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校已经两年了,去过广东,回到了恩施;曾于药企短暂逗留,现在停在医院。和药企插肩的时候悲喜交加,有收获、有贪玩,有欢笑、有泪水,有激动、有失落,有憎恶、有喜欢,离开之前辗转反侧很久,有不舍也有决绝,想要离开也想要留下。因为那里的人,日子都算得上生活。然而这里的人,大概只有反感和厌恶,可能是小市民的气质,可能更像鲁迅笔下的杨二嫂,也还可能来自他们既定的思维和鼠目寸光的眼界,当然还有我自己的格格不入。
经历太丰富,感慨太多,和朋友吐槽过,也独自掩埋过;加起来再记录一遍都将是重新拨开伤疤,结果只会是让我对这里更加厌恶。一直蠢蠢欲动,却没有真正去努力和决定,错过了两次机会是我去年最后悔的事情。不信佛,却相信顿悟,不管这种顿悟能否足以改变人生,也给或长或短的生活添加了生机。这次的顿悟来自最近的两件事情,曾经一度我很怀疑自己,也特别无能为力,不知道路还能不能继续,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人躲在自己的房间,最好是一直处于睡眠状态,无需思考。
自觉各方面不会比另一个同事差,理解能力、毕业学校,学习深度、工作能力都高于一筹,为人处世里自认为得体,除了阿谀奉承,一切不差,然而领导的眼里只有她,她占据了先机,在这样的小医院,为了完成任务的工作是不需要多强能力的,多次的露脸机会和领导的自以为是与懒惰,让我被一次次忽略和遗忘,刚好同事会因为你的学历而害怕,所以从来不会给你分配工作,就算主动问起和提出要求也能避则避,会在背后和领导请求不让我接手。此时的情况是这个刚设置的岗位就我们两人,领导把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交于她,有什么实质的工作就教她如何,让她做,而我似备胎般被调来调去,我到来的这段时间里,四场培训,就给了我一次机会,而她每次都去,这次培训分管院长在我在场而另一个同事没在场的情况安排她随着他们一起去参加培训,我说上次她去过了,院长就说那让我去吧,两天过去了,了无音讯,于是就在我鼓足了好多次勇气的情况下去找主任申请,主任说让她去,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我说了我期待学习的心和知识的欠缺以及培训机会的分配情况,然并卵,然后谈及工作和分配情况,主任说另一个同事做过所以就不用花时间再去讲解要求,不愿意花时间跟我说,好吧,那我无言以对。他的意思就是让富裕的继续富裕,贫困的更加贫困,这是现状。你有想法、有能力、有激情,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何用?默默绝望。
医院请来了培训老师,讲执行力;结果培训老师以不标准的普通话,全程一样的语速说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的衡量与选择、负债型人力资源的工作状态,最后说了我们应该和军队一样无条件服从,领导说的对的要立即执行,错的也要立即执行。抓住主题,要表达的观点就是无条件服从领导的命令就是高效执行力,古代君王都能允许上书,这里好像希望君主专制了。
招聘会现场,有人提问副院长:一个会对领导阿谀奉承,各方面能力一般的和一个不擅长阳奉阴违但是和科室同事关系都还融洽、各方面能力和学历都比较高的人他选哪个?副院长说他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注意是阿谀奉承领导和与同事相处都融洽的对比,学历和能力高低的对比,他认为的全面型人才是什么?包括阿谀奉承!那我真的不知道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为人处世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如果把阿谀奉承纳入,我想应该是价值观的扭曲吧。
处于这样环境和如此处境的我又一次怀疑人生,又一次无能为力的封闭自己,不同的是不再一次次拨开刚刚结痂的伤口。地方的局限和特有劣根性让我觉得毫无眷恋,就算是去忍受,也要选择一个足够优秀的平台,当然足够优秀的平台肯定能配得上足够优秀的自己,如果没能被选中就是能力的问题了,需要继续修炼,所以我准备继续未走完的路。只有自己变得优秀了,身边的圈子才促进自己更加优秀。
鸡肋,何必留着,丢掉它才能发现生机。我期待,要让能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