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成长才是永恒的刚需
为了成长,你必须选择。
选择的判断标准有一个就足够了:我选择的事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
世界变好的一个表现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不要让自己的估值过分超过自己的实际价值所有的欺骗都不长久,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这样来
看,桥水的达里奥给出的建议实在很睿智。
铁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1.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的“成长”。
2.创业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创业。
3.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终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
割,终生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
三个大坑: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思考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你有没有掉到那三个坑的某一个里?
2.你觉得怎样花费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
3.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论据、论点、素材可提供给我?
4.在这一周里,每天都要回顾一下自己当日的注意力开销,相信我,
你会有因此产生巨大感悟……记录下来,发给我们好不好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 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选的。
所以,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答案明确而又唯一:放在“成长”上。
如果你想多走一步,可以试着罗列下面的内容(这个不算作业):
1.回顾一下你关注的事都是什么?罗列出来,判断一下,那些东西与
你有关吗?与你的成长有关吗?
2.回顾一下上周你关注的事情都是什么?罗列出来?判断一下,那些
东西与你有关吗?与你的成长有关吗?
3.回顾一下上个月……我知道你自己根本就想不起来了罢?
话说,这世上有个很简单却又长期成功的商业模式:把海量的廉价甚至免费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高价卖掉。
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终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割,终生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放在一切可以有积累效应的技能上,然后给予充分的学习、思考和磨炼。有些技能在初期不会显现 出特别像一个“技能”的模样,但是随看积累的加深,它对你能力提升曲线的影响会变为指数式。复利效应的公式是(1+r) ^n ,其中1是你的起点,r代表每天的进步。它可以很小,但是你要保证,它一定得是正的。
其次,要放在自己的真爱上。把注意力不求回报地放到真爱身上,这是真正幸福的关键。放到他们身上之后,关注什么?一样
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成长。
1.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2.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3.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4.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5.关于读书,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应用读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
1.在生活中找几个小领域试试"放弃全视角",体验几天?比如,关掉微信朋友圈(或者只看几个朋友的朋友圈);把手机上的微博停用若干天;把手机完全静音若干天;不出门独处若干天;不看大家都看的电视剧、节目或者赛事若干天……
2.你是不是一盲在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你在哪方面被拖累很惨?
3.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强却又其实并不得志的人. . . 想想看,那是因为他们在哪方面过分追求安全感导致的?
4.你有几个百分之百值得倍赖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完全不用考虑了 ?(相当于说,在那方面放弃了全视角,自己盲
区也无所谓)
5.如果你的另一半极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做才能让他或她与你共同升级?
多数人是这样的:
时时刻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
没有办法长期集中观察,不能长期深入思考,注意力始终放在周围发生的每件事上。这样的人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他们甚至不知道自
对于我们人来说,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期深入思考,最终则可能导致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冒险本身并不是追求成功的好方式,获取财富的诀窍之一就是不冒险 。
1.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2.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又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那些放弃了部分安全感的人,有更多的深入长期的思考,他们怎么可能没办法补全主动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呢?他们当然有办法:他们不孤立的行动,他们选择与他人合作……或者称之为有效社交。
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1.你曾经做出过的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那么重要?
2.你做出过的最大的、而自己却最终并没有因此获益的预测是什么?
为什么它是最大的,又,为什么你并没有因此获益?
3.过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里,你也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
金钱",可为什么你实际上并没有重视这个道理?哪儿出了问题?
4.每天花三十分钟时间,预测一下明天、下一周可能发生的事情;有
哪些是你能想到了但你身边大多数人估计想不到的?(也许你会失
望,你想不到符合后一个标准的东西……没关系,别有压力,那是因
为你过去从来没做过这事儿造成的。)
5.评估一下你身边的人,准是预测能力最强的?再想想为什么你过去
并没有与他建立深入的关系?为什么你很少与他有深入的讨论?
在知识积累这方面,我确实做到了 "活在未来"
因为许多年来,我确实一直在用知识赚钱,讲课,写书,投资,创业,都是靠知识的,且靠不断习得、不断改进、不断积累才能产生意义的知识。
我们所说的“活在未来”,本质上来看,只能是“思维上的活在未来”。你看,甚至不需要预测,只需要认真对待那些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若是经过思考认为它们是正确的,那么就要笃信,并且按照那些道理践行自己的生活,那么,终究有一天那些道理就好像是"显灵"了一样,明确无误地证明给你看,“你就是做到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别人在困在当下的时候,你活在未来”。
最终,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有更多的财富。
道理很简单啊:
所谓的投资,无非就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一个简单的技巧,如果能帮你纠正以前错误的观念,可能就足以改变你人生轨迹。比如,把"失败"改成"暂时不成功",把"讨厌"改成"还没喜欢上"。这些小技巧、小方法貌似不起眼,但如果你能利用它把脑子里那些阻碍你成长的概念屏蔽掉,无疑能够大大増加你遇见贵人的可能性。
1.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2.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3.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
4.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5.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6.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7.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8.求助的时候不宜仅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报;
9.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是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10.很多时候,人们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来,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此人很难获得所谓的“贵人相助”;
11.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
12.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1.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
自己的时间。2.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
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才会大一些。
“差不多”是最好的自我麻痹。
写作这件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体力活,只要你不断地写,就会越写越好。
不论是生活,还是写作,我都会时不时拿出已经掌握的概念,看看是
否还能用在其他领域。 很多时候,一个领域的问题可能需要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解决。
跨界成本越大,越有可能获得极大的利润。
所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不应该太局限。我个人就经常会寻找一些貌似无关的领域去学习 ,因为我知道这些领域的知识一旦用上了,能够
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跨界”,是这几年才流行开来的词汇。事实上,所有的跨界者最终
都会不由自主地深谙此中道理:
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
找到一个能磨炼自己某项技能的,能让自己迅速进入“主动的
全神贯注状态”的,乃至于“干脆停不下来”的兴趣,非常重要,甚
至干脆是生命之中绝对“不可或缺”的内容。
关于反思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记录
当年我写《把时间当作朋友》,其实也是用这种“万能钥匙”:
遇到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别人盯着问题看,我却能想明白应该去别的地方找钥匙
总盯着钱的人,通常赚不到钱。
真正赚到钱的人,通常都会把注意力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我相信这一点,也是这么做的,我也相信通过我“固执地”不谈钱,能够让大家知道这其实才是对赚钱最有帮助的。
解决英语听力问题:只要说得出,就能听得懂。
你平时涉及的领域越多,在每个领域了解得越深,你就更有可能找到
更多且更优质的钥匙。
相从平庸走向卓越,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维竞争”。
践行现在学到的理念时,需要你放弃一部分过去已有的安全感,将注
意力集中到现在的方法中。
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套操作系统,大部分人是从来不升级系统,一部分
人是被动升级,只有一小部分人会主动升级。
所以想要不放弃,首先就不要给自己“痛苦”的暗示。
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我磨炼出一个策略: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
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比如说,以我目前的情况,用写文章
这里有一条简单朴实的判断标准:
能否清晰说出“行动依据”。
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深入思考到你的结论已经和绝大多数人不一
样——要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才行。这样的时候,你做出来的事
情,别人会吓到,他们觉得你在冒险,你却知道实际上是怎么回事
儿。
,所谓的教育,“耳闻目染”很可能比书本来的更直接、更有
效。
我教书的这“一辈子”确实有很多的体会。
先做自己的老板,而后通过日积月累的成长,逐步积累,最终获得
“成为别人的老板”的资格……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
暖,
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
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的那些人。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所谓的当老板,其实就是有资格批量、合理 地购买他人时间,而后以适当的价格 把那些时间的价值再卖出去
不能给自己带的人提供真正成长机会的人,实际上没资格当老板。
想办法与对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长。只跟家庭和睦的人做朋友
想办法与对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长
那些时不时就因为“感觉自己的价值被低估”而郁闷的人,其实应该
动用元认知能力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过被高估的
时候呢?” —— 事实上,答案几乎是肯定的,肯定有过,还不止一
次…… 若是能想到这里,就没有什么可难过可郁闷
可冲动的了,因为已经弄明白了:时不时被高估,时不时被低估,这
才是常态,价格和价值恰好重合是极小概率事件。
再说,被高估的时候,默默接受,被低估的时候跳脚大闹,这也不是
这也不是
一个头脑正常的人该做的事情,对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鼓励大家去学习概率统计,因为它是帮助我们克服这种情绪波动的有效工具。
“得到”和“失去”同样会引发人们的情感波动,但后者的浮动明显大于前者
你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 —— 这是必然。
有玻璃顶的,无法突破的玻璃顶 —— 当然,绝大多数人还谈不上被
那个玻璃顶压着,因为他们甚至抬头根本看不见那
个玻璃顶,因为他们所身处的地势太低。
不断成长的人,终将遇到那个玻璃顶,直至“不得不”、“必须”、
“必然”要冲破那个玻璃顶,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努
力,事实上都是为了那一刻在做准备。
打工 —— 因为在那里能学到更多的有价值的经验(有些人选择无论
如何也要 “去大城市” 工作生活,背后其实也是
一样的道理)。虽然,从事实来看,大公司的薪资待遇有的时候并不
能保证更高。在明星企业里,竞争更为激烈这个事
实本身就可能是很大的优势,人就是这样,不参与竞争就会自然而然
地倾向于安逸,就会自然而然地停滞不前 —— 越
是年轻越是如此。
先做自己的老板,而后通过日积月累的成长,逐步积累,最终获得
“成为别人的老板”的资格……
要获得财富自由的你,必须学会写作。
演讲与写作,都是比私下交流更为高效更具价值的有效沟通方式。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这个概念教给别人。
没有执行的想法只不过是幻觉。
“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没有什么比这个更
重要的了。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
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多次再版、多次重印、每次印数更多的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