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实践养成每天画画的第31天,画完今天这张百合花,我突然想起了大学时候的一个情形:
有一次,我拿着一张临摹的作业给老师看,老师表扬了我,说我画的不错,然后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敢不敢上针管笔呀?
我记得那是一张素描的线稿,铅笔画出来很有感觉,我自己也很喜欢。当时听到老师的表扬特别开心。还记得听到老师的问题后,我愣了一下,然后笑嘻嘻的说:不敢呢,万一画坏了就惨了。
是呀,当时想的也就是:针管笔可擦不掉,万一手不小心抖了,或者线画的地方不对,这张画可不就毁了么?
可是,在今天看来,这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我有没有能力画出下一张、下下一张同样水准的画?
画出一张好画可能是偶然,要能继续画很多张同样好的画,我的画技才是进步了。
我的不敢,不正是在告诉我,我还没有能够掌握画出这张画的能力吗?
那么,为什么时隔这么多年,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感悟呢?
1月份的时候,因为看了《掌控习惯》这本书(前面的文章有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内容推荐呀),于是有了借助这本书的理念养成每天画画这个习惯的想法。
因为毕业以后,我虽然觉得内心爱着画画,但因为画的少,一直处于卡住的状态。这个我想要实现,却一直实现不了的梦想,变成了我的一种间歇性出现的执念。
在过去的31天中,我有4天没有打卡,而且全部集中在前一半的时间中。
我每天画画的时长,从几分钟、十几分钟随机,到现在,只要时间允许,每天能画上2个小时左右。
而最近十来天,我都是专注在一个主题上,从一开始的铅笔草图,到针管笔画小图,到后面能画A3的大画。也不再像之前,东画一下,西画一下,各种主题不停的变换了。
于是我看到了这一个月中自己的改变:
1我不再畏惧拿起笔来画画了。
我虽然喜欢画画,但是以前会经常因为各种评判,害怕自己画不好,从而不敢动笔。又或者觉得一点时间不够等,给自己设置了各种启动障碍。
2我画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了。
一开始因为有心理障碍,总是会找很简单的东西画。而且画不了多久就会走神,不想画了。现在有时间可以画2-3个小时,坚持把一张大的写生完成。并且能很专注的画下去,没画完不想离开凳子。
3敢于挑战复杂,不怕画坏了。
10来天前,因为买了一束百合花,我开始了花卉写生。从铅笔小稿,到上针管笔完成一幅小画,再到完成一张A3的画。一步一步,我并没有刻意的挑战自己,就是画着画着就画复杂的了。
然后不知不觉,今天我画完了第7张A3的百合花。这7张百合花,每一张都会在上针管笔的时候,在画面上做了不同的尝试。
并且画到后面2张的时候,我不再是完全照着眼睛看到构图去画了。因为花瓶不是那么好摆位置,所以,为了更好的构图,我开始主观对构图做出调整。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我想,是因为我不再害怕画不好了。并且当我能够画出好几张A3的画时,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再画出不止一张同样水平的画来,所以,我变得敢于探索不同的笔法对画面的影响了。
从量变到质变,突破了内心的桎梏后,我对创作的好奇开始发芽。
哎呀,这么简单一个事情,我怎么用了这么多年才突破呢?
因为,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坚持每天画过呀!
因为,我从来没有对着一个主题画过这个多张画过呀!
因为,我从来没有这么不怕画错过呀!
还因为,还有一个故事给了我对自由探索的感动!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美食大师,在那个世界中,每一位厨艺天才在迈过美食大师那道坎后,都会开始喜欢做黑暗料理。也就是进行各种实验,探索不同的食材。每一位美食大师都特别热爱他们的黑暗料理,因为经过无数次黑暗料理的探索后,他们终会得到满意的作品。
这些黑暗料理不就是成功路上的探索和失败么?可我从来都是害怕失败的。如果我也能够期待失败,热爱我每一次失败的画作,就像那些美食大师热爱他们的黑暗料理一样,是不是我的世界也会变得不一样呢?
突然间,我好像明白了那些难看画作的意义。于是,我逃离那些喜欢给我评判的人,学着热爱我的“黑暗料理”。于是我重新收获了画画的开心,也收获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