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读完此书。
作者是英国作家彼得弗兰科潘。
早在两个星期之前便看完了这部关于世界史的书,书评却一直拖到了今天才有机会写。一来这段时间工作的事情太多,实在是太忙了。二来关于此书,对我来说内容过于宏大,一时之间也难以对此书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现在总算是闲了下来,有点时间,而且也很想写些文字。
诚如此书腰封中历史学家葛剑雄所言:『此书视野广,涉及面广,颇具新意,有利于国人开阔眼界,摆脱对历史的自娱自乐』。不知道别人看完此书会作何感受,在我,此书带给我的首先是一个对历史的新视界。事实上,虽然我对中国历史一直具有莫名的兴趣,但说到世界史,兴趣就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我的世界史观从来就没有真正形成过。我一直以为古代的中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也左右着世界的发展。但通过《丝绸之路》,我发现这样的认识实在是过于浅薄。
《丝绸之路》一书中围绕着古代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及彼此间复杂的利益关系,以二十六章的篇幅向我们讲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各帝国的崛起及衰落,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中心的变迁。很明显,这样的历史视角首先就是颠覆性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巧妙地把世界联系起来,从而让各国历史的发展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作者让我们明白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决定,也许便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分化。
此书内容因为太过于广泛,对于我这样的世界史完全空白的人来说,读起来不可否认略为吃苦,书中很多历史事件在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但我仍然很高兴能读到此书,因为此书让我了解到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是与世界发展离不开的。强大如中国,也一样。此外,我也意识到,中国长期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有其历史的原因。
略为遗憾的是,此书讲述的历史过于空泛,很少有深入到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不过这大概与此书宏大的主旨有关,着眼于宏大,那就难免不能兼顾一些细节了。但我想,就凭此书奇特的丝绸之路的历史视角,就已经足够无愧于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去一读了。
读《丝绸之路》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书读的多了,难免遇到烂书。尽管根据我本人的挑书三大定律——“书名不超过七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