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张是一所985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还没毕业就开始在上海的一家大型国企实习,年薪20万。在很多人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文科类专业,刚毕业上班第一年就有这样的待遇,甩了很多人好几条街。但是小张并不满足,小张的学校在北京,他还是依旧喜欢北京的大环境,但是一般的企业又看不上,多次抱怨没有户口怎么能在北京生活下去,曾经被一所高校录取,有户口但是没有编制又觉得其实想走的是仕途,没有编制仕途的路行不通,所以在正式毕业前还在找工作,有次跟我说:小秋,我忽然发现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曾经在所有人的眼中有魄力、坚定并且有能力的小N忽然变成了抱怨加班、对生活产生负面情绪的陌生的熟悉人。
2.小白一直以来生活的风风火火,但是对未来,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规划,别人考公务员她也考,别人去学校应聘她也是,最重要的实习机会也去了一所和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企业实习,最后企业并没有留下她,在离毕业还有两个月的日子里,签了老家的一所专科院校,称:北京不是一般人能生活的下去的,要回家过清闲的小日子去了。但是刚刚签约北京的一所中学要录用她,就开始打破了所有的一切规划,甚至想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策略毁约重新签。
3.小林毕业刚刚一年,一直有一个传媒梦,研究生毕业以后被一所全国顶尖的传媒公司录取,同时也通过了公务员的录用。小林想去传媒公司,觉得就算是二十七八了,起码还有梦想。但是,小林的家人、导师、同学都建议她去做公务员的工作,各种大道理汹涌而来。小林本来不是个有主见的姑娘,最终听从了家人的意见做了朝九晚五的公务员,不是不快乐,但是工作也没什么激情,也常常因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难过。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即将死去,还会不会过着现在的生活。
假如即将死去,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像喜欢的男孩子表白,告诉他是多么的喜欢他。但是,我并不建议你和他在一起,在你人生仅剩的几个月里全部用来谈情说爱或者被拒绝迟迟在失恋的痛苦中走不出来。
假如即将死去,我想我们应该去做我们所有想做的事情。我想要成为一名咖啡师,那我就会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习煮咖啡;我想要学习一门乐器,那我会再用学完煮咖啡以后的晚上的时间去学习乐器;我想要去旅行,那我会马上规划形成,买机票,买漂亮的衣服,迅速前往那个一直期待的地方。
假如即将死去,在仅剩下的时间里,我会去做所有在身体允许范围内一直想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去做的事情,去潜水,去骑马,去跳伞。
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拥有生活的潜力的时候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为什么要给我们的人生设置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喜欢一样东西,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放弃,那么我们过着的到底是别人的生活还是自己的生活呢?
假如,我即将死去,不会再想过现在的生活;
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