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引擎谱写临汾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全国、山西省及临汾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临汾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在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全市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前列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筑牢政治忠诚,把准组织工作“定盘星”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临汾市委组织部紧扣这一要求,将政治忠诚融入干部教育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深悟透中校准行动坐标。例如,在落实“六个最讲”要求中,临汾以“严细深实优”为标准,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确保选人用人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三关并重”,切实将“两个维护”转化为服务大局的实践效能。
二、锻造硬核队伍,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
山西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全链条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临汾市以此为导向,深化干部工作“一规划三计划”,构建“选育管用”闭环体系。一方面,聚焦“沿黄、沿汾、沿太岳”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选拔熟悉经济、生态、文旅等领域的专业化干部,为县域经济壮大和开发区升级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三年行动,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推动干部在项目攻坚、安全维稳等一线历练成长。例如,在打击非法采矿、森林防火等安全工作中,干部队伍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责任,彰显了“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作风”。
三、深化改革创新,构建人才发展“强磁场”
面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临汾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一方面,瞄准“新质生产力”培育目标,围绕装备制造智能化、农业科技化、文旅融合数字化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另一方面,依托“林长制”“百场带千村”等创新模式,引导人才向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等基层一线流动。例如,在服务古贤水库、集大原高铁等重点工程中,林业系统通过“林长+”协作机制,高效完成涉林用地审批,体现了人才与项目的精准匹配。
四、服务发展大局,书写党建引领“新答卷”
组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上。临汾市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以“冬季行动”“六大专项”等为抓手,推动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经济工作落地见效。同时,通过党建引领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回家”服务品牌,将“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助力建设中部旅游热点门户。这种“党建+”模式,既强化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又实现了组织工作与中心任务的同频共振。
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为临汾提供了“路线图”,而临汾的实践则为新时代组织工作注入了“临汾智慧”。站在“三个努力成为”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临汾市正以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汾篇章提供不竭动力。未来,唯有持续深化“严细深实优”作风,方能以组织工作之“进”护航全局发展之“稳”,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