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觉得朱熹说的很有理,王阳明:名家不一定就对。少年你懂了没?

  我们知道,王阳明悟道的地点是在贵州的修文,他在贵州只待了三年而已,便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后来被传到大江南北,甚至是国外。在王阳明的学生之中,有个人叫做徐爱,王阳明的《传习录》就是他帮忙收录整理的。里面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徐爱在学习《大学》的时候,参考了朱熹的先贤的解说,他认为很有道理,但是王阳明确认为要读原著,不要读别人的注解版,徐爱感到困惑,就去请教王阳明。

  徐爱问:“所谓‘在亲民’,朱熹先生说应当是‘新民’,后面章节‘作新民’的文句中似乎也有依据。先生认为应该跟从旧版本作‘亲民’,有什么依据吗?”

  王阳明说:“‘作新民’的‘新’,是‘自新之民’的意思,与‘在新民’的‘新’字含义不同。这难道不足为据吗?‘作’字和‘亲’字相对应,但不是‘新’字的意思。下面‘治国平天下’之处,对‘新’字并无说明。比如说‘……亲其亲……’之类,都是‘亲’字的意思。‘亲民’犹如《孟子》所说的‘亲亲仁民’,‘亲之’就是仁爱。百姓不仁爱,舜于是任命契为司徒,让他恭敬地施行五种伦理规范,来让他们互相仁爱。《尧典》中的‘克明俊德’就是‘明明德’,从‘以亲九族’到‘平章’‘协和’,就是‘亲民’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又比如孔夫子说过的‘修己……’,‘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说到‘亲民’就兼有教化和养育的意思,说‘新民’就偏颇了。”

  徐爱听后是心服口服。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并不跟风,朱熹是影响了几个朝代的名家,很多人都以他的学问为准,但王阳明恰恰相反。王阳明读书往往以原著作为权威,他认为经过后世名家修正过的反而不好,这个道理很好懂,我们都知道一件事情的传播,传到最后味道往往会发生较大改变,无论你想要了解这件事的哪方面,听原话是最为直接的最能切合原意的方法。经过王阳明的解释,朱熹修正过的版本中,把“亲”字改为“新”字反而不对,保持原来的“亲”字是比较切合《大学》原意的。

  所以,对于学习这件事,不盲目的跟风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别人的见解可以作为参考,关键还是要以原文为准,以自己的理解为准。现在的人们总是,喜欢听权威的、听专家的、殊不知自己背带跑偏了。这可能就是名人效应最大的坏处吧。关于学习这件事,你是否也赞同王阳明的说法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徐爱录 【1】 【原文】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①。先生以...
    大珊老师阅读 2,508评论 2 13
  • [原文]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 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
    汉唐雄风阅读 3,285评论 0 5
  • 第一章 狐妖的诞生 “地球?呵,上面的人类有点狂妄了”(来自神秘人的书信) “嗯...
    烂漫的我倾城的你阅读 120评论 0 0
  • 有一天,我告诉老婆: “我要写一篇关于好爸爸的文章。” 老婆问我: “你认为你自己是好爸爸吗?” 没料到她竟然以反...
    骑狼阅读 435评论 0 1
  • 由于开学,我作为新生班主任,最近各种要处理的新生的事情,很少和猪猪一起,只有吃饭的时候见面,有时候我不能吃饭,连见...
    恶魔女巫阅读 154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