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om Class

Random 类作为JAVA中用于产生的随机数 ,new Random(10) :10是种子数。
注意:Random 的一个特点是:相同种子数的Random对象,对应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字是完全相同的.

验证代码:

       Random r1 = new Random(10);
 
        Random r2 = new Random(10);
 
        for(int i = 0;i < 4;i++){
 
                 System.out.println(r1.nextInt(5));
        }
        System.out.println("++++++++++++++++++++++");
        for(int i = 0;i < 4;i++){
 
                 System.out.println(r2.nextInt(5));
        }

结果:r1 产生的随机数
3
0
3
0
++++++++++++++++++++++
3 r2产生的随机数
0
3
0

分析: 虽说是随机数发生器,但是还是按照某种算法一步一步执行下去的,种子数一定算法一样那么同一时刻的产生的数值当然该一样.

示例代码:


Random r = new Random();

Random r1 = new Random(10);

再次强调:种子数只是随机算法的起源数字,和生成的随机数字的区间无关。

Random类使用示例

使用Random类,一般是生成指定区间的随机数字,下面就一一介绍如何生成对应区间的随机数字。以下生成随机数的代码均使用以下Random对象r进行生成:

Random r = new Random();

a、生成[0,1.0)区间的小数

double d1 = r.nextDouble();

直接使用nextDouble方法获得。

b、生成[0,5.0)区间的小数

double d2 = r.nextDouble() * 5;

因为nextDouble方法生成的数字区间是[0,1.0),将该区间扩大5倍即是要求的区间。

同理,生成[0,d)区间的随机小数,d为任意正的小数,则只需要将nextDouble方法的返回值乘以d即可。

c、生成[1,2.5)区间的小数

       double d3 = r.nextDouble() * 1.5 + 1;

生成[1,2.5)区间的随机小数,则只需要首先生成[0,1.5)区间的随机数字,然后将生成的随机数区间加1即可。

同理,生成任意非从0开始的小数区间[d1,d2)范围的随机数字(其中d1不等于0),则只需要首先生成[0,d2-d1)区间的随机数字,然后将生成的随机数字区间加上d1即可。

d、生成任意整数

int n1 = r.nextInt();

直接使用nextInt方法即可。

e、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int n2 = r.nextInt(10);

n2 = Math.abs(r.nextInt() % 10);

以上两行代码均可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第一种实现使用Random类中的nextInt(int n)方法直接实现。

第二种实现中,首先调用nextInt()方法生成一个任意的int数字,该数字和10取余以后生成的数字区间为(-10,10),然后再对该区间求绝对值,则得到的区间就是[0,10)了。

同理,生成任意[0,n)区间的随机整数,都可以使用如下代码:

int n2 = r.nextInt(n);

n2 = Math.abs(r.nextInt() % n);

f、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int n3 = r.nextInt(11);

n3 = Math.abs(r.nextInt() % 11);

相对于整数区间,[0,10]区间和[0,11)区间等价,所以即生成[0,11)区间的整数。

g、生成[-3,15)区间的整数

int n4 = r.nextInt(18) - 3;

n4 = Math.abs(r.nextInt() % 18) - 3;

生成非从0开始区间的随机整数,可以参看上面非从0开始的小数区间实现原理的说明。

h、几率实现

按照一定的几率实现程序逻辑也是随机处理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如何使用随机数字实现几率的逻辑。

在前面的方法介绍中,nextInt(int n)方法中生成的数字是均匀的,也就是说该区间内部的每个数字生成的几率是相同的。那么如果生成一个[0,100)区间的随机整数,则每个数字生成的几率应该是相同的,而且由于该区间中总计有100个整数,所以每个数字的几率都是1%。按照这个理论,可以实现程序中的几率问题。

示例:随机生成一个整数,该整数以55%的几率生成1,以40%的几率生成2,以5%的几率生成3。实现的代码如下:

int n5 = r.nextInt(100);

int m; //结果数字

if(n5 < 55){ //55个数字的区间,55%的几率

m = 1;

}else if(n5 < 95){//[55,95),40个数字的区间,40%的几率

m = 2;

}else{

m = 3;

}

因为每个数字的几率都是1%,则任意55个数字的区间的几率就是55%,为了代码方便书写,这里使用[0,55)区间的所有整数,后续的原理一样。

当然,这里的代码可以简化,因为几率都是5%的倍数,所以只要以5%为基础来控制几率即可,下面是简化的代码实现:

         int n6 = r.nextInt(20);

              int m1;

              if(n6 < 11){

                       m1 = 1;

              }else if(n6 < 19){

                       m1= 2;

              }else{

                       m1 = 3;

              }
 在程序内部,几率的逻辑就可以按照上面的说明进行实现。

4、其它问题

a、相同种子数Random对象问题

前面介绍过,相同种子数的Random对象,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字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是测试的代码:

                        Random r1 = new Random(10);

                        Random r2 = new Random(10);

                        for(int i = 0;i < 2;i++){

                                 System.out.println(r1.nextInt());

                                 System.out.println(r2.nextInt());

                        }

在该代码中,对象r1和r2使用的种子数都是10,则这两个对象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想避免出现随机数字相同的情况,则需要注意,无论项目中需要生成多少个随机数字,都只使用一个Random对象即可。

b、关于Math类中的random方法

其实在Math类中也有一个random方法,该random方法的工作是生成一个[0,1.0)区间的随机小数。

通过阅读Math类的源代码可以发现,Math类中的random方法就是直接调用Random类中的nextDouble方法实现的。

只是random方法的调用比较简单,所以很多程序员都习惯使用Math类的random方法来生成随机数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方法1 (数据类型)(最小值+Math.random()*(最大值-最小值+1)) 例: (int)(1+Math...
    GB_speak阅读 41,354评论 2 6
  • Random类 (java.util) Random类中实现的随机算法是伪随机,也就是有规则的随机。在进行随机时,...
    望月成三人阅读 3,142评论 0 0
  • 内容主要参考http://www.cnblogs.com/Fskjb/archive/2009/08/29/155...
    锅与盆阅读 12,447评论 1 4
  •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是指一个人读书读得多了,身上会自带一股书卷之气,因为古时候的书本内容集中体现一个礼字,读书多了,...
    可比克克阅读 2,910评论 0 1
  • 终于又一次骑上我的破自行车,在这个把脸冻得由黑变红的下午,以两秒钟一圈的龟速漫无目的地在马路上游荡。 这...
    亲爱的天丽阅读 2,6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