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无月的中秋,秋风阵阵,雨中的思绪不禁飘摇,此前的许多个中秋一一浮现在眼前,勾起深深的怀念。
小时候,有关中秋的最早记忆,是那首家喻户晓的歌:“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嘹亮的童声,从岁月深处传来,激荡起热泪盈眶的记忆。
那时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虽然清贫,月饼也是奢侈品,但那时的梦却充满乐趣。父母护翼下的童年,每一天都是中秋,每一顿饭都是珍馐佳肴也难比的美味。
有限的几次,我和弟弟终于吃到了月饼,那是爸爸外出卖辣椒带回的青红丝馅月饼,或者舅舅从部队回来送给我们的豆沙馅月饼。
那是过年一样的日子,母亲祭过月神之后,手指一点我和弟弟的脑门,说声“小馋猫吃去吧”,流着哈喇子的我们便两眼放光,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月饼吃起来。
我们不舍得一下吃完,总是先放在鼻子跟前,深吸一口气,然后才伸出舌尖,轻轻舔着,一点一点很爱惜地吃,然后才带着满心的陶醉心满意足地睡去。
那时的月饼真好吃啊!那时的月亮也似乎更明亮,那时的美好最是终生难忘。
记忆中更多的时候,我们吃的都是母亲手做的烙饼,里面放上自己调制的菜馅,有时会加上鸡蛋。做好的饼放在做饭的大锅里,用麦草秸慢火烤着,不一会功夫,诱人的香味便弥漫在整个灶间。
那时的弟弟总会嚷嚷自己饿了,我边帮妈妈烧火,边瞪着弟弟,仿佛他要一个人吞下所有的饼子似的。
妈妈烙的饼很好吃,可在我和弟弟的心里,依然惦记偶尔才会有的买来的月饼。母亲总会笑着说,好好念书吧,将来还愁没有月饼吃?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母亲一次次说着同样的话,鞭策着懵懂无知的我们。
那时的月亮很纯净,那时地里挖的花生很香甜,可我和弟弟的心里却永远只惦记着那买来的月饼。
后来,能吃上月饼的时候渐渐多了起来,月饼的种类也五花八门,并且不仅仅在中秋节,平时也是想吃就可以买到。
但是,却再也找不回儿时的味道,再也没有那种过年一样的感觉。随时都能买到月饼的日子,我却越来越想念母亲当年的烙饼。
以前,老家没有给爸妈亲朋送月饼的习俗。我上班后,才在外边环境的影响下,有了中秋回家给父母送月饼的习惯,父母虽然不看重,但明显是开心的。
可是,基本都不是在中秋当天回去,并且每次匆匆回去,又急急离开,心里总有些酸涩,多年不曾改变。
仅有的几次,是在中秋当天回家的,父母竟高兴得不能适应。哨子面或者饺子,是父母对这个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二老一起忙活着,心里暖暖的,很幸福很甜蜜。月饼肯定会有的,那是对父母的祝福与心意,父母的笑容则让我一次次想起了小时候度过的那些中秋。
可是终究会长大,童年的美好渐行渐远时,谁也不知道接下来面临的会是什么。
那段不合适的婚姻经历了13年的晦涩与煎熬,记忆中竟没有留下一次有关中秋的美好。每每想起那段过往,心里眼里都是一片灰暗。
永远忘不了那个只有我和儿子相伴的中秋节,诺大的学校,孤影相对的母子,钥匙锁屋里后的慌乱,儿子的忽然长大,门开后娘俩吃月饼看电视的场景……
此后多年,我们的日子有心酸,也有快乐,更多的是母子相依为命的温馨与感动。而中秋的感觉依然是淡淡的,不喜不悲。
月饼的花样更多了,儿子的世界却更丰富多彩,完全不见了我和弟弟当年对中秋以及月饼的痴和馋,有时更是因为别的好玩的好吃的而完全冷落了月饼。
后来,儿子外出求学,直至今年外地上班,中秋团圆的时候更见稀少。
有时想想,不由会暗自神伤。然而值得安慰的是,如今的信息交流毕竟方便快捷了很多,平日里不在一块的亲人,想聊立刻就能聊,想见面视频接通就可如愿。
思念似乎稀释了,也逐渐忘了时空带来的距离。
然而前几天,当我因病休假在家时,却有了很深的失落。想父母,想儿子,心里空空,神不守舍。
忍不住去看了父母,享受了一次急需的亲情抚慰,却在父亲越发增多的白发面前心泪汹涌,在母亲日渐蹒跚的脚步里惶惶不安。
返回的路上,我默默祈祷:时光啊,你走慢些,让我的心意能跟上父母衰老的速度。岁月啊,你歇歇脚,让我能有更多的机会看看父母疲惫的笑容。
今天是中秋,雨声潺潺中,又想起和父母度过的那些时光,想起母亲的烙饼,想起父亲的哨子面,想起一家人一起包饺子的场景……
这个中秋夜又将无月,心中那轮明月却一定会按时升起。想着儿子孤身一人异地他乡,心里期期艾艾,实在难受。
没想到昨晚儿子说他要回来了,以为我听错了,确认之后劝儿子不要折腾,时间毕竟太短,再说也费钱。没办法,从这一点来看,我确实老了,抠搜了!
转念间,我又不忍阻挡,中秋团聚之日,谁不惹相思?渴盼团聚人之常情,若非情况特殊,谁能让可以克服的困难绊住了脚步?
好吧,我就静静等待儿子归来吧,哪怕相聚的时间很短,也好过没能相见。
今年这个中秋,缺不了的依然是月饼,尽管那份稀罕早已不复存在,但月饼寄托的情意却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