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促季又来了,买买买后又后悔,本是想着通过购物奖励自己,让购物产生快乐,然而,却让自己有很大压力。马上告诉你几招,不必忍着想买不买,也不必担心买后想剁手,就是这么简单几步:
① 断舍离清库存
今天中午朋友蕊朋友圈晒出199-187购买洗护用品的订单,整个朋友圈都不淡定了,纷纷前往购物网站,狂加购物车,恨不得把整个网站包了。然而,订购商品送到家时候却发现,没地方放,家里有同类物品了,囤的货够用到2018年的。
在预防冲动购物之前,还是该先将家里的物品用断舍离法重新清点一番,丢弃不需要、不心动的物品,按照物品分类进行梳理,以便添置真正需要和能让自己更心情大好的物品。
蕊重新收拾了房间,用断舍离的方法将同类别的物品全部拿出来堆放在一起,然后挨个筛选是否心动,让她吃惊的是,她在此次大促之前囤了大量的日用品、护肤品,这让她的家显得很局促。于是蕊做了重大决定,把所有不心动、不需要的物品全部丢弃或者转让。
丢弃后她说最大的感觉就犹如住在五星级酒店,看什么都顺眼,用什么都顺手,一切尽在掌握,感觉棒极了!
② 列清单
用5-10分钟回想下家中的物品,确认“待买”商品和“可买不可买”商品,如果此刻内心也应该清晰地规划出“坚决不买的商品”,那你一定很累,买的时候也有很强烈的负罪感,所以只需要想好“要买的”和“可买可不买的”就行了。
通过回忆和梳理物品清单,“要买的”商品很快就凸显出来。列清单的时候不需要事无巨细,只是帮助自己按照物品分类梳理一下罢了,能够快速得出该买什么的结论。
“可买可不买”的商品,一般是自己已有但不是心动物品了,希望能够有一件更心动的替代它。那么在购物中,发现它可能需要非常多的精力,建议还是看缘分吧,购物时间黑洞非常可怕,时间管理研究理论认为,你原本的想法单纯而目的单一,最终却拉着一根绳子,拉出一头大象来。
③ 提高出镜率
如果钟爱某一物品但真心不便宜,纠结要不要买的时候,那么既然是钟爱的,尤其是爱了很久的,就赶紧买了吧。但要想有效降低购买后悔症,尽一切可能提高它的出镜率。
比如我花了998买了一个儿童辅食机,想想6个月到1岁的孩子能吃多少饭,买这么贵的我是傻吗?但我为了让自己少后悔,每天都用辅食机蒸熟、打泥,孩子吃的营养丰富,现在快两岁了不挑食爱吃饭,和辅食机保存食物的营养不流失,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有很大关系。
蕊之前买了一个瘦脸仪,小2000块,一周用两三次,我们都能看到她瘦脸的效果。而我扔在柜子里的洁面仪,一个月都不想用一次,真的是浪费啊。
④ 分享你的购物神技
很多时候我们购物是为了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而分享购物神技给朋友,也能带来同样的体验,甚至更佳。
买东西获得了对它的占有感,而在从各个角度分析一件物品是否值得买时,对它充分的了解与剖析,仿佛这件物品已经在你掌中,特别美好。
所以,如果你擅长购买日用品,就跟大家分享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省钱攻略,哪里有优质实惠的推荐给大家。如果你擅长美容护肤,就针对朋友的皮肤特点推荐更适合她的商品,你不知道她得多感谢你!
因为,我们都很懒,我们都懒得去选要买什么。
⑤ 哪来的“将来有可能会用”
剁手党囤货的关键词常常是“将来有可能会用”,可是你囤的那些出镜率高吗?是一周用了一次,还是一个月都没有让它出现过?
囤货的唯一判断标准就是,这东西我想天天用,日日用夜夜用
让我不得不囤的标准就是,今天不买明天价格翻一番
如果都没有,那还是别囤了。用囤货凑单的时间,读本书、写点文章,长期积累下来,你获得的价值足够让你想买啥就买啥。
有人说读书没用,确实读书和写作都不赚钱,出书的话卖出去一本才赚2-3块钱,但是读书和写作获得的信息、资源、渠道都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姑娘们,不需要做节俭女王,对购物的兴趣过分缺失甚至反感,折射出的很可能是一种被称为抑郁的情绪低落。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喜欢购物是天性,对这种天性的过分自律或压抑没什么好处。因为适当的购物没坏处,这个世界最终需要女人的色彩来点缀。但是,购物时要迅速,不要扎在促销网站时间太久,买完赶紧抽身去学习,去丰富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让未来的你不后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