取大车司机,因没有免费午餐,所以得付出庞大代价来换。
事实的确如此啊。
8、9年前刚买车不久,我抱怨自己长胖了,文初提到的那位朋友就认真地建议我放弃开车,坐公交。
我严辞拒绝了,理由是:我要穿高跟鞋。
那已经吹刮了1年多,仍然风头甚健的运动鞋风潮,是不是也来源于要健康生活多走路的因头呢?
不管怎样的缘由,借着流行的小白鞋风潮,我也陆陆续续购入了GUCCI、D&G、Givenchy的运动鞋,更不用说几乎人手一双的NIKE、阿迪的Stan smith ……所以为了紧跟Normcore时尚潮流,也可以常常脱下高跟鞋,换上平底鞋,开始行走了。
插图/木头
与其规划专门的时间去健身房健身,不如利用公共交通,走路上下班,走路去吃饭,走路去玩耍,走路去探索家附近三公里内的花、树、老街、街心花园、小饭馆、小店铺,搂住这人间烟火,接接地气。
换上你的小白鞋,我们一起走路去纽约吧~
更多原创文章 可关注weixin订阅号:闲不二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