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是林黛玉的亲外婆,也是林黛玉在贾府最大的依靠,她疼她,爱她,但最终并没有成全黛玉和宝玉的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呢?且听小白来分析分析这里面的原因。
林黛玉,六岁进贾府,在贾母的安排下,她同宝玉一个桌子上吃饭,一个屋子里睡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贾母是有心让他们在一起的。
而在薛姨妈一家来到贾府,并打着“金玉良缘”的幌子准备拆散宝黛二人时,贾母也是多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1)清虚观打礁,旁敲侧击:
清虚观打礁的时候,张道士向贾母提到宝玉的婚姻,想为他做媒成全一段好事,贾母也是借机旁敲侧击的说了自己的意思:宝玉还小,这几年暂时不考虑结婚的事,并让这个女孩早点嫁了人,别因为宝玉耽误了。
贾母这样做的目的是很明显,就是想告诉薛姨妈,快把宝钗嫁了吧,别打我孙子的主意,没戏的。但是薛姨妈一家无动于衷,然后贾母也并没有放弃。
(2)给宝钗过15岁生日,再次提醒:
宝钗15岁( 古代女子超过15岁,就已经很危险了,过了结婚的黄金年龄了)时,贾母给其过生日,其用意不过是再次提醒薛姨妈,宝钗已经这么大了,再不结婚会没人要了,可薛姨妈还是乐乐呵呵的,装傻充愣。
(3)让薛姨妈给戏子腾房间,赤裸裸的逐客令:
贾母看到这母女两脸皮这么厚,也就不管她们的面子了,所以大观园那一节,贾母直接让薛姨妈一家给戏子腾房间,这是贾母赤裸裸的摊牌了。也许这事放在任何人身上,估计都会受不了走了,但薛姨妈一家还是无动于衷。
最后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贾母的帮手王熙凤更是直接对王善保家的说了,别人的屋子可以查,唯图宝钗的不能,因为她是客人,这一招才是厉害,也因此,薛宝钗第二天就忙着搬出了贾府,而在同李纨他们告别时,探春也是直接说,虽然是亲戚的,也不用死住着。
所以说,贾母为了黛玉这个孙女的幸福,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然而最终没有让宝黛二人成亲,也是有原因的?我觉得原因有这几点:
(1)王夫人的全力支持:
薛姨妈如果没能说服王夫人这个宝玉母亲的话,她在为宝钗争夺宝玉时,尽管有着“金玉良缘”这样的借口,也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的。
但有了王夫人的支持则不一样,王夫人,作为宝玉的亲生母亲,自然是有权利为自己的儿子选择婚姻的,她的态度很关键。
(2)元春的支持:
元春省亲时,直接表扬了宝钗和黛玉两个人的才华,并认为黛玉的诗更胜一筹,可见,元春对林黛玉还是挺认可的。
贾元春,作为贾宝玉的亲姐姐,自然会关心自己弟弟的婚姻大事,所以她也一直在为他选择,也许,她最初也是支持林黛玉的(毕竟祖母的意思罢在哪里,黛玉也有才华)。
元春的立场改变,是和她的母亲脱不了关系的,王夫人一个月两次机会入宫同她见面,母女两自然交过一番心的,而结果表明,元春被母亲成功的说服了。
因此,元春放弃了林黛玉而选择薛宝钗,这在后来给贾府众姐妹的礼物中就能看出来,宝钗和王熙凤一样;黛玉同探春迎春他们一样。
所以,这个时候的贾母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她不得不重新来看待宝玉的婚姻,这也就迁出了宝钗和黛玉二人本身的原因了。
(3)宝钗和黛玉的比较:
性格方面:宝钗成熟稳重;黛玉刁蛮任性,爱使小家子脾气。
身体健康方面:宝钗身体健康,体态丰满(曾经宝玉还取笑过她像杨贵妃);黛玉身子柔弱,病不离身。
才能方面:论才华,自然是黛玉胜一筹;但论管理水平,宝钗又比黛玉强,毕竟宝钗是商人出身,且一直处理着自家的大小事情,在王熙凤病后,她和探春二人暂管荣国府的表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出身方面:黛玉是正经的书香世家;而宝钗是商人出身,在这一点上,黛玉是有优势的。
从这些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抛去对宝钗的成见,她其实更适合做贾府的少奶奶,贾母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才动摇了自己的立场。
贾母之所以如此支持黛玉而反对宝钗,一方面是因为贾母疼爱自己的孙女;而另一方面则是讨厌宝钗的商人出身;但事到如今,在王夫人,元春的双重进攻下,贾母,也不得不妥协,毕竟,王夫人作为宝玉的亲生母亲,在对待宝玉婚姻这件事上,她比自己更有权利为宝玉做主。
所以,一向视黛玉为心头肉的祖母,在现实面前也是不得不低头的,最终,也只能同意王夫人她们的安排,让宝玉宝钗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