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钢笔画练习20「老屋拾忆」青阳丁桥中学

1973年 丁桥公社 老街车站及饭店

自1974年离开丁桥中学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虽然记忆仅是一些零碎的片段,但依然是开心快乐而令人回味。

1973年 丁桥公社 丁家桥公路入口

七十年代的丁桥中学,坐落在丁家桥老街往西去一点,走青铜公路,到那一片密集的冬青树林边上,那块是集中热闹的供销社和邮电所。再拐弯向北,就能远远地看到丁桥中学气宇轩昂的大门头,矗立在略有起伏的坡地上。

1973年 丁桥公社 供销社邮局门口

1973年 丁桥中学 南面透视

1973年 丁桥中学 大门头

这是一条通往狮山、天屏和明塘方向去的大路,现在就叫朱丁路。路的东边是丁桥中学和粮站毗邻,西边为丁桥小学、公社礼堂、办公室及卫生院。路是在顺着丁桥中学西围墙边的老路基础上进行了取直、拓宽和改造,当时的道路宽度和片石砂土路面,也算是档次较好的等级公路。

1973年 丁桥中学及周边道路 平面图

校园地形平整,南低北高,呈长方形,几何尺寸大致是南北深约70米、东西宽约40米;三面教室一面墙,门楼对着坡下方。总体看校园布局规整方正、坐北朝南、四平八稳,很有风水味道。

1973年 丁桥中学 教室平面图

主教室在正中,单排外廊,两边为普通教室,中间三开间是老师教学办公、备课休息的房间;教室格局基本上一样,普通教室中间为一开间。校园建筑都是一层小瓦屋面,外廊是砖砌方柱,地面都是黏土加灰渣的土质型,只有在外檐口滴水下,用砖头或少量的规则石料做成的防水台阶。

1973年 丁桥中学 正门口两棵树
1973年 丁桥中学 教务处 校课铃

记忆中东边食堂地势比教室要矮两个台阶,门窗外面就是附近农家的菜地,也好像记得有围墙分开,旁边还有一口水井。餐厅很小,进门右手边就是装着开水的大铁桶,大多数同学都是打了饭菜,端到自己的教室和外面来吃。还有许多同学都是从家里带来的饭菜,送食堂或用开水加热,特别是泡锅巴的香味比现在方便面强上几十倍。

1973年丁桥中学 初一教室
丁桥中学 食堂入口

西边对外侧门,通往大路,是去公社和卫生院方向的出口。当年修建的路基已经形成,大部分人流和那时只有少量的汽车都走新路。老路实际上就是学校师生去公厕和球场的主要通道。校园内的操场,除集会和课间操以外,体育课还得到后面篮球场。

1973年 丁桥中学 南大门


1973年 丁桥中学 全景

这些校园建筑大致轮廓的记忆中,都是零碎片段的模糊印象。这是第一次尝试用记忆性钢笔画方式,亦可信以为真的校园图片,合成自以为是的链接成果。虽然自己就读只有一年时间,但永远是心中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70年代初 丁家桥印象

七星河畔边画边看,老屋拾忆徽意空间。随性漫笔分享在看,恣意墨迹收藏点赞。

20221112整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