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 百度
亲子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本部分文献介绍:温尼科特的文献《亲子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分为上下两讲,上半部分的主题主要是如何定义婴儿,我们已经用了两篇文章《如何定义婴儿》(上)和《如何定义婴儿》(下)来讲解如何定义婴儿,大家可以参阅:本篇为《亲子关系理论》这篇文献的下半讲,下半部分的讲解围绕两个主题:一、母性养育的作用。二、母亲的适应性变化。最后文献给出了一个总结。文献的下半部分首先从母性养育的角度继续谈早期的亲子关系。在婴儿还未发展成为完整的人之前,小婴儿和妈妈是一个联合单元,婴儿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妈妈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妈妈(对于婴儿来说),他们不分你我,这段时期就是心理意义上的绝对依赖期。这个时期婴儿对母性养育是绝对依赖的,而母亲通常依靠原始认同的直觉功能就能够知道婴儿需要什么,并能绝对适应地为婴儿提供抱持。所以,抱持(Holding)是这个时期母性养育中极其重要的概念,母亲抱持婴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婴儿早期的心身时空整合的质量,并影响之后的发展。然而,决定抱持能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母亲内在能否发生适应性变化。
《亲子关系理论》之三:母性养育
主讲:魏晨曦
指导:赵丞智
整理:蒙琳徽
1 母性养育的作用
温尼科特认为“抱持”(holding)这个主题其实包含在弗洛伊德的一段叙述中,即“……考虑到婴儿——前提是要包括这个婴儿从它母亲那里所得到的照顾和养育——的确几乎实现了这种心理系统”。虽然弗洛伊德并没有明确指出母亲的照顾和养育具体的时期,但温尼科特所提到并重视的是在一开始婴儿-母亲关系的实际状态,那时婴儿还没有从母性养育中分离出自体,婴儿对母性养育存在着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绝对依赖。在这个时期,抱持可以代表了整个母性养育的特征。
温尼科特又说,“抱持尤其要包括对婴儿的身体抱持,这是一种爱的形式。这很可能是母亲在这个时期能够向婴儿表达她的爱的唯一方式。有些女人有能力抱持一个婴儿,有些女人则没有这个能力;后者很快就会给婴儿带来一种不安全感,会让婴儿不断地伤心哭泣。”
温尼科特还说,“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母亲具备了提供足够好养育的能力,承认担负养育任务是她们的本质天性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她们自己的尊重,这会使母亲把养育工作做的更好。还有些母亲不具备提供足够好养育的能力,而仅仅靠教学指导并不能让她们把养育婴儿的工作做的足够好。”
(一)绝对依赖期的抱持
1、环境供应
婴儿在绝对依赖期(6个月之前),身体和心理都无法和母亲分开,如果分开,婴儿是活不下来的。温尼科特说“根本就不存在单独一个婴儿这回事儿”,实际上只要有婴儿,身边肯定需要一个妈妈。正是因为婴儿此时还没有从母性养育中分开,自体还没有浮现出来,所以,此时的婴儿需要母亲——就相当于环境——来给他提供供应。
这个时期,提供环境供应要符合如下几个要求:
首先,要满足婴儿的生理需求,这时婴儿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是分不开的。婴儿在这个过程里,所经历的体验都会成为他发展和整合的材料。生理需求的满足是为了要活下来,为了活下来,婴儿必须要无情地索取环境供应,婴儿这个时候还无法体谅母亲,无法体谅别人做不做得到,体谅母亲是婴儿后来才能发展出来的能力(担忧的能力)。这时的婴儿就是完全地依赖和索取,他时常会哭闹和呼喊,需要母亲及时地给予奶水、温暖、拥抱。而母亲要提供的供应首先要适应这个时期婴儿的特点。
此外,母亲提供的供养必须具有一种可靠性,这里指的不是环境供应在机械性操作上的可靠性,而尤其指的是母亲在某种程度上共情性觉察和理解婴儿的可靠性。母亲凭借自己对婴儿的原始认同,她能够持续地识别出婴儿的需求,并提供及时而有效的供养和照顾,渐渐地这就让婴儿感觉到:原来这个世界还不错,我完全能控制这个世界,这个生命值得一活。这就是一种有灵魂的活着和有价值的存在,婴儿的这种存在感是以母亲提供供应的可靠性为基础的。
所以,环境的供应和共情性觉察的可靠性是抱持的前提。
2、抱持的特点:
母性抱持(holding)是早期婴儿养育重中之重的技巧,下面我们谈谈早期抱持的一些特征,以便于大家准确理解这个重要概念。
a、托身护体,免遭侵害;
绝对依赖期的抱持,尤其在4个月之前,一定是母亲用身体现实地抱托住婴儿,给婴儿切实的身体被抱托住的感受,同时保护婴儿免于生理性侵害。抱托婴儿的身体就有被抱住和托住的心理体验,小时候没被妈妈抱够的婴儿,由于缺乏这种抱托性体验,长大之后往往出现“皮肤饥渴”的表现,或者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b、重视体感,照顾无知;
母亲对婴儿身体的抱持就能照顾到婴儿皮肤的触感性,体温感受,听觉敏感性,视觉敏感性,以及身体被托住的感受等需求。很重要的是,这些避免了让婴儿产生一种无尽的坠落感。头几个月的新生儿相当于把子宫里的状态,挪到了子宫外面。如果不抱持住婴儿,他会感觉到太空旷、太遥远、无依无靠、马上要散掉了。从子宫里面出来后,如果新生儿没有被及时和足够的抱托住,婴儿就会有一种无止境的坠落感和散落感,只有母亲的怀抱可以终止这种坠落感和散落感。如果母亲要暂时的离开,襁褓可以替代母亲的怀抱,所以婴儿一定要被襁褓包裹住,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而最重要的抱持是母亲的双臂和怀抱的抱托,母亲的双臂形成了一个圆形,这个圆能从下往上兜住婴儿不坠落,也如同母亲的肚子和子宫那样包裹和兜住婴儿一样。而且这个圆形可以方便母亲能及时地觉察和感知婴儿的动静和信息,让母亲有空间去控制、调谐、有弹性地和婴儿沟通。这个母亲的双臂形成的圆就是成年人人际边界最早的雏形。
c、夜以继日,个性定制;
母亲的抱持在空间上形成了灵活的圆环,在时间上则是日夜相继的持续存在,这种时间节律、空间范围、抱持方式又都是适应和专属于那个唯一的婴儿的。所以,没有一模一样的婴儿,那是因为婴儿从一出生开始,对环境的要求就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需要母亲的适应。
d、慢条斯理,随时跟进;
由于婴儿的需求在更长的发展时间线上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抱持也是逐渐变化着的,其原则同样是适应那个独特婴儿的独特的变化需求,这时母亲的敏感性和觉察性就非常重要了。
3、抱持是一种对婴儿的必要保护:
抱持可以使婴儿免于遭受以下五种原始性极端痛苦,如果母亲抱持婴儿不够,婴儿将会遭受到以下五种原始性极端痛苦的感受,这是人类生命早期的创伤性体验,此时期的这种创伤性体验用“强烈焦虑”这个术语已经不足以表达其痛苦程度了,所以温尼科特后来选择了一个术语“原始性极端痛苦”(primitive extreme agony),专门指这个时期婴儿的这种创伤性痛苦体验。这个时期的创伤体验是不能以移情的方式呈现在日后的精神分析情景中的,只能以精神病性防御表现出来。下面我详细说一下这些原始性极端痛苦:
a、返回到未整合状态(防御:瓦解):
最初婴儿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单元),此时期的婴儿需要在被环境的照顾过程中进行整合,走向一个完整的单元。这种整合包括时间、空间、各种身体感觉进行心-身联结,所有这些一定要在婴儿与母亲的关联中完成。一旦母亲养育失败而使母婴关联断裂,婴儿就会体验到从刚开始整合又掉回到未整合状态的极端痛苦,而且婴儿为了应对这种没有能力整合的痛苦,他们就会主动瓦解,以此防御,待在那个未整合状态里面要比承受极端痛苦要好得多。
平行到治疗中遇到这种情况时,治疗师就需要给病人以保证,肯定其整合的需求和倾向,并让病人相信在治疗师这里可以得到母亲无法提供的环境和帮助。
b、无休止的坠落(防御:自我抱持):
假如婴儿得不到母亲双臂和怀抱的环绕性抱持,他们会体验到无止尽向下坠落的痛苦,这时就会体验到没有位置、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感受。婴儿自己的防御办法是进行自我抱持,自我抚慰,比如婴儿长时间地啃手,蜷缩,抱成团,过度的自体性欲的行为,幼儿过早变得懂事,像小大人一样,过度牺牲自己,成年后变得假性独立等等。日后他们若是进入精神分析治疗情景,这些方式行为背后可能是病理性自我抱持的动力学,治疗师需要帮助病人解除这种病理性自我抱持,承认和接纳病人对依赖的需求。
c、心-身整合丧失(防御:去个性化):
人类的身体出生之后,面临着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还需要在精神上再出生一次,并让精神(灵魂)安住在身体这个躯壳当中。最开始人类婴儿是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的,如果养育环境太过空旷,或不够稳定连续,或充满复杂干扰的因素,婴儿将无法把感受到的精神体验与身体感受联接起来,这就会体验到心-身整合被打断的极端痛苦。一些躯体形式障碍的病人,有可能是在这个过程出了问题。他们的精神似乎远离了躯体,活在一种幻想里,也不能统辖身体的感受和功能,以至于不断出现许多躯体化症状来重复感受这种未被整合好的躯体和精神痛苦。治疗师需要帮助他们建立心-身之间的联结。
d、真实感丧失(防御:原始自恋):
假如环境抱持不能成功地让婴儿体验到真实的身体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甚至体验不到真实的无所不能(这是靠母亲近乎绝对的适应而实现的),那么婴儿就会遭受丧失真实感的极端痛苦,只能用原始自恋来维持着一种不切实际的主观性幻想生活,与客观现实遥远和脱离。这类人的存在感、现实感都非常的脆弱,感受到一种与自己和世界脱离的极大痛苦。
e、客体关联能力丧失(防御:自闭状态):
当婴儿自发性关联姿态总也得不到环境母亲的响应时,比如婴儿饿的时候会发出自发性关联到乳头的需求姿态,但母亲的乳房怎么也不出现,或者出现一下就很快就消失了,那么婴儿渐渐地就会变得退缩和绝望,失去了与客体关联的能力,只能自己跟自己关联,长期会处于本我关联的状态而丧失自我关联的愿望。例如,有些成年人在做爱的时候,只能与自己的身体发生关系,全部的兴趣、注意力和需求只能集中在自己的身体机能兴奋的状态中,他们不是跟一个人在发生关联,这种做爱其实就与他自慰身体没什么区别,甚至这类人的内心中都没有任何客体能让他进行性幻想。
(二)满意母性养育具有建设强大自我和一级预防的作用
1、“本能生命”与“本我力量”:
温尼科特认为,婴儿的本能生命(比如吃、睡、排泄、性)直接就活在母性养育环境中,在自我组织形成之前根本就不存在“本我”这个结构,只存在本能生命或本我力量。所谓自我组织就是婴儿在母亲的管理和养育下,借助母亲的辅助性自我功能,来帮助婴儿的自我浮现并得到加强。也就是说:
婴儿依赖抱持直接发展出自我组织来掌控本我力量。
有能力抱持的母亲可以促进婴儿自我功能的发展。
没有抱持能力的母亲则会扭曲婴儿自我功能的发展。
2、母性养育重要意义就在于对精神疾病的一级预防:
温尼科特认为,母性养育成功的结果是在婴儿内部建立起了生命存在的连续性,这就是自我力量(ego-strength)的基础;反之,母性养育失败的结果是这种连续性被婴儿应对失败养育后果的过度反应所打断,因而必然造成自我虚弱(ego-weakening)。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打断就会照成湮灭,这样的打断显然与精神病性质和强度的痛苦有关。极端情况下,婴儿基本上只能活在对侵入作反应,又从这些反应中恢复过来的交替连续状态中,但是,这与存在的连续性,即温尼科特所构想的自我力量是截然不同的。
显然,顺利的母性养育最大的意义在于对日后患精神疾病的一级预防。
临床上的观察发现,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移情呈现了环境失败带来的个体内在影响,包括自我扭曲和对原始焦虑的防御;而不能呈现在移情中的就是环境及其失败本身,这部分情节发生在婴儿期,病人还无法对其产生认知,所以需要治疗师帮助病人重构和补全。
(三)母性养育的一个细节——分离
1、融合的结束
a、“一旦从婴儿的角度看母亲与婴儿发生了分离,那么值得注意的是母亲也会在态度上开始产生变化”。温尼科特的这个表述意味着是婴儿主动开始结束融合状态,发出了分离的信号,这不仅被母亲识别出来了,而且母亲也允许这样,然后母亲会适应性地与婴儿分离,因为这个结束不一定渐进平缓的发生。
b、中国产妇的“坐月子”习俗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允许母亲绝对适应婴儿的绝对依赖——母婴二者绝对融合的状态,这个时期母亲越能“魔术般”的理解婴儿的需要越好。
c、当大约6个月时,母婴融合逐渐开始结束了,婴儿与母亲分离的需求便产生了分离焦虑,此时母亲的理解和应对可以促进或干扰婴儿的成熟过程。有需求就会有焦虑,婴儿有分离的需求就会出现分离的焦虑。值得注意的是,满足需求的前提是先要耐受住焦虑,然后等待并采用适当的办法得到满足;假如一个人虚弱的自我无法掌控焦虑的时候,一个办法就是会利用佛学式的“无欲无求”来压抑自己的需求,或干脆变得退缩或禁欲。
d、那么母亲是怎么理解婴儿这种分离焦虑的呢?
分离焦虑是婴儿需要继续与母亲融合吗?还是需要被抱持并帮助实现分离的信号?
当婴儿与环境发生分离成为婴儿的一个需求时,婴儿必须首先有能力向环境发出一种分离的信号,通常这个分离信号是一种焦虑情绪,可能表现为哭叫、扭头、乱踢乱打或更加粘人,而适应的母亲这时会留出一个空间,让自己跟随着婴儿分离信号的引导去理解婴儿要干什么。如果母亲无法留出这个空间来容纳婴儿发出的信号焦虑,那么这样的母亲就会快速做些什么来消除婴儿的信号焦虑,比如迅速给婴儿喂奶想安抚婴儿,这就无意识地维持了婴儿的融合状态,让婴儿没有机会练习发出焦虑信号的能力,也就没有给客体关系的发展留出余地,这反而是一个创伤。
2、客体关系发展的空间
a、婴儿若能向环境给出一种需求分离的焦虑信号,那么也就意味着不再需要母亲的魔术性的理解了,意味着母亲可以稍微迟缓一下对婴儿的理解和响应,这就留出了客体关系发展的空间。
b、平行在治疗移情中的体现:若病人不给出线索,分析师应该不知道答案,这时分析师作解释就是多余和无用的。
以下表格说明了,人格水平越高的分析师,越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能力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分析师人格中夸大性自恋的部分越少,也就越能关注、理解和适应病人的需要,不论其年资高低,他都能够等待病人发出信号而不会提前做出解释;人格结构水平低的分析师,若他们不注重自我成长,那么其越多掌握理论和越多临床经验反倒是越危险,他们能根据经验和理论知识做出聪明且正确的解释,但这不是病人所需要的,因为这种解释不是来自病人自己的,而治疗师没有能力等待病人发出信号。
c、那些不能给出空间的母亲
下图可见,婴儿和母亲乳房的关系就是客体关系的雏形,即使在早期融合阶段,从心理意义上讲,它们中间也总有一道缝隙,它们的连接不是完全的对接,也总是存在着一点点错位,其动力学意义就是给客体关系的发展留出了空间。
而没有能力留出空间的母亲有两种:一种是生养了多个孩子后,养育技巧熟练了,总能很容易就把养育孩子的事情快速地做对,不需要等待孩子发出信号;另一种是只生了一个孩子,但是无法容忍焦虑的母亲,总是提前包办孩子的一切,包括包办孩子的思想。这样的母亲会造成两种情况:
(a)婴儿的自发姿态、哭泣、抗议都消失了。
(b)婴儿变得要么永远与母亲融合,要么完全抗拒母亲的一切。
d、留有空间和余地的母亲会在两种理解之间游走
(a)基于自己的共情能力理解婴儿的需求——魔术般的理解。
(b)根据婴儿或幼儿所表明的事情转而去理解他们的需求——跟随信号引导的理解
母亲在这两种理解之间的转换,是对孩子的一种适应,因为孩子实际上也是在与母亲的融合状态(需要共情)和与母亲的分离状态(需要跟随)之间摇摆不定的,多数母亲都能令人满意的达到这种适应。这个细节可以平行到与边缘性案例的精神分析治疗中,治疗师在提供稳定的环境设置的基础上,也作为一个客体在调谐自己去适应病人。
(四)足够好养育的特征
1、一切顺利时不被察觉的养育
a、母亲在对婴儿魔术般共情与后知后觉的跟随之间摆动
b、母亲要有坏,坏的养育不超过好的养育就行
c、成功的在婴儿内部建立起存在的连续性
婴儿会在融合和分离之间摇摆,因而需要母亲适应性的在魔术般的共情和后知后觉的跟随之间摆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婴儿就不会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养育都为他做了什么,他只需要去体验这个过程。当然,足够好的养育就意味着过程中有好也有坏,而母亲总是心里装着婴儿,并让坏的成分不会超过好的成分。这样,婴儿经常有好的体验,并能用好体验去包容坏体验,渐渐就建立起了内部的存在的连续性,并以此为基础增强自我力量。
2、创伤是察觉到环境失败的结果——过度反应
温尼科特认为,当母性养育进展顺利时,其实婴儿根本无从知道什么东西被恰当提供了,什么东西又被及时阻止了。所以满意的母性养育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另一方面,只有当母性养育进行的不顺利时,婴儿才会有所觉察和过度反应,婴儿其实不是对母性养育失败过程的觉察,而是对失败结果的觉察,无论那些失败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其实都会被婴儿体验为一种无法应对的侵入(impingement)。也就是说,婴儿开始知道对一些侵入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是过度的,这是一种创伤性反应。
a、对侵入作过度反应,这是一种防御。
b、反应性防御打断了存在的连续性,造成自我虚弱(情感动荡)
母性养育的失败,或者说抱持的失败,比如保暖不够让冷风吹到了婴儿,或者喂奶不及时让婴儿饿急了,这些失败的结果会打断婴儿连续性存在的过程,让婴儿不能“安静的做自己”,而必须作出反应,来应对侵入。反复地打断就迫使婴儿在作出反应-恢复-再次反应状态中交替重复,结果就会造成自我虚弱。极端情况下,抱持的失败会让婴儿遭受到原始极端痛苦,缺乏自我力量的婴儿可能难以耐受焦虑和等待,情绪变得不稳定,时空感比较紊乱,体验不到心身关联,等等。
2 母亲的内在变化——定向适应性
上文我们讨论了许多母性养育的作用和足够好养育的特征,强调了抱持环境需要身体接触、稳定、适应、有调谐的空间,而这一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从精神分析的临床工作和实际的婴儿观察经验来看,它们都是婴儿的需要。大部分相对健康的人是在这样的早年环境中长大的,因为他们的母亲们从这些需要出发提供了适应性的养育。那么平凡的母亲们是如何准确识别出婴儿的需要的呢?作为精神分析师又能从母亲身上学到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母亲那些值得关注的内在变化。
(一)定向适应性
准备要宝宝的女性和刚刚怀孕的妈妈在身体上会有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就是她们的子宫准备好了对宝宝进行身体性保持。温尼科特认为,用“母性本能”这个词还不足以描述这些变化,因为这么说似乎只强调了这些变化的生理性方面。于是,他用“定向适应性”(orientation)的变化来形容这类女性在生理变化基础上,同时发生在精神状态上的变化。正因如此,这些变化也可以被女性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所扭曲,这就需要我们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变化。
孕早期的女性会被周围人鼓励,也会被自己的身体鼓励,去对她们自己体内的种种变化感兴趣,还会“将她的自体感(sense of self)的一部分转移到正在她身体里发育的宝宝身上”。温尼科特说:“怀孕已成事实是一种非常值得描述的情形,而同时孕妇需要构想出一套小理论对此进行解释,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这样的小理论时常能决定母亲怎么去应对自身变化。比如对于早孕反应——最近异样的恶心想吐,吃东西没胃口,却又对酸的食物有食欲,莫名的困倦和疲劳等,有的女性的小理论是“我最近在备孕,是不是成功怀孕了?我终于要有宝宝了吧?我得去检查检查”;还有的女性的小理论则可能是“我可能是没睡好才觉得累”,“我是不是感冒了?又犯肠胃炎了?我得赶紧吃抗生素、消炎药”。这些母亲的小理论跟母亲的自我印象、自信心、自体感都有很大关系。
精神分析师做着类似的事。
弗洛伊德曾经描述过分析师要处于一种自愿投注的状态(voluntary state of attentiveness)。温尼科特进一步提出,当病人在移情中经历早期依赖阶段的体验时,分析师从病人的需要出发,也在经历着类似于母亲的定向适应性变化,会设身处地的为病人去考虑,但与母亲不同的是:
一方面,分析师允许病人在移情中退行到早期依赖阶段。
另一方面,分析师对自己为响应病人而发展出的敏感性保持觉察性和警觉性。
(二)定向适应性变化的目的是母亲向婴儿认同
前面提到,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可以扭曲定向适应性的变化,极端的表现就是产后精神疾病。例如产后抑郁的母亲就很难定向于自己的宝宝,她们的小理论可能是“我不行,我养不了孩子,孩子在我这里是活不下来的,我也需要照顾”,她们的定向性不在宝宝身上,而在自己内部的婴儿化需要上,生孩子恰恰唤起了她们的这部分未被满足好的需要。
健康情况下,母亲定向于婴儿的过程是一个向婴儿认同的过程,通过这种原始认同,母亲就能强烈的感应到婴儿的需要,进而才能几乎准确的满足婴儿的需要。
母亲通过原始认同婴儿而了解了婴儿的需要,这包括:
母亲想要这个孩子(构想自己的小理论)
母亲带孩子时变得敏感孩子气(认同并定向于婴儿的需要)
母亲愿意抱住孩子(适应的第一步就是身体抱持住婴儿)
扭曲的是,母亲自己真成了孩子(母亲的自我扭曲令自己的需要凌驾于婴儿的需要之上)
健康的母亲可以开始定向适应性,也会在分娩后持续向婴儿认同一段时间,而当婴儿需要分离时,她同样可以放弃认同婴儿,结束这种定向适应性。母亲的这种结束能力靠的是母亲的坚定和果敢,其背后的动力学意义是母亲对自己的攻击性的接纳,以及对自己的爱恨两价性情感的整合。
总的来说,大部分母亲都能做到足够准确地理解婴儿的需要,她们还愿意提供婴儿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母性养育的本质。
3 总 结
结合上、下两部分的文献讨论,《亲子关系理论》一文主要论述了以下问题:
本文是对婴儿期的研究,文中首先重新定义了“婴儿”,将关注点放在了语言出现之前的早期养育阶段。
婴儿期的特点是依赖,需要环境的供应和抱持。
婴儿期的研究包括:
a、足够好的母性养育让婴儿在内部建立起存在的连续性。在存在的连续性基础上,婴儿弱小的自我得到了母性养育的自我支持(ego support),变得强大起来,遗传潜质逐渐发展为完整的统一体。
b、母性养育的失败这一结果,导致婴儿被侵入并作出过度反应,打断了连续性存在,婴儿自我的软弱无力显现出来,进而体验到原始极端痛苦并扭曲了自我发展。
健康状态下,母亲(包括父亲)的定向适应性令她能原始认同自己的婴儿,并准备好适应婴儿依赖的需求;这种定向适应性可以被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所扭曲。
温尼科特转变了精神分析的范式,将工作扩展至边缘性精神病人的治疗领域。通过将早年养育环境的失败纳入考虑,他不仅关注移情中呈现的环境失败所带来的个体内在影响,也关注到不能呈现在移情中的环境及其失败本身,补全了成熟过程的全貌。
版权归曼陀海斯心理所有
转载请联系:service@mthsx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