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比原来瘦了很多。两边的脸颊深深地凹了下去,被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覆盖着。以前脸上的肉撑的很饱满,红光满面的。今年元月份,父亲因感冒引起肺部感染在医院住院一个多星期。四月初,又住院做了疝气手术。两次住院我都回去在医院陪护了几天。那时从脸上看起来都比现在要胖很多。
来到弟弟学校的住房。放下包,母亲连忙给我弄吃的去了。我一边把给父母买的那些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拿出来,一边跟父亲说话告诉他这些东西每天服用几次每次服用多少剂量并把一个红包塞给母亲手上。
弟弟当时在上课。下课后的课间时间过来跟我打招呼。
在母亲的授意下,医生用善意的谎言告诉父亲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有点痔疮,需要慢慢调理。父亲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后,心情很好,精神状态也就跟着很好。我们也都在父亲面前表现出跟原来一样开心愉悦。
多么希望这样的美好时光能让我们彼此拥有更长更长一些。
母亲很快给我弄好了饭菜。父母坐在我旁边,欣慰地看着我吃。我边吃边与他们说着话。这种温馨的画面让我想起我的读书时代,那段读寄宿的经历。
最先是初中的那段寄宿经历。那时,我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母亲就会炒最好的菜,每次都少不了剁椒炒腊肉。那种美味我至今都觉得那么清晰,仿佛还能闻到香味。父母总是把廋肉往我的碗里拣。我总是扯谎说,不喜欢吃廋肉了,塞牙齿。弟妹们也很懂事。虽然我们姊妹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在吃方面,我们一家彼此之间都是替家人着想。总是把好吃的让给家人。宁愿自己少吃。看到家人吃的开心,自己就跟着开心。这是我们家传承下来的家风。
后来上了个高中后,就是一个月回家一次拿米拿伙食费了。开始,家里还只有我一个人上高中,经济还不是很紧张。每次回家,母亲也是做好吃的。我还要带一些可以放时间长一点的东西到学校去吃。每次返校,父母都要送我一段路。一路叮咛,好好读书,每餐的饭都要吃完,要注意身体等等。
父母一直希望我通过读书出去。不要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背载着一家人的殷切期望艰难地走在求学路上,拥挤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
现在回忆起来,那些艰辛的岁月早已变成了温馨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此刻,就在眼前。
靠着父亲教书微薄的工资供我们姊妹四个读书。父母勤俭节约,辛苦操劳了一辈子。
父亲很聪明,自学能力很强,二胡拉的很好,年轻时候笛子也吹的特别好。父亲在有一点点闲暇的时候,就会拉上几首《赛马》,《二泉映月》,《喜送公粮》等这些经典的二胡歌曲。这些都是他自学而来的。那时候,父亲拉着二胡曲子,母亲就在旁边跟着清唱。母亲很喜欢唱歌。父亲最喜欢读书,那些枯燥无味的数学物理化学书父亲都读的津津有味。那时,父亲教书的学校离家走路要十几分钟,父亲都是一边走路一边津津有味地读着手里的书回家。大学里面的课程,如高等代数等父亲都是通过自学的。
父亲为人忠厚老实,从来不想麻烦别人。不管哪个年代,老实人总是吃亏的。工作上生活中父亲都是舍得吃亏的人。母亲是个特别能干的人。那时在农村,一年四季没有一天是闲的,家里家外一切事情母亲都能运筹帷幄。那个年代,在我们那十里八乡,我的母亲是出了名的能干。别人对我母亲的评价是,穿裤子的抵不到穿裙子的。言下之意是,说我母亲在处事能力上比男同志还要强。
看到如今瘦弱苍老的父母。特别是父亲身上那种病在一天一天地消耗他的身体。我痛心不已。只能努力憋住自己的眼泪,强颜欢笑地与父亲说着那些只当是寻常。
父母身体很好,我年纪再大也会觉得自己很小。如今,父亲得了这种病,让我瞬间掉进了深渊找不到任何依靠的感觉。
看着眼前的父亲,和蔼慈祥,因我回家开心不已,脸上一直洋溢着喜悦与欣慰。
我多么希望那个检查的结果是假的。父亲身体会好好的。会一直陪伴我们更久更久的。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的父亲还能与我们一起拥有更多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