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要懂得取舍,贴地前行,始终坚信,我们在追寻教育的这条路上一定可以如《犟龟》中的陶陶:只要上路,总会遇到庆典。
坚定向前,只说观点,不说感觉,学会提问
直至此时,其实诸多老师发言都是在说感觉,遗憾的是未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有价值的学术争鸣还未能呈现,深表遗憾!
说感觉多半是以:我觉得……我感觉……我心里……来开头的。两个人交流若都说感觉,那很容易陷入偷换概念的辩论怪圈,最后面红耳赤也无任何进益。
表达观点多半是以:我认为……(表明自己的观点)因为……(摆出论据),比如……(举出例子)这样才是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昨晚在简书上用表达观点的方法来讲述了自己一天的思索,希望可以从内打破自己重构自己的认知。
提问也是我们需要重构的能力,提问的能力是我们原生的缺失,因此在课堂上师生都缺乏提问的能力,所以在会场上主持人让老师们提问,往往就跑会偏,变成了谈感受,又或是提出的问题研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增加。如何提高呢?也许可以这样,将自己诸多疑问梳理下来,细细品味,将问题进归类~合并~比较,如此一番后,保留下来的那个问题,应该就是比较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了。
二刷何捷老师的课了,早已经忘了上次他上的什么课,可见那次他未能在我心里留下什么痕迹,然而这次他用他的课堂刷新了我的印象。
《我家是动物园》也是我相当心仪的绘本,在班上给孩子们讲过,并拓展过读写绘。我曾经是固执的坚持保留故事完整性的拥护者,因为我烦透了中国父母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提出若干问题,把好好的亲子共读变成了记忆的考查,让明明爱阅读的孩子走向阅读的背阴处。所以我无数次强调:故事、故事、故事!最重要的是故事!我曾经给老师们说过:如果你像教课文一样教绘本,很快孩子们就会像讨厌语文书一样讨厌绘本了。
不过,凡事都有别样的存在,世界也因此而美好。
何捷老师解构重组了《我家是动物园》,我想到了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那是可以解构重组的。但对于非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父母,他们在不能更好地操作的基础上,那保持故事性是第一要务。
这样的目光来回顾何捷老师今天的课,他其实在解构重组的同时也在尽力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中间那一大段都是完整地讲给孩子们的。而且在课结束后,分别邀请老师以儿童、爸爸、奶奶自居,三次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享受了三次完整的故事。何老师简直是深谙儿童阅读之道,成人往往讨厌剧透,对已知的东西感到乏味。而儿童恰恰相反,儿童喜欢反复,喜欢在重复聆听时自己能预知后续的快感。今天上课班级的孩子是如此幸福!
更值得我学习的是,在课上学生自由写作的时候,何捷老师向听课老师抛出四个问题:1.如何选择绘本?2.如何从绘本中提取语文元素?3.教学如何融入?4.从绘本出发,如何回归写作?
这就是他这节课的“道”,课的各种上法都是操作层面的“术”,可以迁移,但无法再创造,唯有“道”方能引领着听课老师们走向再创造。这是将讲座和课例有机结合,是同时在给孩子们和参培老师上课。
在孩子们又一次自由书写时,他对自己提出的四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听他的答案,感觉我和他之间太多相同的生命密码,这是属于读童书的人共有的密码。
1.如何选择绘本?何捷答:当你读过1000本绘本时,你就能充满灵感,腾的一下冒出你需要的绘本。(我的思考:我也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出生,促使我开始儿童阅读推广,我给一线老师要求比何老师低很多,我告诉他们读100本,就知道自己该给孩子们讲什么了。当然若读过上千册优秀童书,再给人推荐书,就会从扔给对方一份书单变成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像传统中医一样“一人一方”了。但有一点,我跟何捷老师持不同意见,那就是我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购买纸质书籍来阅读,尤其是孩子。因为有儿童阅读研究机构将阅读纸质书和电子方式阅读同一本书进行比较,电子方式阅读的遗忘率远远高于纸质书,理解率远远低于纸质书,由此可见,纸质书非常适合啃读即深度阅读。就绘本而言,因为它版面大小横竖都有所不同,画面质感也有所不同,若是电子阅读受限于电子产品的大小,它们的版式会变得一样,受屏幕显示效果的影响,画质也会有很大区别,这将丢掉它很多价值。而且比较世界各国以及香港图书的价格,中国大陆图书的价格真心不贵。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中国大陆购于当当大约人民币25元左右,香港诚品书店港币128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70块左右。这是我去香港时特意比较过的。)
2.如何从绘本中提取语文元素?何捷答:根据自己的需要。(我的思考:从核心素养出发,找到想学生应该学的,应该发展的。当然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学生需要什么,他人无法给你解答。)
3.教学如何融入?何捷答:分解重构。(我的思考:锤炼分解和重构的能力尤为重要,这就是“道”。若操作不当,就有陷入支离破碎分崩离析的境地。若未能得“道”,也许老老实实地把绘本故事带给孩子是更妥帖的选择,就让绘本承担它在阅读上的意义,让写作的重任落到绘本以外的其他载体上完成。)
4.从绘本出发,如何回归写作?何捷答:不要停留在绘本的美妙意境上,要回归到写作能力上。(我的思考:清晰地认识到不是一个二元的世界,绘本不是只能用于享受美妙意境,也不是只能用于学习写作。二者从来不是对立的,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用绘本来做什么端看那一段时期想培养什么能力,二者结合起来,二者都存在于我们的教室里那对于孩子们来说应该是一个比绘本意境更为美妙的意境。)
在何老师这节目标明确,梯度设计,分层要求,因材施教的课堂上亮点纷呈,也许有一些细得像游丝一样的东西可能容易被忽略。那就他非常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热闹顺畅的公开课极容易忽略的静心倾听、深度思考和积极候答。
再来回味他的这些话语:
不需要积极,不需要太快,真懂了才举手。
要冷静,好喜欢你们冷静思考的样子。
看清楚很重要!
注意听哟,这句话很重要。
大家都转过来,看着她。(要求全体学生转身注视回答问题的同学。)
我的思考:在普遍追求流畅的公开课上,不断提醒学生静心思考,增加候答时间,让学生深度思考,大赞!在对话过程,能悦纳甚至是期待学生的“异向交往语言”(即学生那些与教师不同甚至相反的语言),问题充分开放,老师自己态度开放,成就了今天精彩的课堂。绝非一个“教学机智”可以概括,就是背后的这些“道”催生了今天的课堂。
不因为只做“一节课之师”就忽略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是把每一个“一节课之生”都当成“亲生学生”来教育,此为高尚的为师之道。
张祖庆老师回答老师问题:在写作中,方言俚语,是否值得倡导?会不会导致大量的错别字?张祖庆答:第一 ,写作分为私藏写作和公开写作。本节课,定位于儿童写作素材积累为主要目标的微写作;第二,个人私藏写作,可适当鼓励大家采用鲜活的母语,让儿童充分感受母语的魔力,让孩子更喜欢写作,消解对写作的畏惧感。第三,这样的写作,不是主流,不可取代常态化的写作教学。第四,提醒学生,考试作文,面向公众(不仅仅家乡人)写作,尽量避免方言俚语。
这四个观点,让我对他路转粉了,答得特别好。我们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总喜欢对立,用二元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其实很多东西从来不是有了这个,就不要那个了,很多是并存并行的,根据自身情况,把握好度即可!
《月神》短片引发的思索飞扬:成长就是当我把帽子往反方向翻转时,我已经走向了自己的生命旅程,从今不必再模仿别人,从今我就只是我。只有这样我才能解决你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时我就从少年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
徐栋的字写得真好,男人的字就是比女人的好看!想偷偷问一句:是不是练的欧楷呢?
作后讲评课是我们平时触及较少的领域,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是否可以考虑使用互动触屏,现场勾画,当场评写,而非使用ppt跟着预设走。若是形式上在多媒体呈现佳作➕同学点评以外再增加一些如复印的同学佳作,让学生可在纸质载体上点评修改等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直在看屏幕~读佳作~梳理优点~给出评价的圈子里循环。
作文到底有没有技巧?若没有技巧,我们还教什么呢?其实在《诗的八堂课》里就有关于写作是否有技巧的争论:写作的博奕论,一派认为写作是没有技巧的,像博彩一样靠得是运气和灵感;一派认为有技巧,就像下棋一样,是有方法和技术的。
世人大多偏爱李白那样斗酒诗百篇的天才,对于像杜甫那样的苦行者却总是怜惜。然而世间李白者少,需要修改推敲者泛泛众也。普通人大多还是需要基本的方法与技巧的。
不得不承认,就是偏爱管大呀,哈哈哈哈哈。看着他,就是星星眼。感谢小伙伴的偷拍。
任何一个看起来轻松无比的人,在背后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如管建刚、如何捷,如张祖庆……
结语:犟龟陶陶慢慢龟行在路上,人家告诉他你已经错过了24世的婚礼,陶陶不回头,继续往前,贴地前行,等他终于爬到是,正好赶上了25世的婚礼。
我们如犟龟,始终坚信——只要上路一定会遇到庆典!
尾声:今天,我们四川泸州市叙永县有四个小伙伴因为参培感言质量高,获得几位大咖赠书。获奖人:西外小学张小霞,实验小学叶章容,叙永镇中心校魏明丽,叙永教师进修学校梁希。我们这不就遇上了庆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