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五,在数数敬老院的微信群,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起年终供奉。
这个群里统共不到十五人,是由各路前同事、现同事,以及几名外维工程师混搭组成。
前同事们有的晋升为上神,有的抛弃我们执剑走天涯,外维的人随着项目的结束陆续离开。大家毕竟在一个战壕共事过,战斗情谊倒也绵长,群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
其中,一位前同事,曾收到上级单位抛出的橄榄枝,本可以飞身为上神,却惨遭公司前老板拒绝签字而未能晋升,于是愤起执剑而出,最终选择了近在咫尺的某大学,投身高校教育事业,去做知识分子界的新大神。
起初,大家目标一致,群情激昂,或激将,或卖萌,想让晋升成上神的那位晒晒年终供奉,谁料大神顾左右而言他,愣是不接招。
这时,知识分子界的新大神晒出一张他执教大学的某位博士上神的年终供奉,在瞬间亮瞎大家狗眼后,吐槽道,“哎,在高校任职,如果不是博士,就有种不是人的感觉啊!”
呵,这句话多么熟悉啊,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种不是人的感觉。
2
06年,大专毕业后,我拿着家里给的一千元钱,奔赴现在工作的地方。
入职前有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我们那一拨培训的人,大多是公司系统内子弟,或是家里亲戚在公司系统任职。
熟络后,大家互相留存手机号码,我很怕别人来问我的号码,因为我是那一群人里唯一没有手机的。
毕业季,为了不错过招聘单位的电话,大概很多毕业生都会配置一部手机。我虽然经历了毕业季,也似是而非的参加了几场校园招聘会。但最终,还是选择顺从家人的安排进了公司。因为,仅凭我的毕业学校和专业,能进这个单位,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贫穷会限制一个人的认知,在入职前,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应该去买个手机。那时的我认为,兜里的那一千元钱是入职后的生活费,不能随便乱花。而手机和话费就是额外的花费,对经济不宽裕的我来说,应该属于乱花钱。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害怕成为一群人里不同于别人的那一个,害怕别人拿奇怪的眼神打量你,害怕被别人瞧不起,害怕被别人轻视,害怕被孤立,害怕无法融入集体当中。
或许,别人并不会过多关注你,这些都只是你自己的臆想,根本不存在。但在那时,不自卑但敏感的自己非常害怕不被别人接纳,很怕被人投注奇怪的眼神。
3
入职结束后,很快分配至各下属单位。报到几天后,我从其他同事口中得知,班长非常嫌弃我,嫌弃我不是本科学历,嫌弃我专业不对口,还嫌弃我是个女的。我到班组报到的前一天,班长曾在主任办公室强烈抗议,但最终碍于我的入职背景,抗议无效,不得不接收我。
所幸,班里的其他老师傅们都很照顾我,而每天快节奏的工作根本让我无暇想那么多,我度过了忙碌快乐的第一年。
第二年,我缺少危机感的简单快乐就被新来的两个985毕业且专业对口的本科生打破。
他们报到的那个周五晚上,部门举办了热烈而隆重的迎新仪式。在平日的工作中,班长尤其照顾新来的女同事芳,每天早上专门抽出半个小时给她开小灶。平时根本不让我们接触的一些核心专业知识,只讲给她一个人听。
理所当然,班长和那个新来的女同事签订了师徒合同。在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也明显区别对待。芳会参与技术性强的活,而我们其他人总会被安排一些布放线缆或者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
一段时间后,芳相比别人专业知识突飞猛进,超出别人一大截。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部门的袁主任也会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当着很多同事的面挤兑我,说些什么“你看人家学专业的本科生怎么怎么样,就是不一样......”
有一次换办公室,重新选工位的时候,我选了第一排靠窗户的位置,袁主任进来串门,冲我说“你怎么坐到这了?你凭什么坐这儿呢?那个谁(芳)坐哪了?怎么不坐到这个位置来?”
那时,我常常有种不是本科毕业就不是人的感觉。每天晚上失眠后,就开始懊悔,恨自己在高中阶段没有好好学习,浑浑噩噩的度过了珍贵的三年时光,后悔自己在拿到大专通知书后放弃复读,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那种消沉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
当时,我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人生奥义,逐渐明白人早晚要为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买单,不是现在,就是在你看不见的某个时间点或人生阶段。
或许经历了伤痛才能成长吧,我的工作态度、工作和学习专业技能的主动性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所幸,虽然学历不高,但我学习领悟新事物的能力不算差,在边学习边实践中,专业能力提升速度很快。
后来,在上级单位举办的技能比武和专业调考中,非专业出生的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领导渐渐的认可我,一些难得的外出培训机会也会落到我头上。
虽然,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清楚的记得自己当时充满嫉妒、失意和焦虑的复杂情绪。那时心态特别不好,不能用成熟的态度正确面对同事间的竞争,常常用很尖锐的语言挤兑芳,现在回想起来,仍觉羞愧难当。
当时内心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别人说自己不行,常常患得患失。心态失衡时,就会用不当的言语诋毁别人,其实是想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然而,这样的行为不但没有抬高自己,反而证明了自己的无力,证明了自己的不够强大,证明了自己的无知。
之后,因为公司改革人员冻结,我们团队整体划归到其他公司,被班长重点培养,送去另外一个班组学习锻炼,回头要提拔重用的芳,却阴差阳错留在了别的专业,留在了原来的公司。
在心底,我一直欠芳一个对不起,因为自己的嫉妒和狭隘,无故去伤害无辜的她。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后,我慢慢意识到,我和她之间,差的不仅仅是学历和学识,还有视野和心胸,还有情商教养、为人处世。
4
2013年,我来到了新的班组,虽然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我好歹拿到了本科学历。但在这个班,除了我,其他人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我仍然是学历最低的。
最初,我也有过在这里好像不是硕士毕业就不是人的感觉。但后来,我慢慢改变了这种想法。学历低不能成为你自甘落后的理由,也不能成为你工作不如别人努力的理由。你的付出,你的努力,从来不是白费的,学历低,并不意味着你的努力别人看不见。
学历或许是一个门槛,当你和别人都跨过那个门槛时,你该在意的不应是学历,而是努力适应工作岗位,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尊重和认可从来都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挣来的。
不要因为比别人学历低就盲目自卑,更不要自怨自艾。学历低,可能是因为你在某个本该好好学习的阶段肆意的放飞了自我,也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不允许你继续深造。
不管怎样,曾经的初始学历低这一事实已经无法改变,那就拿出行动去改变那些来得及改变的东西。或者利用空闲时间去读在职第二学历,或者向一个方向发力,努力练好职场内功,在别的方面找补,让自己具备别人没有的竞争能力,打磨出你的长板,让别人忽略你的短板。
5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什么都要和别人一较高下,焦虑、嫉妒、失意、沮丧的情绪会在你内心占据上风,反复的负面情绪会让你钻进牛角尖,会让你陷入斤斤计较的琐碎当中,迷失自己,看不清方向,找不到出路。
当你的同伴都比你牛时,说不扎心,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不管怎样,首先适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实事求是的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暂时认怂并不丢人。
每个比你优秀的人,背后一定比你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在你上课分心、自习逃课的时候,人家可能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当你在网吧打游戏、追剧的时候,人家可能通宵用功、苦背单词,或者熬夜写着论文或准备着考研。
没有人的牛是天生的,对别人过往努力的尊重,就是承认别人优秀。对自己过去行为最大的担当,就是学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
当你足够成熟,内心足够强大了,你就能坦然面对比你优秀,比你厉害的小伙伴了。在面对比你学历高,比你背景强的小伙伴时,你就不会再有那种不是人的感觉了。
一个人的心理成熟总会经历建立--否定--重建的过程。十年前,单纯只是不想成为人群里不同于别人的那一个,后来又想证明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得到别人的肯定后又想得到更多的赞扬或利益,却不知道比较永远没有尽头。
跋涉半生,我们总是想努力成为别人眼中期待的样子,想成为别人眼里有魅力的人。渐渐在人群中迷失的我们,唯独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忘了自己曾经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余生,我只想挣开套在身上的枷锁,丢掉别人的期待,打马前行,努力做自己,成为自己心里期待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