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法》这一章的标题是-为什么没有阅读时间,小标题是-如何养成每月阅读20本书的习惯,(小标题)非常契合书中的内容。
首先对书中的内容作一个框架上的解构,行文是我们通常碰到的总分总思路。
总起部分就说了一个东西:要想有阅读时间,要想每个月阅读20本书,就得让读书成为人生节奏或生活节奏,就像做事一样,要有节奏伴随在其中,这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理念。书中的这部分让想到了庖丁和他的解牛,他的解牛之法,就蕴含了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用手中的刀就把牛分解了,牛的身体和组织仿佛是在的刀的劝说下暂时的分离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杀牛解牛本身是庖丁的工作,而这份工作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靠这个活着,年年月月的解牛,牛的皮肤纹路,肌肉纤维,经络血管,骨骼髓液关节,牛的局部乃至全貌已经像刻板一样刻在了庖的脑海里。这是他工作的节奏,也是他生活的节奏。阅读同样如此,什么时候我们将阅读弄得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那就不会说没有阅读时间了。换个说法就是什么时候我们把阅读变成一个习惯,如臂使之,我们就会有、也能有大把时间去阅读了。
为了让风一般的男子或是女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作者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此处应该有掌声):
第一,每天同一时间读书。框定读书时间,固定读书时间段和情景,让大脑形成一种“误会”和错觉(哇,这小伙子真勤奋)。作者在文中提到日本很多中小学都设置“晨读10钟的活动”,培养读书习惯,意义重大。除了固定时间外,阅读的地点、场景、情景也很重要。温柔的日出,暖暖的咖啡,开窗的对外都是阅读的好伙伴。
第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要学会挑书和选书。我觉得这个可以大书特书另花一篇文章来写。本书作者将书分为三类:不必读的书,不可快速阅读的书和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其认为选书时要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不要多选不可快速阅读的书,不可快读的书和可快读的书比例是1:9,这是一个原则,并且认为故事性强不要选,因为它不可快读。不仅如此,还提倡同时读多本书。
第三,今天读的书要和昨天的不一样。包中有书,但只看了开头或干脆没有读过。有点像发了万千誓言背英语词典,永远在abandon半径周围绕不开,腻歪不说,而且没有效果。作者就认为,应该增大阅读密度,明明10天可以读完的书就应该10天或更少的时间完成阅读,不要拖到一个月,与其拖拉10天,不如火力全开,集中时间,集中注意力,读完整本书(有点像毕其功于一役)。拉低阅读密度,不容易让人抓住书中内容的全貌。通俗讲,阅读效果不好。(这是分的部分)
本章最后的部分,还是回归到了习惯,作者分享了三个小建议,不要在夜晚读书,因为难以形成习惯;利用闹钟保证读书时间;床上阅读。我对第一个建议保留意见,但第一个建议和第三个让我想到了人体节律这个概念,每个人一天中都有工作和学习的峰值高峰和低谷,我们可以尝试找到,加以利用。对于第二个建议我总结为要善于利用工具,用工具保证读书时间,像现在的番茄钟APP和其他的一些小程序就是我们在阅读时可以利用的工具。砍树先磨斧,就是这个道理。
一口气写完,发现之前整理的思路完全没用上,也没谁了。看来写文章不能拖。
给自己的承诺,保证一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