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
1、知识战友协议:我看了一下共读直播的人数和群里的人数,大概的比例,心里有了满足感,我已经在30%的人的路上了。(系统一起作用)
2、精力是有限的:睡觉的事件需要精力支撑,注意力被分散消耗了精力,就越发睡不着,就这样循环往复,更加睡不着。(写入系统一)
3、今天精力不错,但是自己阅读的时候还是处于低水平勤奋里,听了老师的解读,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关注关键词,让你关联相关内容,会很快弄懂,要不就一直消耗精力。(系统二起作用)
4、提问是由思考问题,使用理解力把问题分析明白,构建框架,就会表达清楚,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需要写入系统一)
反思:
空有上进的心,却少有行动,这样下去,还是会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和有准备的人相差甚远。
看到老师和群里的伙伴的流程图很高级,看到就会触动自己也要画一张很好的流程图,每每都也是想想,根本没有去实践。昨天傍晚看到柠檬佳(柠檬佳的流程图已经很棒了呢)把老师的流程图抄写了一遍,就萌发了我也抄一遍试试,画不出来,难道照着画还画不出来吗?一有这个想法,就开始了模仿,对于对工具不熟练的我,在跌跌撞撞中使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终于是把老师的图抄完了。抄完后很有成就感。
回想之前想要画流程图而未行动,主要是畏难,认为很难画,不会画,我就画不出来流程图的诅咒里。好在昨天群里伙伴的沟通,感谢柠檬佳,让我迈出了画流程图的第一步。
另外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把不明白的概念先逐个搞清楚。
概念:
1、穆勒莱尔错觉:
缪勒-莱尔错觉是一种由符号化箭头形成的光学错觉。
它是在1889年由德国社会学家弗兰兹·卡尔·缪勒-莱尔提出的(1857–1916)。
缪勒-莱尔错觉(Müller-Lyer illusion)几何图形错觉的一种。缪勒-莱尔1889年提出。两条原本等长的线条因两端箭头的朝向不同而看起来箭头朝内的线条比箭头朝外的线条要短些的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箭头朝外使线条所占空间大,而使该线条似乎延长了,相反箭头朝内则使该线条产生收缩感。故看似箭头朝外的线条要长于箭头朝内的线条(如图)。
据试验报道,主观上错误估计量要比实际线长多25%~30%。海曼斯1896年研究发现,错误估计量的大小与斜线和线条间夹角的余弦成正比,当夹角为90°时,错觉量等于零。
实验:关于缪勒-莱尔错觉,我把中信图书上的图让7岁的女儿看,开始她说两条线不一样长,我就说你在看看,然后她立马说一样长。我就问她为什么是一样长呢?女儿回答我说:“看上去不等长实际等长的两条线。”她直接读出了标题。
2、认知错觉:
认知错觉是一种心理投射现象。认知错觉并不一定是一种错觉,而是表示一种认知上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逻辑上的前后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平衡。
认知错觉是指当我们开始接触某人或事物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逻辑对其进行认知,然而当我们与其接触的时间长久并且关系密切过后,我们会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并且很难或者说找不出一个标准或者理由去判断自己前后两个不同的认知的真实性,这种变化的心理过程叫做认知错觉。认知错觉不包括对象的客观变化所引起的我们对对象的认知的改变。
认知错觉的原因或许在于人类的感情是太复杂而被认为没有固定规律可循的。感情作为非物质的存在,不稳定。喜欢和厌恶,美和丑等情绪认知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