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引领作风建设的“头雁”担当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的箴言如金玉掷地,铿锵有力。它深刻昭示:良好作风绝非空中楼阁,其真正生命力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让清正廉明成为无声的动员令和风向标。

“雁阵”高飞,头雁领航,以上率下蕴藏组织伟力。领导干部位居关键,一言一行皆具放大效应。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抵制的,自己必须首先抵制。若领导者只动口不动手,制度要求便如“纸糊的灯”,再严密的部署也易在“上梁不正”中悄然瓦解。群众的眼睛雪亮,他们不仅听其言,更观其行。领导干部唯有以“行动是无声的命令”自励,方能在层层传导中形成“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使作风建设由外在约束内化为集体自觉。

“破窗”之警,防微杜渐,清正廉明筑牢立身之基。作风堤坝溃于“蚁穴”,小节失守终将滑向深渊。现实中,那些“酒杯虽小,也能溺死人”的案例触目惊心,个别干部在推杯换盏中迷失方向,在“人情往来”中突破底线,最终被小小酒杯“撂倒”。这警示我们,清正廉明绝非宏大抽象的道德口号,而在于日常细微处的坚守与警惕。领导干部当常怀敬畏之心,以“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清醒,慎独慎微,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永葆清正廉洁本色。

躬身实践,化风成俗,身体力行方能凝聚人心。转变作风,关键在“转”,核心在“实”。领导干部绝不能仅满足于口头表态或文件圈阅,而应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深入基层,拆掉干群之间的“弹簧门”,消除服务群众的“玻璃墙”。犹记基层一位主政者,考察调研轻车简从,田间地头卷起裤腿便与百姓恳谈,其“沾泥土”的形象瞬间拉近了距离,汇聚了人心。这般“无声的感召”胜过万语千言,是凝聚民心、推动工作的最深沉力量。 

作风建设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接力,领导干部正是关键赛段领跑者。唯有以“头雁”之姿,将清正廉明融于血脉、践于日常,以上率下蔚然成风,才能带动整个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向好,让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为伟大事业提供坚实作风保障,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