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春节前补班那天,办公室同事问我想不想家,我仔细一琢磨,出门在外已经有十一个年头了,若说想家,却没有急切的心情,若说不想家,家乡却永远都在心头若即若离。
越是临近春节,过年的氛围愈发浓厚,出了地铁站往家走,路灯上都装点了红彤彤的灯笼,照得六九天气在凛冽中夹杂了一丝祥和,红色在昏黄的灯光中锐利地窜出,一路向西,淹没在门头沟的山脚下。去年10月份去了一趟日本,听说那里有不少行业都是在年中做工作盘点,当时在想,假如国内也是这样就好了,总不至于公事家事都挤在一起,分身乏术让人躁动和不安,如此看来,还是在年底的好,工作总能抵消思想的情绪,忙碌才能体现出来年味。过年,就是一年当中全家老小都在忙碌的仪式。
地铁里的福字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月13日晚上走在地铁站通道里,有一位阿姨举着手机在不停地扫着福字,这让我想起了去年过年时全家分享敬业福的场景,过年是多么愉悦的一件事情,我停下来给媳妇儿发了一条微信:赶紧收拾东西,明天早点去车站。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伴随着各种乡音和行李包裹上福字、中国结等元素,作为春运大军的一员,我登上了返乡的高铁,今年的车已经换成了“复兴号”。高铁在原野上驰骋,我想我还是喜欢中国人的文化,每位返乡的劳动者,在他们的勤劳和努力下,每个家庭都在复兴中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过年就是对所有人的褒奖。
高铁啊,你可以跑快些,我离家乡已不是很远,我离过年也不是很远,重复的节奏中,人只要变简单了,就只剩下了单纯的思念。
今年回家比较晚,到家后所有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准备停当,三十儿下午,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做年夜饭,主角便是烩菜、饺子和鱼。二十多年前甚至于更早些的时候,没有冰箱,没有大棚,没有新鲜的水产,家家都有一口窖,里面放着过冬用的大白菜和土豆,阴凉处码着一排排罐头瓶,里面装着柿子酱,阴凉处塑料袋一层裹着一层炸好或冻着的鱼,这些便是全部的原料了。
如果说面食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成就的话,那么熬烩菜可能的确是充满了个性,我看到过无数背井离乡的人将家里的面食手艺传承下来,带去远方,我听到更多的是他们其中绝大多数人说自己的烩菜永远做不出爸爸妈妈的味道,我笃定地以为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面点师的评级,却不可能存在地方菜的考试认证,都是民间高手。烩菜因为没有反季蔬菜点缀那捉襟见肘的无奈之举,却在一代又一代中得到改良,土豆和白菜永远是内里的核心,在发展中不断加入了干粉条、丸子、烧猪肉和酥肉等点缀,才到的今天的餐桌上。每年一进腊月,家里面就要开始忙活各种食材了,干粉条还好,现在机器压出来的粉条不失淀粉的口感,所需要做的便是切短些,否则会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一人之力夹不起来;丸子也还好说,菜丸子、肉丸子、豆腐丸子,想吃什么都行,只是在外观上见真招;烧猪肉要将带皮五花肉切块儿,油锅中炸油收紧肉,油脂出尽,肉味十足;酥肉与过油肉同理,面粉和鸡蛋裹在五花肉表面下锅炸,有肉的味道但却是面的口感。
作为内陆省份的小城市,前些年很难买到新鲜的水产,过年时消耗量比较大,正是多买些囤起来的好时候。汉字自古以来都喜欢取谐音,年年有余便是其中代表,年夜饭上必定少不了鱼。这些年来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鱼也不再是桌上必备菜肴,反倒是小杂粮备受人们青睐。鱼鱼儿是山西的一种特色面食,白面掺着小杂粮,既可以捏着扁形柳叶状,也可以搓成细长条,熬些卤,蒸熟了就可以伴着吃,取一个谐音,年夜饭上越来越多出现鱼鱼儿的身影,很好地解决了饺子单一主食的乏味。
烩菜好吃但难熬,水和调料的多少都很功力,小杂粮健康但不劲道,很难和出来软硬适宜的面团,这才是梦寐以求的年夜饭,这才是日思夜想金不换的家乡菜。
氤氲的热气中,饭菜上桌,却不能动筷,因为要先上供桌;锅里的饺子不能捞尽,因为要留着饺子看锅。上供桌要菜品水果齐全,又要避开4、7之数,以期送神接神之愿,安排妥当,才可以上桌吃饭。我们家在包饺子的时候,历来都有包硬币的习惯,意在吃到硬币时便能取个好彩头,谁若是第一个吃到,学生学业进步,成人财运亨通,假若家中孩子多的时候,一轮轮的比赛中,包好的饺子接连翻转了肚皮。老天最是爱捉弄人,有些硬币无论如何都吃不到,它们往往不是在看锅的饺子中,便是在供桌上,这时候大家往往会眉开眼笑——好运是全家的。
岁数大的人对于春晚往往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怀,可往往能坚持到《难忘今宵》响起的,却大多不是他们,青年人永远是守岁的生力军,他们做的事,便是对春晚进行吐槽和扒底,好事者不亦乐乎,看热闹着亦不亦乐乎。今年的春晚我们完全沉浸在了多个APP的抢红包中,听说可以清空购物车后,更是煞有介事地货比三家,一件一件的添加在购物车当中,以至于铩羽而归之际,才发现已经进入了春晚的尾声,但感觉时间仿佛还停留在刚吃完年夜饭的时候。往年这时候,迎来的正是小孩子和中年人的狂欢,小孩子们冲下楼去、跑到院中,拿出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争奇斗艳,中年人们则去点燃了垒了几天的旺火——一种极具民间特色的图腾,用炭块或蜂窝煤码成三角锥形,在顶部贴上写着“旺气冲天”的春联,寓意在于让天上的神仙能看到自己家的火光,从而带来好运。中年人们往往会在旺火边聊个几句,便各回各家收供桌,等着凌晨天亮时再摆上贡品——送走了神还得再接回来。
今年全市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也不准使用明火的旺火,11点钟之后只有寥寥几声巨响,似乎在抗议着这座小城几千年来的首条禁令,大人小孩无不在愤慨和空虚中进入卧室,寂寞是他们的,狂欢是年轻人的,但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说这是自打出生以来睡得最好的一晚,就像是所有的新年愿望都在不吵不闹的梦境中一一实现。寂寞是我,狂欢是我,我失落不能放爆竹,因为小时候每年我都会在爷爷家一亩多的院子里飞奔,无论什么样的爆竹都有足够的空间;我欣喜明天就快来临,有无数的红包在初一、初二、初三等着我。
小的时候,初一一大早起床就会拿着垫子挨个儿去磕头拜年,然后拿着压岁钱傻笑,今次或许是我此生荣耀的一次压岁钱,作为一对新人,钱虽不多,但责任很重,面对角色转变,我告诉自己: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睡前,我去阳台把灯笼打开,家家户户的红色练成网,将东西南北的情思网罗其中。
过年的环节越来越简化,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越来越少,但是今年的年味却愈发浓厚。或许心存过年,返璞归真,越简单越童真,只是抱定简单的念头,期冀着年味的一个个小符号,便不会有什么无聊和空虚,聚在一起全都是快乐。对于过年,孩子们永远是期盼烟花爆竹和压岁钱,中学生们满心欢喜于长长的假期有看不尽的电视剧,大学生们忙着各种同学聚会来释放半年来的思念,中年人们则忙碌于传承老小的各种仪式,老年人们欣慰孩子们都能回家来团聚过年,唯有青年们,伪装着不快带着骄傲与得意回来,带着不舍与满满的行囊离开,再次踏上未知的路,过年好有他们,过年不好只有他们。感情或许不会变,但是年味总会随着时间流逝在不同年代,不同年龄段不断变化,把心放空,完全沉浸于过年的欢乐,可能才是年味留存的真正意义。
那么,过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