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清人高鼎有《村居》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一季,各种鲜蔬陆续上市,旧时没有暖棚,寒冬腊月难见绿色,多以豆腐代替。一旦开春,作为替代品的豆腐自然无人问津了。
风筝发明之后,获得了许多称号,如“纸鸦”、“纸鸱”,“纸鸢”、“风鸢”、“纸鹞”、“鹞子”等等。在风筝诸多的名称中,“纸鸢”是最为多见的。“风筝”一词,大约出现于唐代。初指“占风铎”,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占风铎》载“岐王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占风铎简称“风铎”,挂于竹林,也悬挂于殿塔檐角,白居易《游悟真寺》“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风铎因响声颇似击筝之声,又是因风而鸣的,故又称“风筝”。李白《登瓦官阁》“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李商隐《燕台》“云屏不动掩孤们额,西楼一夜风筝急。”都是指风铎。
明代陈沂在《询当录·风筝》中说“五代李邺放纸鸢,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呼风筝。”按此记载,用“风筝”这一名称取代“纸鸢”当归功于李邺,而取“风筝”之名是因为它能发出像筝一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