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星期已经过去四天了,只写了一篇成型的文,其他的只言片语就是当作日记一样记录在记事本里。自从决定要认真写作之后,就开始有些焦虑,为写不出文感到焦虑,为书读的太少感到焦虑,为时间不够用感到焦虑,也为体力不够感到焦虑......
刚加入写作班时,就是硬生生地逼着自己每天都要写一篇,每天都憋的很痛苦,但是逼自己还是能做到的,只是每天都把时间花在构思上,基本就没有了输入的时间。输入的大多是些其他人的文章,并没有系统性,似乎帮助并不大,还是要为素材担忧。
国庆前看到荔枝微课有一个公众号的写作班,虽说自己目前并没有运营公众号的想法,只是想要把基础打扎实,然后可以先通过投稿的方式获得些许肯定就很满足了。但因为推广期间也不贵,课程除了干货,还提供了投稿的资源以及100天的写作打卡训练营,就又报了名。
2.
熬夜看了东野奎吾的《幻夜》,这本书就是当成娱乐那样来完成的。年纪大了,一熬夜,白天精神就不济,想要写作,脑子里什么素材都没有,经常短路。
读完又开始读《成为作家》,也教了很多写作的方法,学的多了,反而不知所措,都不知道要写什么或者怎么写了,估计就只能写读书笔记了,这又不是我擅长的部分。心里着实觉得累。
工具类的书看起来有些生涩,想着若能用思维导图来辅助阅读,应该对归纳总结上能有更大的帮助,又想着是否要再报一门思维导读的课程。
写作群里很活跃,好多都是新媒体行业的或者准备从事新媒体行业的同学,聊的都是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又感慨自己怎么什么都不懂,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好多啊。
想想这些年,出现了好多新兴行业,电子商务,互联网+,O2O,新媒体,内容创业。我都还来不及理解这是做什么的时候,立马又出现新的。时代发展的脚步实在太快了,根本就不是我这种徒步的人能跟得上的。
3.
之前一直想要完成刘主编写作题库的《写给十年后的自己》,却迟迟无法动笔。十年时间说长也短,说快也慢,又特别害怕去想。
想起十年前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以为十年后自己该很有成就了,如今却还在困顿中。仍然还在找定位,找出路,而一起上写作课的同学,好多都是在校大学生,却已经为未来规划好了道路,不免又感到惶恐不安。人到中年,却不会因为中年就理所当然积累了比年轻人更多的财富和能量。相反,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倒让步伐更慢了。
以前很不希望自己一辈子就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做到老,如今想来矫情的成分比较大。虽说越来越多有成就的人趋于年轻化,那终究也不是自己,只能是羡慕别人的份。
所以啊,既然都赶不上了,干脆还是照着自己原有的步伐。该逼着自己每天写文就每天写文,该学的知识一个一个学不盲目跟风,该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做,不跟着瞎着急。我,继续练习写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