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姥爷就成了斜杠青年

姥爷,我一生最敬佩的一个人,虽然已离开我们14年,一些往日在一起的点滴日常,还会时常浮现在眼前,存留在我的记忆里。

姥爷以前是村里生产队的会计,算盘打的溜溜响,因为一些人为因素转了业。为了一家人的温饱,他挖掘了自己的好多潜能——写书法,做纸扎,看八字,能主持,通古今。如果用时下流行的词来概括的话,就是一个标准的『斜杠青年』。

小时候到姥爷家玩,老远就能听到那台有点笨重的放唱片的大箱子,传来的铿锵有力的戏曲唱段,我知道姥爷此刻正在练书法。

以前把它当做一种副业,帮人写对联、写帖子换取一些日常费用。如今发展成自己的一种爱好,在闲余时光里修心养性。

姥爷练书法的时候,特别专注。我推着铁门进来,故意制造好多噪声以期引起姥爷的注意,但他头也不抬,依旧执笔挥洒。我伏在案边,看着纸上飘着墨香的大黑字,龙飞凤舞般跃然纸上,竟有些蠢蠢欲动。

直到一张写完了,姥爷才抬起头,扶了扶老花镜,看着出神的我,问想写吗?我点点头。于是姥爷重新铺开一张纸,然后折叠几下,再次打开,姥爷握着我的手,在刚才折好的方格痕迹中,一撇一捺写了一个“人”字。

然后自己试着练开始写这个自认为太简单的字,写了几遍之后,刚才的好奇劲慢慢消退了。只觉得手酸不停使唤,字写的也是东倒西歪,与姥爷的字相差甚远。顿时感觉没意思,毛笔一扔,小溜出去玩了。

曾经一直不解,姥爷的书法已经够好的了,为何还要天天腾出时间练习呢?直到后来才明白,三天不说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姥爷之所以写的那么好,就在于平时的不断练习。

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事情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并坚持下去,想一蹴而就很难。

反思自己的种种过往,深感惭愧。曾经制定过许多计划,一个月第一本书,一周听一次微课,每天早起跑步……刚开始充满激情,坚持几天之后,惰性开始蔓延,最终不了了之。

『精力管理』的作者认为,如果想要达到真正长久的改变,最好是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以抵消主动意愿和自律的局限性——因为习惯是自发产生的,不需要消耗意志的精力。

就像姥爷每次练毛笔字,都要打开唱片机一样,给自己创建一种仪式感,慢慢的成为一种习惯。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一切都如早晚刷牙一样自觉的去执行。

回顾和姥爷相处的那段岁月,自以为自己很了解他,有时候对姥爷的一些传统观念不理解。实际上姥爷的一些处事态度以及待人方面,都值得我去学习。姥爷就像一本厚书,细细品味总会找到不平凡的亮点。

姥爷虽然只上过几年小学,但丝毫不阻爱他读书的习惯。平时经常省下不必要的花销,买他感兴趣的书籍,而且还经常能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诸如医学药材方面的书,介绍的一些功效,他经常用来治疗平时的小病小痛。夜晚在胡同乘凉时,也会把书中一些奇闻异事给邻居讲述,让闷热的夏夜不至于太过单调。

初中时候,星期天回来总要去姥爷家翻一会他的大书箱。由于学了文言文,对姥爷珍藏的大部头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常常读到吃晚饭的时候才肯罢休。

年少时的无知,对待事情常常片面对待,以为代沟可以解释一切分歧。如今重温那段时光,终究是自己思维的局限性,阻碍了自己理性的看待事情。

怀念姥爷陪伴的点点滴滴,那些日子如此的珍贵美好,可惜一切都过眼如云烟。也许,借鉴姥爷的一些优秀品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才是最好的怀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回头已不是从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发于简书,如转载请务必得到允许并注明出处,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说在最前面的话: 书法吧,它很公平,你可...
    墨语添香阅读 53,194评论 119 806
  • 1.Exif简介 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常被简称为Exif(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
    飞行的孤独员FG阅读 14,764评论 18 34
  • 上午被朋友问音乐问题,被夸会教,怎么地厉害。很少朋友会问我这些,因为我也很少对朋友大谈音乐。 但是我发现被夸而高兴...
    乐乐乐乐书阅读 858评论 0 0
  • 笑来老师讲过一个故事,印象很深刻,分享给大家,这是个有关小鼠胡须的故事。大家猜猜把一只小鼠扔进一个装满水的水桶里,...
    车美美阅读 4,509评论 0 4
  • 照着人去把它做出来 反复揣摩修改 真的是一种无法描述的乐趣 你也要来试一试吗^O^
    senyueer阅读 1,794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