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阳光正好
没有什么波澜的故事,没有什么跌宕的情节,只记得那天的如释重负,那天阳光正好,空气清新,而我依然骑着共享单车。只是,那时候天还没黑,很久没看到那个角度下的阳光了。我不再急着回到租屋,而是慢悠悠地晃荡着,什么也不想,旁观着这个城市的此时此刻,也旁观着自己,这个刚刚脱离社会规范约束、望着城市不知去向的执着年轻人。
今天的咖啡味道很冲,喝上几口,愈发清醒了,午饭后的睡意也被冲散,不由让我想起一年前的那个热闹夏天,也让我重新审视那段工作的时光,索性提笔再写写工作及裸辞后的所观所想。
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刚出象牙塔的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更加懵圈的“大人”。怀揣着不切实际的理想,稚气未脱,还没看清自己,却急着想成为谁。于是,在原有的岗位上磕磕绊绊,人际关系也处理得一塌糊涂。每天被焦虑扰眠,在负罪感中醒来。最终在重感冒的侵袭下,终于扛不住了,双手摊开表示无奈,进入公司准备卷铺盖。
在离开的公司大门的那天,我的世界就像换了个滤镜,变得明亮轻快。把自己的微信群一一清空的感觉不能太爽,我的手机也恢复了清净,没有电话的叨扰,没有上司的催促。不用再应付麻烦的客户,不再做千篇一律的幻灯片,也不再写没什么营养的周报。突然,没有人立刻需要我了。
我有时间好好看看自己,看看世界了。这时的街上的公交站不像以往拥挤,零星站着几个人,看起来不怎么慌张。楼下的单车还是和早上刚来时候一样多。我特意穿了一条宽松多口袋的裤子,背包退回给公司后,剩下的东西塞满了裤袋。在一个非正常时间点回到住处,感觉有些奇怪,坐下之后晃了神,竟不知该干点啥。
平稳的人生轨迹出了点意外
一个按部就班的年轻人,从上学开始,就是一个听话的学生,一个他人眼中的好孩子,成绩突出,学习用功。没有调皮捣蛋的行为,没有青春叛逆的时期,稳步走过中学、大学,工作也是水到渠成,人生的开始阶段似乎顺顺利利。
难以想象一个习惯了接受的人,在脱离了社会秩序后会发生些什么?
似乎出了点意外?在教育系统的流水线上,一个个学生经过标准化的通识教育,在现行评价体系下,在层层筛选后,被分流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岗位上。而我,一个经过严苛选拔、通过检验的合格产品,经历了被打包、贴好标签等一系列流程,在刚发出不久,却意外地从系统中溜走,从成熟的流水线翻落下来。我撕毁了标签,拆掉了包装,企图看看真正的“我”,寻找真实的自己,去思索如何对待自己的短暂的一生,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该如何书写人生的故事。
触底
如果说人生是一幅折线图,那么看向过往,我已经触底了。我像是自顾自地选择了一个挫折,我的行为被理解为一种明知故犯式的狂妄、一种自讨苦吃型的修行,
一个绝非理性的决定,一副不错的手牌却打得稀烂。
事实上,在裸辞之后,我确实开始了名为放松和调整的“摆烂”过程。每天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我每天睁眼打游戏直到睡觉,无限放纵自己的玩心,进行着一种报复式的消遣。逃避了那些本该追问的问题,我究竟想做些什么?如何回答人生的价值问题?
不管不顾,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就要今天的快乐,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个月。游戏终究是会打吐的,也没那么多有趣深刻的剧值得观看,我乏味了。于是,我开启了认真生活的尝试,学会了简单的做饭、炒菜,人生第一次蒸米饭,煎鸡蛋,炒辣椒,蒸面条和炖鸡腿。吃自己做的饭很有成就感。
我关掉了社交媒体,停止了微信聊天,给自己充分彻底的独处时光。独自一人逛超市,独自一人去爬山,在夏天穿背心拖鞋出街,做个闹市里的清净人,旁观着世界的喧哗。我不再看职场建议,不再去完成自己的提升计划,只是彻底的放松和放下。停止思考,停止情绪的侵袭,我似乎是隐居了。
“玩我”
在一次独自爬山的过程中,不巧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暴雨,此时我距离山顶还有至少一半的路程。雨没有丝毫减小的意思,于是我穿上风衣,冒着大雨前行。一路上走走停停,躲避暴雨,还要防止踩到湿滑路面跌跤。终于登上了山顶,这时天也放晴了。
既然已经触底了,还能有多糟糕?暴雨已经来了,晴天也绝不会远的。事物总归有它的变化规律,万事万物逃不开周期。而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此时的我出了一些问题,走到了低谷,但总会起势的。我要带着这份低谷赋予我的厚重,带着人生周期给我的反馈和指引,重新出发。
于是,我开始了“玩我”的过程。直面自己的经历,去思考一个又一个引起极度不适的问题。我开始思索、寻找那些问题的答案,社交究竟是能力还是意愿?我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科学是怎么的关系?哲学史的发展有哪些关键事件?好好说话为何如此困难?我究竟想要什么?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是如何看待爱和爱人的?幸福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幸运的是,我看到了很多不错的回答,很好地解释了我的问题,对哲学和科学有了全新、系统的认知,对人生的重大课题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一些老师在相当的程度上澄清了我的迷思,我变得清醒。看了一些心理自助书后,我对目的论和积极心理学深感认同,纷乱复杂的情绪得以重新整理和明晰。
我开始整理杂乱凋敝的三观,开始梳理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曾经的朋友,体会到了爱与被爱,对人生课题也有了新的理解,幸福就来源与人际关系(当然,烦恼也来源于此)。
超越
体会到的好处是,当我越过了原来划定的那条界限,放下了社会规范和他人灌输给自己的观念或要求,原有的心智系统被迷惑了,不能正常运转了。
在做出了匪夷所思、完全不理性的决定后,我放下了理性。随后在源头追问:理性究竟是什么?不过是符号、逻辑,不过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具,理性绝不是一切,更不是本质。认识了理性的本质,接下来就是超越理性。
因为惊异的事实出现,所以原有的观念系统被打破,原来的心智已无法自洽,我迫切地需要更基础性的东西来为自己打底,建构更坚固的心智模型,需要更好地解释人生这回事。
如同穿越重重迷雾,我重新看见了自己。工作中停滞和重复程序化的大脑开始重新运转,一切的场景和行为被重新定义,我回到了原初的彻底诚实地怀疑和否定,
更接近我的本质了。
裸辞给了我想要的答案吗?可以说,给了我时间和空间,得以重整待发。至少它给了我启示,就像是一个正常运转系统中出现的Bug,让我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人生真如大家所说般魔幻吗?其实,魔幻之处藏有解开世界的密码,有待一颗好奇和怀疑的心去探索。
世界会奖赏你的。
我能给你什么启发?
处境很糟糕,要不要裸辞?答案就在你自己那里。不要吝啬每个人最初的能力——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能力——提问,试着问出一个好问题。
裸辞只是一种形式,在形式之下,你看到了什么?
也许你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裸辞,而是怎么找到负面情绪的成因,怎么处理好工作的问题,怎么通过这份工作去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不要放弃追问,也不要放弃寻找答案的努力。
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是人生故事的唯一主角。
怎么写这个故事由你决定,以价值来评判故事的好坏常常落入功利和工具主义,以时间长短来评定往往陷入恐慌和焦虑,以精彩或乏味的角度来评价总是会忽略环境底色和命运暗线的影响。但是,别忘了,你拥有自己人生的唯一解释权。
你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