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阵雨绵绵细雨,感觉呼吸都是潮湿的。一直不喜欢雨天,一下雨就心情忧郁低落。终于在这几天的雨里找到了答案,很多年以前,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岁月,买不了防水性特别好的鞋,加上我走路姿势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只要一下雨,我的鞋就是湿的,回家的路上湿回家还可以换,如果是上学的路上湿,那么一整天双脚就捂在潮湿闷热的鞋里。(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把鞋脱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到那感觉还是浑身不舒服,于是,因为厌恶雨天给我带来的那样的感受,顺带也就不喜欢雨天了。
毕业上班了,买了更好的鞋,但也许真的是走路的原因,还是会把鞋弄湿,或多或少。一个领导要求9点开会的下雨的早上,我很努力的不让自己的鞋弄湿,可终究,皮质的单鞋从底部还是有些渗进水,看起来潮潮的,空调房里凉凉的。可是一样大老远跑来开会的市场部的同事,我看了她的单鞋,清爽干净,完全没有雨天的影子。难道,她的走路姿势或技巧那么好,没有溅水更没有踩到松垮的地砖,溅起一汪雨水?因为好奇,第一段的开会内容我没有仔细听,结束以后,我假装不经意的问"你怎么鞋子一点都没湿啊?""哦,我穿雨鞋来的,备的单鞋到这边来换的。"(很打脸有木有,很简单对不对?我想着自己是有多蠢啊,这样的问题,得到这样的答案,相信我,当时我的心情和你现在看到文字对我的鄙视之情是一样的。)
又一次,领导要求对一套PPT几个同事分别进行展示,因为刚进新公司不久,又轮到第一个讲,我拿到PPT后战战兢兢。所幸讲的内容我原来有所涉及,于是在离演讲一周时间以前,我对幻灯片中提到的内容的背景资料、相关数据以及之前了解到的小见闻进行了整理,穿插在幻灯片的演讲过程中。拿着手机试着演练,然后放出来自己听,纠错,再讲再听。那天午饭时间,经理跟我说:"你幻灯片讲的很不错,自信满满,以后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演讲的技巧。"后来,领导并没有让我分享,但是在同事们看来,我也许真的是很擅长讲幻灯片吧。
太多时候,我们看到周围人的优秀,会习惯性的认为是他们先天比我们优秀。而实际上,他们只是比我们准备的更充分一些,开始的更早一些,做的更努力一些罢了。我将自己的脚闷在湿透了的鞋里,让自己觉得自己辛苦可怜,却不愿想想是否可以多备一双鞋,说为了好看纯属瞎扯,谁说湿了的鞋比雨鞋好看了?我们宁愿每天都在工作岗位上浑沌度日,似乎从早忙到晚,跟自己说自己忙碌又辛苦,却不愿为了明天更努力一把。我们觉得自己辛劳困苦,实则是懒得思考。
我们不愿意自己不如人,却往往还是掉进这样的陷阱和误区,用这样的语言安慰没有获得成就的自己。
有没有想过,有什么是我们没看到的,让我们变的更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