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中国市井街头的人情味儿

从小到大,我们都吃过烧烤,那些在大街小巷散落分布的烧烤摊、大排档,藏着这个城市最真实的烟火味儿。

“夜幕降临,人们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从炕头小酒,到酒店大餐,这个庞大的选择谱系里,很多人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里弄。只有这个环境,配得上他们想吃出点境界的企图,大家其实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人生一串开始了。

南来北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在烟熏火燎中形成各异的味道,这是属于本地人和背包客特有的享受。

多图预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昌火盆烧烤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云南昭通小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新疆罗布烤全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湛江烤生蚝

也要感叹一句中国人真的什么都能吃,无论什么食材,遇到了烧烤就是遇到了天敌。

以下重口,慎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吉林辽源烤蝉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广西百色烤猪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广东活烤海鲜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重庆烤脑花

还有更多千奇百怪、口感丰富的烤串,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烤不了的。(┌・。・)┌

烤出来了自然有人吃,有人吃才会生意兴隆。

食客们多是本地人,晚上出来遛个弯,看到烧烤,迈不开步了,顺势就吃起来罗。

也有跟朋友聚聚的,下班了,叫上三四好友,吃着烧烤,喝着小酒,骂骂那个想方设法榨干剩余劳动力的公司领导,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

还有慕名前来的游客,想尝尝当地最正宗、最接地气的美食,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留下一个又一个足迹。

没有任何顾忌,人们放下身段,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里是他们心灵暂时栖息的港湾。

在城市最平凡、最日常的地方,才有人生百态,才有最真实的情感。

“岁月就TM这么走了,比老三的发际线褪的还快”

“我在外面,想家的时候,除了想我妈,就是想这个,想吃肉”

“我总想往高处走,但走不上去,喝杯酒就完了”

“但是如果再过十年,这个地方不复存在了,那茄子妹会变成一个符号,也会变成一些人回忆的符号”

思念、梦想、回忆,中国人通过食物来寄托情感,于我们而言,它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承载了过去、现在与未来。

“也许你们记不得曾经吃过的烧烤摊,也许你所在的城市也在发生巨变,但多年以后,你仍记得的,还是那份熟悉的味道,和陪你吃烧烤的那个人”

人来人往,食客终究会离开,烧烤店的老板可是日复一日地刷着串儿,一点也停不下来,颇有江湖味儿的“深夜食堂”的意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板们都是烧烤江湖的一把好手,没有手艺和秘方,是抓不住客人的胃的。

白天,他们仔细挑选当地新鲜食材,分门别类,串好签子,晚上特制香料一刷,就是别家没有的美味。

因为用心去做了,才让人流连忘返。或是敢于创新,调配出独家风味;或是精益求精,工序选材丝毫不马虎;或是承袭经典,打下老字号名声。

别瞧这一个个膀大腰圆、声如洪钟的,人家就有这细腻心思,经营的风风火火。

有个烧烤店老板说

“老妹儿,你知道为什么我这么黑吗,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

乍一听,挺搞笑,仔细想想,还挺有道理。

在烤架前忙忙碌碌一辈子,就是为了把手艺弄好,“行行出状元”,得让咱这店做起来,别人一提XX城市,就能想到你这,来撸串,来喝酒,江湖相逢,都不寂寞。

平淡市井见人生,该吃得吃,该说得说,烤串还在等着你,没有理由止步不前。

“无论苦乐,日子仍要继续,生活很硬,烤完再啃”——人生一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