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人口红利》

人口是经济中的一个长期变量,也是一个基础变量,对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本书主要就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人口主要是总量和结构。结构指的是人口中劳动人口占比。劳动人口的总量大,决定了适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改革开放后,中国就是抓住了劳动力人口巨大的人口红利,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步工业化。

而随着中国劳动力人口逐渐老去,老龄化社会来到,中国人未富先老。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劳动力人口已经开始下降,社会抚养比上升,未来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结合中国现在的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正处在重工业化完成期、信息化起飞期和AI的萌芽期,未来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动力。我国人口数量巨大,虽然增量不在,但存量庞大,并且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在上升,巨量的人口基数将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在尖端产业,劳动生产率极高,人口的质量胜过了数量。同时,AI时代的到来,将极大提高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口的关键将是提供顶尖的科技人才。这些都将有利于我国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老龄化问题最有代表意义和借鉴意义的就是日本。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公司,可是最后却陷入了高收入陷阱,最终经历了失落的二十年,一直到现在都是不温不火。人口也进入了老龄社会。分析日本的问题,可以看到,日本在最近二十年没有再出现什么伟大的全球性公司,反而曾经的电子巨头逐渐衰弱。日本错过了整个互联网时代,除了软银投资了不少科技公司。日本的失落,似乎并不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而是产业升级方向的路径错误、政治上被美国压制、经济金融政策不当。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人口政策没有必然联系。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采取的必要政策,否则中国极易陷入马尔萨斯陷阱,无法完成工业化。在未来,在中国成功工业化后,计划生育政策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未来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会因为生育政策的调整而解决。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预期寿命增长、人们生育意愿下降,这些都将使中国长期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早是从课本里知道嘉兴南湖有个烟雨楼:“微雨欲来,轻烟满湖;登楼远眺,苍茫迷蒙。”同时知道的,还有革命老人董必武的...
    金台望道阅读 1,101评论 0 1
  • “苏先生,马车将至,还是尽快收拾上路些好。” 已经无法留京,苏在府邸简单收拾后,即刻启程。 马车前行,苏撩开布帘,...
    落矢邺阅读 275评论 0 0
  • 今天上午本来情绪很低落的,工作的地方很冷,手脚冰凉,事情也多,加上自己在外人看来很是尴尬的现状,好像所有事情都不顺...
    小怪物不想改变阅读 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