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室的那些故事,让人看懂人生
我本科和硕士学的都是和心理学相关的专业,我也曾经去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里实习,那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案例。
哭泣不已的、
简历光鲜,碾压众人却抑郁的、
总拿第一名奖学金却想不开的、
总是失恋,和他人不能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的
焦虑的一直到研究生还啃手指甲的、
……
当时的我很喜欢去做心理咨询师的助手,去听来访者说出他们自己的故事。
感觉比小说精彩多了,因为这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人生。
这些大学生们尚少接触社会,所以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基本可以追溯到两块:
一块,是他们的童年时代,也就是原生家庭的养育问题。
(另一块就是青少年时期应试教育的压力,这部分咱们以后再讲。)
心理咨询室里,那个高大却萎靡的小伙子
话说,有一天,一个精英妈妈带着他那高大而怯懦的儿子进来,一起咨询。
说是精英妈妈,是因为先看打扮便知一二。妈妈纹丝不乱的头型、精致无暇的底妆,和涂出完美弧形的口红。
儿子则是名牌运动鞋、一尘不染的白T恤和刮的仔仔细细的鬓角。
母子俩来访的原因是:向来优秀的儿子,到了大学热门专业的系里,成绩无法再夺头筹,儿子焦虑、自卑导致失眠,和同学关系也出现了紧张,孩子认为自己大学生活适应不下去,竟想退学。
妈妈坐着头等舱来到学校,拉着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
当时那些心理琐碎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诸如儿子是如何被宿舍同学孤立的、如何长时间失眠的等等,我只记得心理咨询师对这对母子说的:
“因为你是一个100分的完美妈妈,所以你剥夺了孩子本应该发展出来的独立人格。”
精致母亲不服气辩驳:
“儿子十八年来,我眠干睡湿,细致负责,上幼儿园我循循善诱、关注每一个细节,上小学我陪做作业、帮他整理错题,难道我到头来却没有那些懒妈妈、放养孩子的妈妈做得好?”
心理咨询师说:“很不幸。是的。做母亲恰恰是60分就够了,多一分都是浪费。 有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把它称为good enough mother, 意思就是,做母亲,及格就万事大吉了。”
(当妈妈不把事情做的尽善尽美,才有开心的孩子)
母亲说:“如果我只做到60分 ,那么孩子如何成长为100分?我想让我儿子尽可能的完美,这也有错?”
心理咨询师不慌不忙:“你做到60分就够了。另外那40分,是看老天的。”
母亲一摆手:“别跟我扯这些,我只信科学。你告诉我,如果我撒手不管,怎么督促孩子上进?”
心理咨询师说,“你差的这40分,恰恰就是孩子成长的空间。你如果把万事都做齐备了,孩子就没有自己成长的余地了,这就造成了他现在所有事情都唯你的意见是瞻,一点自己的独立性都没有。”
在耳濡目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深深树立了一种儿童观:
孩子具有巨大的自我成长潜力、完善的自我功能和领悟力,只要妈妈不把事情做完美、做绝,孩子一定会变得更加健康和独立。
做一个60分的及格妈妈,和做一个100分的完美妈妈,中间留出来的40分,恰恰就是孩子自主性得以逃出生天的空隙。
孩子独立自主的摇摇摆摆的小芽,就是从妈妈管不着、妈妈照顾不到的地方,顽强探头生长,最终长成一个健康人格的。
而做到100分的完美妈妈,在不经意中掐死了孩子的体验与自我修复功能。
心理咨询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一个60分及格妈妈,和一个100分的完美妈妈,各是什么样?
一个完美的妈妈 : 在宝宝刚爬上土堆往下张望,在孩子还没有任何恐惧的时候,就把他迅速抱下来了,因为她时刻不停的看着孩子。她让孩子丧失了一次体验自己的焦虑和恐惧的机会。
一个60分的妈妈 : 她并不会时刻看着自己的孩子,而是隔一阵才看一下,有个磕碰才是正常的。当孩子从土堆往下看时,感到焦虑和害怕,这时候妈妈才会上前来,抱起他轻声安慰。
我们都应该做一个60分妈妈,多出的每一分,都是在浪费孩子的潜力,和妈妈自己的生命
因为,多出的精力,应该助力成为一个更好的我,而不是逼着孩子去成为他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做到60分妈妈时,老天就会在每一个孩子内心里面,设置自然的成长的力量。
而自然的力量最值得敬畏,也远远比你这个妈妈的力量强大。
就相当于中国画里面的留白:如果我们在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努力,就相当于把孩子这幅画填满了线条和图案,这幅画一定不会灵动,反而会显得俗气。
有的妈妈会说:“我看XXX的妈妈对他照顾的事无巨细、陪他做作业,给他报了各种班,孩子也长的很好呀!”
我只能说:孩子的天生性格差异有不同。心理咨询师里那么多故事,那么多借母爱之名而导致孩子自主性无法长大、造成心理问题来就诊的,还不够警醒我的么?
看了那么多扼腕叹息的例子,我真的怕了。
我就打算做一个60分妈妈,其他的么,老老实实的交给老天和孩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