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财务自由之路》

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成长才是永恒的刚需

为了成长,你必须选择。

选择的判断标准有一个就足够了:我选择的事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

世界变好的一个表现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不要让自己的估值过分超过自己的实际价值所有的欺骗都不长久,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这样来

看,桥水的达里奥给出的建议实在很睿智。

铁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1.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的“成长”。

2.创业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创业。

3.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终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

割,终生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

三个大坑: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思考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你有没有掉到那三个坑的某一个里?

2.你觉得怎样花费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

3.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论据、论点、素材可提供给我?

4.在这一周里,每天都要回顾一下自己当日的注意力开销,相信我,

你会有因此产生巨大感悟……记录下来,发给我们好不好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 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选的。

所以,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答案明确而又唯一:放在“成长”上。

如果你想多走一步,可以试着罗列下面的内容(这个不算作业):

1.回顾一下你关注的事都是什么?罗列出来,判断一下,那些东西与

你有关吗?与你的成长有关吗?

2.回顾一下上周你关注的事情都是什么?罗列出来?判断一下,那些

东西与你有关吗?与你的成长有关吗?

3.回顾一下上个月……我知道你自己根本就想不起来了罢?

话说,这世上有个很简单却又长期成功的商业模式:把海量的廉价甚至免费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高价卖掉。

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终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割,终生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放在一切可以有积累效应的技能上,然后给予充分的学习、思考和磨炼。有些技能在初期不会显现 出特别像一个“技能”的模样,但是随看积累的加深,它对你能力提升曲线的影响会变为指数式。复利效应的公式是(1+r) ^n ,其中1是你的起点,r代表每天的进步。它可以很小,但是你要保证,它一定得是正的。


其次,要放在自己的真爱上。把注意力不求回报地放到真爱身上,这是真正幸福的关键。放到他们身上之后,关注什么?一样

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成长。 

1.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2.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3.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4.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5.关于读书,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应用读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

1.在生活中找几个小领域试试"放弃全视角",体验几天?比如,关掉微信朋友圈(或者只看几个朋友的朋友圈);把手机上的微博停用若干天;把手机完全静音若干天;不出门独处若干天;不看大家都看的电视剧、节目或者赛事若干天……

2.你是不是一盲在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你在哪方面被拖累很惨?

3.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强却又其实并不得志的人. . . 想想看,那是因为他们在哪方面过分追求安全感导致的?

4.你有几个百分之百值得倍赖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完全不用考虑了 ?(相当于说,在那方面放弃了全视角,自己盲

区也无所谓)

5.如果你的另一半极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做才能让他或她与你共同升级?

多数人是这样的:

时时刻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

没有办法长期集中观察,不能长期深入思考,注意力始终放在周围发生的每件事上。这样的人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他们甚至不知道自

对于我们人来说,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期深入思考,最终则可能导致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冒险本身并不是追求成功的好方式,获取财富的诀窍之一就是不冒险 。

1.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2.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又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那些放弃了部分安全感的人,有更多的深入长期的思考,他们怎么可能没办法补全主动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呢?他们当然有办法:他们不孤立的行动,他们选择与他人合作……或者称之为有效社交。

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1.你曾经做出过的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那么重要?

2.你做出过的最大的、而自己却最终并没有因此获益的预测是什么?

为什么它是最大的,又,为什么你并没有因此获益?

3.过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里,你也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

金钱",可为什么你实际上并没有重视这个道理?哪儿出了问题?

4.每天花三十分钟时间,预测一下明天、下一周可能发生的事情;有

哪些是你能想到了但你身边大多数人估计想不到的?(也许你会失

望,你想不到符合后一个标准的东西……没关系,别有压力,那是因

为你过去从来没做过这事儿造成的。)

5.评估一下你身边的人,准是预测能力最强的?再想想为什么你过去

并没有与他建立深入的关系?为什么你很少与他有深入的讨论?

在知识积累这方面,我确实做到了 "活在未来"

因为许多年来,我确实一直在用知识赚钱,讲课,写书,投资,创业,都是靠知识的,且靠不断习得、不断改进、不断积累才能产生意义的知识。

我们所说的“活在未来”,本质上来看,只能是“思维上的活在未来”。你看,甚至不需要预测,只需要认真对待那些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若是经过思考认为它们是正确的,那么就要笃信,并且按照那些道理践行自己的生活,那么,终究有一天那些道理就好像是"显灵"了一样,明确无误地证明给你看,“你就是做到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别人在困在当下的时候,你活在未来”。

最终,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有更多的财富。

道理很简单啊:

所谓的投资,无非就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一个简单的技巧,如果能帮你纠正以前错误的观念,可能就足以改变你人生轨迹。比如,把"失败"改成"暂时不成功",把"讨厌"改成"还没喜欢上"。这些小技巧、小方法貌似不起眼,但如果你能利用它把脑子里那些阻碍你成长的概念屏蔽掉,无疑能够大大増加你遇见贵人的可能性。

1.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2.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3.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

4.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5.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6.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7.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8.求助的时候不宜仅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报;

9.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是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10.很多时候,人们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来,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此人很难获得所谓的“贵人相助”;

11.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

12.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1.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

自己的时间。2.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

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才会大一些。

“差不多”是最好的自我麻痹。

写作这件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体力活,只要你不断地写,就会越写越好。

不论是生活,还是写作,我都会时不时拿出已经掌握的概念,看看是

否还能用在其他领域。 很多时候,一个领域的问题可能需要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解决。

跨界成本越大,越有可能获得极大的利润。

所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不应该太局限。我个人就经常会寻找一些貌似无关的领域去学习 ,因为我知道这些领域的知识一旦用上了,能够

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跨界”,是这几年才流行开来的词汇。事实上,所有的跨界者最终

都会不由自主地深谙此中道理:

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

找到一个能磨炼自己某项技能的,能让自己迅速进入“主动的

全神贯注状态”的,乃至于“干脆停不下来”的兴趣,非常重要,甚

至干脆是生命之中绝对“不可或缺”的内容。

关于反思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记录

当年我写《把时间当作朋友》,其实也是用这种“万能钥匙”:

遇到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别人盯着问题看,我却能想明白应该去别的地方找钥匙

总盯着钱的人,通常赚不到钱。

真正赚到钱的人,通常都会把注意力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我相信这一点,也是这么做的,我也相信通过我“固执地”不谈钱,能够让大家知道这其实才是对赚钱最有帮助的。

解决英语听力问题:只要说得出,就能听得懂。

你平时涉及的领域越多,在每个领域了解得越深,你就更有可能找到

更多且更优质的钥匙。

相从平庸走向卓越,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维竞争”。

践行现在学到的理念时,需要你放弃一部分过去已有的安全感,将注

意力集中到现在的方法中。

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套操作系统,大部分人是从来不升级系统,一部分

人是被动升级,只有一小部分人会主动升级。

所以想要不放弃,首先就不要给自己“痛苦”的暗示。

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我磨炼出一个策略: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

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比如说,以我目前的情况,用写文章


这里有一条简单朴实的判断标准: 能否清晰说出“行动依据”。


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深入思考到你的结论已经和绝大多数人不一

样——要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才行。这样的时候,你做出来的事

情,别人会吓到,他们觉得你在冒险,你却知道实际上是怎么回事

儿。

,所谓的教育,“耳闻目染”很可能比书本来的更直接、更有

效。

我教书的这“一辈子”确实有很多的体会。


先做自己的老板,而后通过日积月累的成长,逐步积累,最终获得

“成为别人的老板”的资格……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

暖,

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

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的那些人。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所谓的当老板,其实就是有资格批量、合理 地购买他人时间,而后以适当的价格 把那些时间的价值再卖出去

不能给自己带的人提供真正成长机会的人,实际上没资格当老板。

想办法与对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长。只跟家庭和睦的人做朋友

想办法与对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长

那些时不时就因为“感觉自己的价值被低估”而郁闷的人,其实应该

动用元认知能力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过被高估的

时候呢?” —— 事实上,答案几乎是肯定的,肯定有过,还不止一

次…… 若是能想到这里,就没有什么可难过可郁闷

可冲动的了,因为已经弄明白了:时不时被高估,时不时被低估,这

才是常态,价格和价值恰好重合是极小概率事件。

再说,被高估的时候,默默接受,被低估的时候跳脚大闹,这也不是

这也不是

一个头脑正常的人该做的事情,对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鼓励大家去学习概率统计,因为它是帮助我们克服这种情绪波动的有效工具。

“得到”和“失去”同样会引发人们的情感波动,但后者的浮动明显大于前者

你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 —— 这是必然。

有玻璃顶的,无法突破的玻璃顶 —— 当然,绝大多数人还谈不上被

那个玻璃顶压着,因为他们甚至抬头根本看不见那

个玻璃顶,因为他们所身处的地势太低。

不断成长的人,终将遇到那个玻璃顶,直至“不得不”、“必须”、

“必然”要冲破那个玻璃顶,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努

力,事实上都是为了那一刻在做准备。

打工 —— 因为在那里能学到更多的有价值的经验(有些人选择无论

如何也要 “去大城市” 工作生活,背后其实也是

一样的道理)。虽然,从事实来看,大公司的薪资待遇有的时候并不

能保证更高。在明星企业里,竞争更为激烈这个事

实本身就可能是很大的优势,人就是这样,不参与竞争就会自然而然

地倾向于安逸,就会自然而然地停滞不前 —— 越

是年轻越是如此。

先做自己的老板,而后通过日积月累的成长,逐步积累,最终获得

“成为别人的老板”的资格……

要获得财富自由的你,必须学会写作。

演讲与写作,都是比私下交流更为高效更具价值的有效沟通方式。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这个概念教给别人。

没有执行的想法只不过是幻觉。

“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没有什么比这个更

重要的了。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

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多次再版、多次重印、每次印数更多的书籍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