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
一.成功定律
1.有目标才会成功
2.目标要“跳一跳,够得着”
3.巴甫洛夫成功八字秘诀:要热诚而且慢慢来。(有持久的兴趣,不要急于求成)
4.瓦拉赫效应:成功,要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幸运之神就是那样垂青于忠于自己个性长处的人。
5.承认缺憾,弥补缺憾:缺憾应当成为一种促使自己向上的激励因素,而不是一种自甘沉沦的理由,它暗示你在它上面应当做一点儿努力。
6.木桶定律:抓最“长”的,不如抓最“短”的。遇到问题,不要蛮干,要找到导致问题的短板,科学地予以解决。
短处是限制我们能力的关键:对不好的习惯进行改正;做事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犯错后不找托词和借口,正视错误加以改正;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地去看问题,在现实中磨练自己的性格;平和、宽容地对待他人,客观地看待自己;控制虚荣,摆脱虚荣,正确认识自己;找对心态,知足常乐。
7.艾森豪威尔法则:做事分主次,先抓牛鼻子。做事见成效,做事过程的安排与进行次序非常关键,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8.奥卡姆剃刀定律:把握关键,化繁为简。重新审视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和所拥有的一切东西,舍弃不必要的生活内容。
苏格拉底:任何问题最可能的解决办法是步骤最少的办法。
最简单的选择,就是最智慧的选择。
9.墨菲定律:不存侥幸心理,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错误的潜在价值对创造性思考具有很大的作用。
失败表明你尚未成功,表明你得到了经验,表明你有非常坚定的信念,表明你愿意尝试,表明你也许要改变一下方法,表明你还有缺点,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表明你还要继续努力,表明你还需要一些时间,表明命运还有更好的给予。
二.职场法则
1.蘑菇定律:职场起步,切勿过早锋芒毕露。学会做一个“愚人”,低调做人,以不变应万变。
2.从工作中获得乐趣,不仅仅按照命令被动地工作。要想让企业成为一个对你来说有乐趣的地方,只有靠你自己努力去创造、去体验。
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
3.自信心定律:出色工作,先点亮心中的自信明灯。工作中若能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态,即使遇到自己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也会保持一种主动学习的精神,而这种内在的、自发的主动进取,往往会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每个人都有缺点,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对自身的缺点不要念念不忘,别人往往并不那么在意你的缺点。
4.青蛙法则: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不要贪图享受,安于现状,否则当你意识到环境已经使自己不得不有所行动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早已错过了行动的最佳时机,等待你的只有失败。
在自危意识中前进。在机会面前,许多人不敢贸然决定,因为他们从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而自己也开始重新衡量事业和家庭生活的价值,于是产生了职业生涯危机,这就是著名的“35岁危机论”。
人生的经历是积累的,不要以为学习充电后就无须面临社会“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以前的经历是你的宝贵财富,到这并不能让你在职场上永操胜券。千万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期待,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告诉自己“一定要快跑,不够优秀在什么时候都会被淘汰。”
5.鸟笼效应:远离让人欲罢不能的“鸟笼”(在心里先挂一只鸟笼,再不由自主地往笼子里放“小鸟儿”)。不要给老板怀疑你的机会,不要给同事议论你的可能。要学会遵循所在公司的规则。
6.鲁尼恩定律:戒骄戒躁,做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如果你的计划很远大,很难一下子完成。那么,在别人称赞你的时候,你就把现在的成功与你那远大的计划比较一下,相比将来的宏伟蓝图,你现在的成功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根本不值得夸耀。你就不会对眼前的一点儿小成就沾沾自喜了。
我们要在将来的光荣上生活,而不要在过去的冠冕上生活,否则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的。
执行就和浇花一样,如果沉不住气,只是简单地做事,不用心、不细致,不看结果,敷衍了事,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做了跟没做一样。
7.链状效应:想叹气时就微笑,离职场抱怨远一点儿。
把自己消极的情绪锁起来,永远呈现出积极阳光、精明能干的一面,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领导的器重,工作才会顺利。
抱怨就像用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泄气。谁都恐惧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也受到传染。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发牢骚的人没人缘;冷语伤人;重要的是行动。
三.人际规律
1.首因效应: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讲信用,守时间;仪表 举止得体;微笑待人,不卑不亢、言行举止讲究文明礼貌。
2.刺猬法则:与人相处,距离产生美。
3.投射效应:人心各不同,不要以己度人。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4.自我暴露定律:适当“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度。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我暴露。
人和人在情感上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吐露心声,就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从而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
自我暴露应遵循对等原则,当一个人的自我暴露与对方相当时,才能使对方产生好感。
自我暴露应循序渐进。
5.刻板效应:别让记忆中的刻板挡住你的人缘。
在评价学生的人格时首先要有大系统思维观,切忌单线条或者直线思维,要考虑事情原因和结果的多样性、复杂性,而不是“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要建立多原因、多结果论。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世界是时时刻刻在发展变化的,如果用刻舟求剑的办法处理问题,只能是落后的、要闹笑话的,最终会导致严重错误。再次要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学生,只有观察多了,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认识一个人。
克服刻板效应的关键一是要善于用“眼见之时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二是深入到群体中去,重点加强与群体中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6.换位思考定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这世上有很多争吵,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导致的。
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和应该学习的人生法则。
四.经济效应
1.工地悲剧:都是“公共”惹的祸。哈定说: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
2.泡沫经济: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3.测不准定律:越是“测不准”越有创造性。
索罗斯认为,由于市场的运作是从事实到观念,再从观念到事实,一旦投资者的观念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太大,无法得到自我纠正,市场就会处于剧烈的波动和不稳定的状态,这时市场就易出现“盛——衰”序列。
生活中有时候一个创意带来的实际成效,抵得上100个人缺乏创新的千篇一律的劳动。
4.口红效应: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的商机。
在人们心灵受伤的时候,格外需要一些低廉的非必需品来给自己疗伤,从而给商家带来商机。
5.乘数效应:一次投入,拉动一系列反应。
6.拉动效应:经济在于“拉动”。当我们到达另一座城市的时间比横穿我们所在城市的时间还要短,且所耗费成本更低时,我们自然会考虑异地投资。
五.决策学问
1.机会成本: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羊群效应:在一个集体里人们往往会盲目从众,在集体的运动中会丧失独立的判断。
收集信息并敏锐地加以判断,是让人们减少盲从行为,更多地运用自己理性思维的最好方法。
赢在自己,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保持自己的个性,时刻保持自己的创造性,自己把握自己的未来。
3.沉没成本:难以割舍已经失去的,只会失去更多。把已经无法改变的“错误”视为昨天经营人生的坏账损失和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今天,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人生才能轻装上阵,才会有新的成功、新的人生和幸福。
忘记沉没成本,向前看。对于沉没成本不需要计较太多,就好像覆水难收,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这其实也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只要坚持下去,任何事情都会有回报的。朝前看,不回头,这样才正确。
4.小数法则:小数法则的决策不理性。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视角或已知的少数例子作为衡量标准,并以此来推测和下结论,导致思维出现系统性偏见,采取并不理性的行为。因为每个人已知的领域有所不同,便会对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看法,造成决策和判断上的差别。
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不会是长久保持的状态,所以,不要因为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就抱怨自己命运不济,也许好运就会在下一秒来临;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幸运而认为自己就是幸运儿,也许周围就有可怕的陷阱。
5.消费者剩余效应:在花钱中学会省钱。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
不上“一口价”的当,省不省先“砍一下再说。”面对一口价,要么将“砍”进行到底,要么横眉冷对之。
6.前景理论:“患得患失”是一种纠结。
失去一件东西时的痛苦程度比得到同样一件东西所经历的高兴程度要大。
冒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抓住机遇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到。正因为如此,冒险才显得那么重要,冒险也才有冒险的价值。但冒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找刺激,我们应有冒险精神,但是不要盲目冒险,才能真正抓住风险中的商机,圆自己的财富之梦。
六.管理原则
1.二八法则:无所不在的二八法则。努力和报酬之间没什么关系,即使有也是微不足道的。聪明人应该看重结果,而不是一味地低头做事。仅仅凭着脑子聪明和做事努力,不见得就能取得顶尖的成就。
学会时刻关注那关键的少数,提醒自己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关键的少数上,而不是用在获利较少的多数上,泛泛地做无用功。
2.犯人船理论:制度比人治更有效。
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遵循制度的人。
3.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寻找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完美平衡点
一个优秀的团体,总能做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并知道何时需要注重公平、何时需要注重效率。
4.鲇鱼效应: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的奥秘。
在生活中适当存有压力,善于保持工作激情的人,是不会轻易被风浪击倒的,反而时刻走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
“鲇鱼”可能是位奖罚分明、雷厉风行的领导,是位表现突出、实力强劲的同事,还有可能是位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下属。这些“鲇鱼”的适当存在,都能让其他员工产生向前奋进的动力。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原地不动就意味着退步。若不想落后于他人,那就给自己找条“鲇鱼”吧,保持着适度的压力,并将压力化为动力,我们就会越走越快。
七.竞争规则
1.零和游戏定律:化敌为友,与对手双赢。竞争中你若能化敌为友,这样得到的朋友,比你先前的朋友更能帮助你。
2.马蝇效应:背负压力,你会跑更快。
适当的压力会让我们更好地发挥潜力。如果每天给自己一点儿压力,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发挥出更多的潜力。
人皆有惰性,如果没有外力的刺激或震荡,许多人都会四平八稳、舒舒服服、得过且过、无声无息地走完平庸的人生之旅,可是偏偏人生多蹇,世事难料,给人带来种种困窘,也带来种种激励。朋友反目,爱人变心,事业上不顺心,都可能成为精神动力,激发人们调动潜能,干出一番事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想成功,我们就要学会主动接受外在的激励,化压力为动力,以使我们的心智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瑰丽。
3.波特法则:有独特的定位,才会有独特的成功。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可以不求第一,但你一定要独特。
在竞争中选择一个独特的策略,并始终坚持这一方向,才能成为行业真正的、持久的赢家。
4.权变理论:随具体情景而变,依具体情况而定。
竞争世界如同一只变色龙,变化的发生有时是没有什么明显先兆的,我们往往无法预知,变化常常让我们措手不及。因此,走的每一步棋,我们都要看清形势,又要学会思考,以变应变,才能赢得精彩。
5.达维多定律:及时淘汰,不断创新。
只懂得沿着别人的路走,及时能取得一点儿进步,也不易超越别人;只有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才有可能把他人摔在你身后。
万事源于想,创新从转变思维开始。我们身上也蕴藏着创新的禀赋,但我们总是漠视自己的潜能。你的思维已经习惯了循规蹈矩,只要你愿意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多进行一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激活自己的创新因子,你周围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你创新思维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