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城阙微茫外,一气风云吐纳间。金庸作品《鹿鼎记》第四十二回有这样一个场景——
韦小宝来到案前坐下,喝一声:“磨墨!”早有亲随上来侍候。
伯爵大人从不执笔写字,那亲随心中纳罕,脸上钦佩,当下抖擞精神,在一方王羲之当年所用的蟠龙紫石古砚中加上清水,取过一锭褚遂良用剩的唐朝松烟香墨,再从笔筒中取出一枝赵孟定造的湖州银镶斑竹极品羊毫笔,铺开了一张宋徽宗敕制的金花玉版笺,点起了一炉卫夫人写字时所焚的龙脑温麝香,恭候伯爵大人挥毫。
这架子摆将出来,有分教:钟王欧褚颜柳赵,皆惭难比韦小宝。
看那韦小宝,掌成虎爪之形,指运擒拿之力,一把抓起笔杆,饱饱地蘸上了墨,忽地啪的一声轻响,一大滴墨汁从笔尖上掉将下来,落在纸上,登时将一张金花玉版笺玷污了。
那亲随心想:“原来伯爵大人不是写字是要学梁楷泼墨作画。”却见他在墨点左侧一笔直下,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树干,又在树干左侧轻轻一点,既似北宗李思训的斧劈皴,又似南宗王摩诘的披麻皴,实集南北两宗之所长。
这亲随常在书房侍候,肚子里倒有几两墨水,正赞叹间,忽听伯爵大人言道:“我这个‘小’字,写得好不好?”
那亲随吓了一跳,这才知伯爵大人写了个“小”字,忙连声赞好,说道:“大人的书法,笔顺自右至左,别创一格,天纵奇才。”……
当第N遍看到这几段文字之时,心中蓦然一动,我想,我可以借用一下来写篇文章……
>>>痴人学艺の笔落惊风雨,字成泣鬼神
我上进心很强,见什么都想学。
我学过武术、唱歌、诗词、医学、杀毒、茶道、象棋、古琴等等等等又等等「详见痴人学艺专辑」。然而,这些远远满足不了我无止境的求知欲。
那天,见集市上有人挥毫泼墨替人书写对联,忍不住驻足观之,细品那人文字,如蛟龙盘旋,如祥凤飞舞,如天马翱翔,直把我羡慕得目瞪口呆,口水流了一地。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让如今的人们把键盘文字玩得出神入化,反而都不会握笔了,再这么下去的话,后果还真是令人担忧。
思念至此,惊出一身冷汗。
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唐小痴,你一定要把这项民族瑰宝学会,并使之光大。
那一刻,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把毛笔字学好,决不能让它成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否则的话,我做鬼都没脸见阎王。
想到就做,我要拜师!
以前的失败经历提醒我,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棍子,师傅满大街都有,但要认准了再下手。
我认准了,集市上那位师傅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师傅。
然而,当我提着一瓶二锅头去见他并道明来意之后,他蔑视地对我说道:嘿,你这穷小子,一瓶破酒就想换走我的这门手艺?你当我是贱人啊?赶紧滚蛋!
我好委屈,那一刻自尊碎了一地。要知道,这瓶酒几乎是我拿出了全部积蓄买来的。
我黯然出门,他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等你买得起脑白金时,再来求我。
呸!你可以有傲气,但我不可无傲骨,就算你字写得再好,也不配做我师傅!我就不信天底下没有看得起穷人的人。
我把酒瓶摔得粉碎,大踏步离去。
功夫不负苦心人,大海终于捞到针,一个不收脑白金的师傅让我找到了。
师傅说,他只能把汉字的构成方式及运笔的法门儿告诉我,至于学成与否,完全看我的造化。
这个我不但懂而且懂,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
我首先要做的是,观摩再临摹。
看师傅凝神静气,庄重地将笔头在砚台的浓墨中打了个滚儿,提起笔来,气沉丹田,手腕轻抖,“啪”一声,一滴浓墨滴在宣纸上。
我立马赞美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从这一个点儿看来,实乃汇集了众多书法大腕儿的精华,真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奔放洒脱,气势恢宏,即便是王羲之黄庭坚颜真卿唐伯虎之流,见了师傅这一个点儿,也会自惭形秽,汗流浃背,望尘莫及,闻风而逃,逃之夭夭,遥不可及……”
师傅听了我滔滔不绝的一番溢美之词,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咬牙切齿地拿毛笔猛戳我的额头骂道:“臭小子,我还没开始写呢,只不过墨水蘸多了,不小心污了纸张而已,你哪来的这么多废话?”
得,马屁拍在马脚上了,我是不是犯贱?
然而我知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无不对的师傅,我必须恭恭敬敬……
我不停地练字,终于自觉有成,今天就挥毫泼墨,写几个给大家看看,都别妒忌我——
咋样?是不是超级有范儿?特别是最后那个“好”字,左右结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乃得意之作也!
请不要小声表扬我,惊呆了你就大声叫出来吧!
有关书法知识的普及:(来自百度百科/不感兴趣者可忽略以下文字,直接去评论区对文章的看法做出留言)
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分为“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
古往今来,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已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日常工具等种类繁多。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
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
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
在日本不少书家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到限制。
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