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文/纵宇一狼

陈寿评语:

评曰: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非其据,宰割朝政者也。鉴往易轨,于斯为美。追观陈群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武宣卞皇后,出自倡家,交太祖于患难,抚诸子于动荡,不贪有功,但求无过。

文昭甄皇后,少有远略,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之理,深知保身图存之道,后委身袁熙,会破冀州,曹丕纳之,及文帝登宝,因“妒”赐死,甚为冤矣。


文德郭皇后,少聪慧,号女王,文帝得嗣,有所谋,及等后位,管束外戚之家,深有大德,论厚葬,皆如文帝之语,厚者偷也,可谓明矣!

明悼毛皇后,无甚过错,却有规劝之功。无情最是帝王家,明帝后期“昏聩”,耽于享乐所致。

明元郭皇后,后三帝之时,沦为司马家族废立皇帝之“正义”大纛,虽极尊荣,皆付金屋之中,可悲可叹。

《易》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古先哲王,莫不明后妃之制,顺天地之德,故二妃嫔妫(ɡuī),虞道克隆,任、姒(sì)配姬,周室用熙,废兴存亡,恒此之由。《春秋说》云天子十二女,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而末世奢纵,肆其侈欲,至使男女怨旷,感动和气,惟色是崇,不本淑懿,故风教陵迟而大纲毁泯,岂不惜哉!呜呼,有国有家者,其可以永鉴矣!

古之开国之后妃,大都德貌才皆佳,而天子贤明,故阴阳和谐,国家昌盛。而后世暴乱或王国之君,皆沉溺美色,重色不重德,致使纲常轮乱,天下无常。

卞氏答人自白:

文帝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后曰:“将军拜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后当倾府藏赏赐。”后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具以语太祖。太祖悦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陈群奏:

黄初中,文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以作著诏下,藏之台阁,永为后式。”

甄氏少时保家之语:

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

栈潜奏疏:

黄初三年,将登后位,文帝欲立为后,中郎栈潜上疏曰:“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故西陵配黄,英娥降妫,并以贤明,流芳上世。桀奔南巢,祸阶末喜;纣以炮烙,怡悦妲己。是以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择其令淑以统六宫,虔奉宗庙,阴教聿修。《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内及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书宗人衅夏云,无以妾为夫人之礼。齐桓誓命于葵丘,亦曰‘无以妾为妻’。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文帝不从,遂立为皇后。

郭女王申饬后家:

后外亲刘斐与他国为婚。后闻之,敕曰:“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后姊子孟武还乡里,求小妻,后止之。遂敕诸家曰:“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取以为妾也。宜各自慎,无为罚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