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商业化的电影,如果非要像经典一样,派生出无数的微言大义来,无疑是解析过度。依奥卡姆剃刀原理,电影只有娱乐大众、争取票房才是终极目标。同理,虽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文艺作品,最终不能脱离人性。
一、先知与愚民
片头动画依旧是《功夫》式的风格,从浩渺天际淡入的指环既象征着驱魔人段小姐对陈玄奘无尽的爱,又寓意着爱是紧箍咒可以束缚妖王之王孙悟空心中的魔性。镜头渐渐从天空拉向地面,却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渔村。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世外桃源一样的渔村,水里突然出现了一只半鱼半兽的水妖,张开血盆大口残害村民。村民慌了,请了几个道士来捉妖。道士装神弄鬼一番后,炸死一条大鱼宣告妖怪已经抓到。不识时务的驱魔人陈玄奘告诉村民,妖怪仍在水里,炸死的不过是一条生性驯良的古氏鱼,结果差点被愤怒的群众活活打死……
对不明真相的群众来说,具备丰富驱魔知识的陈玄奘几乎是一个先知。但正如心理学家勒庞所说——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
二、慈故能勇
片中有一个小细节,当小女孩长生被水妖吞下的时候,母亲根嫂随之拿刀跳入水中,在强大的水妖面前,战栗着要水妖还出长生,结果还是被一口吞下。母爱的伟大,让观众唏嘘不已。也只有在这个情节里,我们才能体会到老子的那句名言——慈故能勇。
三、积怨成魔
陈玄奘是个心怀慈悲的驱魔人,他认为魔成为魔是因为人心被魔性所侵,所以将妖怪一刀杀掉,并不是驱魔的真正道理。真正的驱魔是要除掉妖怪心中的魔性,唤醒他的善性。基于此,陈玄奘在驱魔过程中虽屡战屡败,却九死而未悔。
水妖沙悟净,原本也是一个极善良的人。在河边救了一个孩子,却被村民误以为是人贩子打死后抛尸河中。怨恨难平,便化为半鱼半兽的水妖来报复村民。猪妖猪刚鬣呢,虽生来貌丑却对妻子无比痴情。那知媳妇嫌他丑就和一个美男通奸,并合谋用九齿耙将他打死。猪刚鬣因爱成恨,成魔后便誓要杀尽天下爱慕美男的女人。
心理学研究,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伤害,90%与过去有关。其实,佛是人他妈生的,魔也是人他妈生的。佛和魔最大的不同还是思想上的差异,若心有所恨,便积怨成魔。
四、只有在要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西游降魔篇》的故事情节倒很简单,三个大段落,分别讲降伏水妖、猪妖和猴妖,在降伏过程中,驱魔人段小姐爱上了陈玄奘,女追男的爱情,始终贯穿其中。
无奈陈玄奘是个榆木疙瘩,并把男女之爱看成是小情小爱,他的理想是为世界大爱而修行。所谓大爱便是普渡众生,拯救苦难的人类,因此他对段小姐的爱不屑一顾。段小姐呢,她的小理想却是找一个如意郎君,组织家庭,生个小宝贝,简简单单地过生活。
段小姐的表白让人动容。有深爱她的人、美满的家庭、可爱的宝宝,这大约是所有女人共同的梦想。我不知道许多男人为什么以为功成名就后更容易得到女人的心,我不知道男人在打拼的路上忽视了多少真正的感情。我唯一遗憾的是,为什么人只有在要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段小姐把象征爱情的指环戴在陈玄奘无名指上的时候,陈玄奘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恨不得把指头砸掉才甘心。当段小姐被猴妖打得灰飞烟灭,陈玄奘才发现自己深爱的女人已消逝在风中,伸手去挽留,却没有一丝丝痕迹……
五、博爱成佛
难道,难道非得把拯救人类与追求个人幸福强行对立起来?难道只有不顾一切舍弃掉个人幸福只为国家与社会贡献,才是真正高尚有信仰的人生?我们的教育,确实一向如此,扭曲人性,冷酷而呆板。
“男女之爱,也包含在所谓的大爱之内。众生之爱皆是爱,没有大小之分”。物是人非,得道之后法相庄严的陈玄奘如此感叹时,我的心底却是一片茫然。
还能说些什么呢?用陈玄奘顿悟时的偈子作为这一段的结语吧: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著,才能放下执著;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六、谁还记得当初信誓旦旦的理想
王国维云:词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有忠实之意。
词人如此,佛亦如此。
爱自己也爱他人,关注自己的幸福也奉献于社会。人生来平等、追求自由、胸怀博爱,才能成佛。
可是,当陈玄奘被猴妖孙悟空拔光头发,鲜血淋漓仍坚持双手合十时,我们的心中是否满怀悲悯?当我们戴着面具在社会中尔虞我诈、蝇营狗苟时,是否还有勇气面对坦白的灵魂?当我们屡受打击伤害,是否会积怨成魔、是否会放弃当初信誓旦旦的理想?
七、瑕不掩瑜
《西游降魔篇》唯一的缺憾之处是结尾稍嫌仓促,对妖王之王孙悟空的点化缺乏过度,和《功夫》雷同,靠来自天外的一际如来神掌一掌定乾坤,难免让观众觉得单薄。
然而,瑕不掩瑜,《西游降魔篇》仍不失为一部值得称道的影片。近几年从《金陵十三钗》到《一九四二》再到《西游降魔篇》,从感伤美好的毁灭到对灾难的反思再到对人性、对社会的思索,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商业化的大背景下,在这只有二小时的影片里,导演仍然试图表达一些更为内在,更为原始的东西。
或许,这一切,只是我解析过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