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拖着同伴的尸体干什么?

      今天温度还挺高的,稍微有点雾霾不严重。早上带旋哥去门口的小公园溜达。他拿着个铲子这铲一下,那铲一下的。一会发现了一个蚂蚁,就蹲下来观察。那个蚂蚁用嘴叼着一只蚂蚁的尸体往前迅速的爬,爬一会儿还要放下尸体,在周围视察一下,在叼着继续走,每走一段都要停下来做同样的动作。到最后,它把尸体放下,自己爬走了。

      它在干什么?死掉的是它的亲人吗?它为什么要叼着它,是想把它埋了吗?可为什么走到半路又把它扔了?一边走一边视察,是在找什么?不认识家了吗?以前小时候经常看见这种现象,却总没有细问,或者问了也没有人回答就不了了之了。幸好旋哥儿这个年龄问不出这些问题。要是在大点,问这些个为什么,我该怎么办?赶紧去查阅了关于蚂蚁的相关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蚂蚁是什么?

      蚂蚁:昆虫类,体小而长,黑色或褐色,头大,有一对复眼,触角长,腹部卵形。雌蚁和雄蚁有翅膀,工蚁没有。在地下筑巢,成群穴居。

      雌蚁和雄蚁好理解,那么工蚁是什么?

      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

      工蚁是没有完全发育彻底的雌性个体,发育受阻主要受蚁后释放的化学信息控制.当工蚁脱离了蚁后化学信息控制以后,发育快的个体会领先性成熟,因此会导致产卵现象出现.

      说白了,工蚁也就是职蚁,职,就是干活的。它是怎么变成干活的呢?被蚁后,控制的。蚁后有能力也有权利让谁成为工蚁,负责干活,帮它们带孩子。蚁后是头领,它发号施令,命令属下各司其职。

                  蚂蚁住在哪里?

      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

      其次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分类。温暖潮湿的土壤是它们的最爱。它们通常生活在干燥的地区,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们能勉强在水中存活两个星期。关于这一点我有点质疑,因为曾经也抓蚂蚁放在有水的瓶子里,感觉活不了那么长时间,难道是饿死的?

      蚂蚁分为地栖与树栖,大多数蚂蚁是地栖的,在地下土中筑巢。树栖蚂蚁通常在中空的竹子,树枝,树干,草杆等地筑巢,一些特殊的树栖蚂蚁,例如:黄猄蚁,拟黑多刺蚁,能通过幼虫吐丝将树叶粘合在一起形成蚁巢。还有一些蚂蚁(石狩红蚁,北京凹头蚁等)通过树枝等材料搭成高出地面的巢穴。

      蚁巢由蚁道,蚁室构成,出口有单个也有多个,有些品种出口处会堆有土粒,细砂,树叶等等,起到保护作用,也显示出自己群落的强大。蚁后所在的位置通常比较靠内。在巢室内可以储藏食物,哺育后代,并且巢穴设计合理,温湿度稳定。蚁后的任务就是吃东西,交配,生孩子。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今天带旋哥儿看的就是地栖的,那树栖的红的,长的又大跑的还快,估计咬人也疼,尽量躲着点。春天,万物复苏,快到初夏了,蚂蚁也出来的频繁了。

      常规的认知里可能觉得蚂蚁冬天不出来是要冬眠的,其实不然。蚂蚁在15-40 ℃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0℃之间。冬季低于10℃会进入洞穴,但不会冬眠。只是不再频繁活动,它们在洞内吃秋天储存的食物。蚂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辛勤地劳动。在入冬之前早有准备。它们首先搬运杂草种子,准备明年播种用;同时搬运蚜虫、介壳虫、角蝉和灰蝶幼虫等到自己巢内过冬,从这些昆虫身上吸取排泄物做为食料(奶蜜)。蚂蚁为什么知道冬天快来了呢?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蚂蚁的这种本能是受它们体内的年生物钟控制而起作用的,换句话说,它们是按照年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储备的。

            蚂蚁为什么叼同伴尸体

      百科里解释说: 蚂蚁是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来进行交流沟通,当蚂蚁找到食物时,会在食物上撒布那样的信息素,别的蚂蚁就会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东西拖回洞里去。

      当蚂蚁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当有别的蚂蚁路过时,会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蚂蚁不会像活的蚂蚁那样跟对方交流信息(互相触碰触角),于是它带有信息素的尸体就会被困惑的同伴当成食物运回去。

      通常情况下,那样的尸体不会被当成食物吃掉,因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窝的蚂蚁都有自己特定的识别气味,有相同气味的东西不会受到攻击,这就是同窝的蚂蚁可以很好协作的基础。

      事实上,大部分蚂蚁都会将死亡同伴的尸体搬走。蚂蚁此时感觉同伴是食物,因此将它像食物一般拖走。不可否认,有些蚂蚁是死在同类的手下。比如一些老弱病残的蚂蚁,为了本蚁族的发展,它们会被处理掉。这种被处理的方式看起来非常残忍,可与真实的自然界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死在蚁窝的蚂蚁的命运又如何呢?它们会被当作垃圾一样运出洞,必要时在洞口的这些尸体还可以阻碍雨水流入洞中。

      凡事都有例外,蚂蚁有时候也会吃蚂蚁。遇到气味不同的蚂蚁或者食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蚂蚁会吃蚂蚁,但是被吃的顶多是幼虫。蚂蚁是一种群居动物,为了生存在这个"优胜劣汰"的自然界,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战斗力。不过,仅仅拥有战斗力是不够的,团队协作意识才是重中之重。所以,蚂蚁不吃死亡的同伴也是团队意识的一种体现。

      这也是蚂蚁一生的宿命,它们也认同这样的自然法则。在庞大的蚂蚁群体里,死一两个同伴估计是在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它们致死都在守护自己的蚁穴。被抛在洞口做阻挡雨水之用。因为基数比较大,可能也无法有正规的祭奠仪式,本身活着的也是在地下生活,哪儿还有埋不埋这种道理。当然,这是我做为人类思维的胡乱想象。与之相比,人类还是更加珍视生命,我们有医院,有强大的医疗体系。通过反自然的医学延长生命。谁让我们是最有智慧的呢。

      希望自己今天了解的这些知识将来能派上点用场,不至于哪天孩子到会问的年龄一问三不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提到蚂蚁,你会想到什么? 无论在城市的道路边,还是乡村的田地里,那些到处可见的小生物看起来总是匆匆忙忙地在赶路。 ...
    晓心读写社阅读 3,945评论 0 1
  • 在庞大的森林王国里,有一群勤劳的生物——蚂蚁。它们分布在森林的西南,每天辛勤的劳作着。按照颜色的不同,分成了三个族...
    爱写作的罗老师阅读 684评论 0 2
  • 1 “人生再艰难,也别放弃,时光总会温柔以待!” 每当苏亚茉牵着儿子的小手,凝视起植物园墙上,那幅巨大清晰的蚂蚁照...
    凌慕水阅读 426评论 0 1
  • 到北京第五天,玩了四天,准备回山东了。 从北京南到莱阳五个小时,1:30到家。迎接我们的是女儿的最爱——姥姥包的猪...
    臧冰阅读 285评论 0 2
  • 上周末受朋友邀请去他们家吃晚饭,刚一进门,我就看见他13岁的儿子趴在客厅的茶几上,手里拿着一支笔,正埋头书写。 起...
    爱儿注意力训练阅读 293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