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孙 录》
李本聪
第二十二课 字音要咬明
(2018.7.27.)
孩子,按照爷爷和你商量定下的规矩,一周里你要复习一遍背诵过的唐诗。《唐诗三百首》的第一首,是王绩的《野望》,你背过去的时候,有些字音没有咬明白,听来模模糊糊,含混不清,这不符合朗读标准。朗读,音要准,字要明,声音要洪亮。进一步才可以是抑扬顿挫,读出感情。如果连读都读不清楚,像忙着赶路一样,慌慌忙忙只顾朝前跑去,那就把朗读变成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学习目的就弄错了。读书不但是为了长知识,更是为了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内心丰盈的人,把自己铸造成器。
在这方面你是有过教训的。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阿姨带你去参加新知书城举办的唐诗背诵比赛,你获奖了,还得到一本作家签名售书的书,可评委反映说:“诗是背得多的,但就是背诵速度太快了,听不太明白。”后来爷爷教你读诗的时候,刻意训练过你,慢慢读,字字咬明,词词到位,发准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取得效果是明显的,但不是满意的。今年的六一儿童节,爷爷再次带你去新知书城参加唐诗背诵比赛,你获得了一等奖,只是第一次评委反映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于是才有了今晚这场谈话,今天这课书。
是不是你真的无法读好唐诗?不是的。爷爷指出你的背诵缺点,让你重复背诵《野望》,你却背得很好,字明音准,声音洪亮清晰。看来,孩子,是你思想认识不到位,现在指出来,希望改正。
第二十三课 每天多学一点
(2018.7.28.)
要把假期过得丰富多彩,厚重丰收,不要弄得单调苍白,更不能让你坐在电视机前不会动,这是爷爷的指导思想。如果说“假期是用来赶超的”这话正确,那爷爷的做法无疑也是正确的。看看许多家长送孩子进城,上这样培训班,那样培训班,爷爷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实际是反思对你的教育,他长舒一气,似有一种沉重落地的感觉。
早晨起来第一课,是督促你在院子里跑步,跑完二十圈后,坐下来开始晨读。爷爷念50页注音读物给你听,完了读唐诗一首,读现代诗一首——教材选用的是《汪国真诗精编》。到这里早晨的功课也还没有结束,爷爷还要继续指导你自己读一页《弟子规》,以及上面的引证故事。读不出的字,自己拼拼音,令人欣慰,读《孙元觉劝父的故事》,你一边读一边发出会心的微笑。读过后,爷爷提出几个问题考你,你能很好地回答出来。一个八岁的孩子,能达到这样理解水平,不错了。乘胜前进,那就是再读一则《论语》,爷爷带你读三遍,念一遍释义给你听,明日再来复习。最后一门功课是训话课,你弯腰鞠躬,请爷爷上课。
下午三点半,叔叔开车送你去练跆拳道。到了八月份,晚上还会送你去游泳馆学习游泳,为期是半个月,15节课。回家来还要做两页暑假作业,写日记、练字,完成这些功课,一天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可以进入梦乡去做个好梦了。功课看似安排得满满当当,你好像没有玩耍的时间了。可爷爷计算过,就是这样,你每天还有四小时左右的时间自由玩耍,去会小朋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我看啊,豆豆,这足够了,学习娱乐两不误。时间在于抓紧,人生在于抓紧。
作者:李本聪,男,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教师,副高职称。云南省特级教师。自幼患有小儿麻痹,坐轮椅上下班,担任过21年小学副校长。先后在国家、省、州、县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研文章二百余篇。出版86万字教育专著《做个爱思考的老师》。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请留下一点痕迹呗,您的点赞、留言、想法都让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