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90后静儿妈咪
2019年6月,一则“日本31岁二胎妈妈,因带孩子而崩溃,将孩子残忍杀害”的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31岁的伊藤法子是日本的公务员,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生完二胎后身体和心理都变得极为敏感,经常因为带孩子而焦虑烦躁。
每天晚上给孩子喂三次奶让她身心疲惫,就在6月21日独自在家带孩子时,因孩子哭闹不止,将出生仅三个月的女儿反复摔在地板上,导致孩子重伤昏迷,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一时间,各种舆论的谴责接踵而至,无一不是对这个“心狠手辣”的母亲表示痛恨,为什么平日里充满母爱的她突然做出令人发指的举动。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带孩子的压力造成这位母亲因崩溃而失去理智。
育儿压力
近年来,随着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父母的要求也就随之越来越高,既要保障孩子的安全,又要注意孩子的健康,还要操心孩子的教育,把全身心的力量都投入到带孩子这件事上。
从古至今的家庭传统已经对孩子的爸爸妈妈做出了明确的分工,男人主外,女人主内。主内就既包括了洗衣做饭等家务,又包含了养育孩子、教育孩子,孩子的母亲几乎是全天候、全方位为孩子服务,为整个家服务着。
韩国女星李美度因带娃崩溃狂砸游戏机走红网络,虽然她没有表示过带孩子的压力大,但从一点一滴的表现来看,无一不是在发泄自己暗藏已久的压力。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明星还是普通人,对于带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压力,看似无形的压力往往会一点一点地蚕食母亲的心理防线,最终,哪怕是孩子的哭声也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育儿压力,是指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环境、孩子,和个人情感的影响,却又无法摆脱或发泄内心的焦虑情绪产生的压力感。
育儿压力在现代家庭育儿中,主要表现在母亲身上,这种压力不仅会对母亲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波及整个家庭的情感状态。
一份南京市对育儿压力的数据调查报告显示:调查中的201名0~3岁婴幼儿母亲的育儿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身体压力处于最高水平。
育儿压力的表现
每个家庭的环境和经济情况都各不相同,但是面对孩子的压力问题,就显得格外一致。因为不论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母亲面临的育儿压力都是来自以下方面:
1.担心带不好孩子
现代家庭对孩子的重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虽然科学育儿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每个母亲的认知中,但是,当自己独立带孩子时,还是会出现“前怕狼后怕虎”的情况。
首先就是强烈的希望能够和其他宝妈相互交流,以发现自己带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对孩子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提前了解。
这种表现通常出现在头胎的母亲身上,由于第一次做母亲,对育儿没有经验,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照顾孩子,生怕自己的哪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尤其是孩子生病或者哭闹不止时,更加不知所措。
2019年4月的一天,27岁的年轻妈妈带着三个孩子跳河溺亡。事后在她的遗书中才发现,造成这起悲剧的原因竟是“害怕带不好孩子”,她在遗书中提到自己“每天都处在崩溃的边缘,连最基本的带娃都带不好”,并表示孩子是自己带来的,就由自己带走。
2.照顾孩子力不从心
现代家庭的分工,基本上母亲都是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而父亲则要在外工作,“养家糊口”,这种家庭分工,导致母亲独自一个人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在孩子身上,以至于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通常表现在体力不支,精神状态不佳。要说带孩子哪个环节最累,那么,一定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0~1岁期间,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和睡眠习惯还没有发育完善,导致每天晚上都要换尿布、喂夜奶,每天晚上甚至要起来三四次。
一旦遇到孩子身体不舒服,那么给母亲的身体造成的压力也会倍增。第二天还是要继续一天的带娃旅程,如果没有人接替的话,身体的负担会让母亲的精神随之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出现神经衰弱等精神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焦虑。
3.孩子不听话的无力感
2岁以后的孩子,基本具备了自己的喜好和情感需求,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对事物的需求有了自主的判断。
这时候对母亲的考验就是来自孩子无止境的需要,一会要这个,一会要那个。“妈妈”这两个字每天要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不下200次,不断重复的教育孩子,则成了另一种育儿压力。
这种压力通常表现为,在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母亲会感到无比为难,却又无可奈何,仅凭借对孩子的爱坚持着对孩子的耐心。
现代家庭对孩子的培养生怕起步太晚,怕不如同龄人,母亲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担心孩子的各项发育跟不上正常孩子的发育,担心孩子的学习不如其他人,从而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造成孩子会对不理解的行为产生反抗,但在母亲看来,孩子的行为就是不听话。
育儿压力的表现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出现焦虑行为,这些看似正常的行为往往就是母亲压力大的表现,是判断母亲在育儿过程是否压力过大的方法之一。
产生育儿压力的原因
1.传统育儿观念的束缚
传统观念对母亲的要求就是“相夫教子”,似乎带孩子是女人天生的责任一样。自从孩子出生,所有人都把带孩子的任务一股脑交给母亲来完成。
对于没有接受过科学育儿学习的家庭来说,对孩子的养育方式都来自上一辈的传承,母亲的育儿经验都是借鉴祖辈的经验,也几乎没有爸爸的陪伴和分担,让母亲一人独自承担了所有的事情。
这种传统观念让母亲失去了自己的空间,没有发泄情绪的机会,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隐藏在心底,最终会导致“一触即发”的情绪失控。
2.妈妈对带孩子缺乏自信
2009年《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对孩子的培养观念做了调查,66%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培养应从小抓起,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孩子的培养应从1岁左右开始。
孩子的竞争压力造成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水平和方法产生更高的预期,但在现实中,孩子的成长往往不能达到母亲的教育预期,导致母亲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怀疑自己育儿水平的压力。
母亲对孩子培养从传统的数量转换到质量上,对育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自己所掌握的育儿知识不足以支撑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因此,面对有关孩子的事情上,母亲会表现的极为不安,生怕自己带不好孩子。
3.缺乏家庭关爱
表姐经常向我抱怨,自己在家里没有地位,总是受到每个人的指责,自己带孩子稍微不如意就会换来一句“你天天在家带孩子,怎么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导致她现在一点也不想在家里待,甚至有了离婚的念头。
家庭关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的情感支撑,是一个人的动力来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关怀程度是反应一个家庭是否和谐温暖的标准。
母亲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承受了太多的孤独和负面情绪,但是由于家庭分工的不同,父亲整天为了生计奔波,回到家中已然是身心疲惫,母亲的负面情绪没有合适的宣泄口,就只能一点点累积。甚至会出现不被家人理解和尊重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母亲失去带孩子的价值感和认同感。
还要一种情况,就是隔辈教育的观念冲突,上一辈的育儿方式和现代科学育儿的理念在生活中不断地出现碰撞,双方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互不相让。母亲在争取科学育儿的主动权的过程中,产生的家庭压力也随之增加。
家庭温暖是育儿压力的灭火器,缺乏家庭关怀的母亲,面临的育儿压力也是所有因素中最大的,仅凭母亲自己是无法完全消除这种压力。
减轻育儿压力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扮演着“全天候陪伴者”的母亲对孩子影响尤为巨大,母亲因育儿压力导致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家庭和谐,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感发育、心理发育,对孩子的行为能力也会产生巨大影响。
很多家庭都会忽略母亲的育儿压力,更谈不上如何帮助母亲缓解育儿压力,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每个人都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不让育儿压力影响家庭和谐,给出以下建议:
1.平衡传统育儿观和科学育儿观
新手妈妈对带孩子的经验肯定是缺乏的,这时候,来自长辈的育儿经验就可以帮助新手妈妈更快的掌握孩子的基础养育常识。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传统育儿经验都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传承于祖辈的部分经验仍可以更高效的养育孩子。
育儿经验并不能因为年代而被区别对待,应该掌握一个原则: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更高效的育儿。在这个原则下,所有的经验都可以成为母亲在育儿路上的帮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正确的育儿观。
2.学习育儿知识,消除带孩子的恐惧
首先,在带孩子经验上的不足可以向长辈寻求帮助,不论长辈的经验丰富与否,总比母亲自己毫无经验对孩子有好处,加上通过向优质的育儿机构学习相对科学的育儿经验。
通过这两个途径可以让母亲把育儿重心从“费时间没效果”转换到“提高育儿质量”上。
其次,在育儿过程中,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自主学习育儿知识,掌握孩子每个阶段不同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能够让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更得心应手,不会出现面对问题手忙脚乱,情绪失控的情况。
最后,对于自身的情绪要做到自我了解,一旦出现负面情绪过多而产生的不良行为时,应及时自我调节,寻求家庭成员或朋友的帮助,帮助自己排解心中的负面情绪。通过交流的方式将不良情绪释放出来,还能保持自己的人际关系,减轻育儿对自己的束缚感。
3.给母亲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情感依靠,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母亲在带孩子时承受压力最大的因素,就是享受不到家庭的关怀和理解,孩子爸爸的埋怨,长辈的不理解都会加剧育儿压力。
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晶,都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不能因为家庭分工就强制性把孩子一股脑交给妈妈全权负责。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对孩子的身心发育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因此,在家庭育儿过程中,父亲应做到父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与妈妈共同养育孩子,与妈妈一起分担带孩子的压力。既能够给孩子温暖的亲子环境,又能促进夫妻感情,缓解母亲的育儿压力。
每个母亲从怀孕起,就是在经历一场随时可能付出生命的战役,生孩子更是在生死线上挣扎了一次才将一个新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
抚养孩子从来都不是母亲一个人的职责,是全家人共同的责任。给母亲多点温暖,尊重这个为延续后代付出努力的女人,请不要让她一个人战斗。
参考文献:
南京婴儿父母育儿压力、育儿参与调查及其相关性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9:25
张英琴.关注婴儿期母亲的育儿焦虑[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9):116-118
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2009-06-02)[2019-02-02]
我是90后静儿妈咪,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在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孩子教育、培养的路上一直在前进。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收藏,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或建议。
文|90后静儿妈咪
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