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会利 焦点讲师班五期 洛阳 坚持分享第638天《四分钟和两小时》2018.08.06
焦点上有一句话叫做:去病理化,不把当事人当做病人,而是把当事人当做自己问题的专家。咨询师只是个陪伴者、引导者、合作者。

朋友到医院看病,第一步自然是要挂号,于是大早上起来到医院等候,医生八点多才上班,七点已经是很多人在排队挂号,所以挂个号就要花费十几甚至几十分钟的时间。好不容易挂完号,看着时间虽然还早,也不敢走开,怕耽误了又要排到后面,所以或站或坐,门诊室外也站满了人,翘首以盼专家医生的到来。
瞅着时间,哦,八点了,医生该来了吧,赶紧排队站在门口!八点五分了,怎么医生还没来?难道是路上堵车了,或者是有事来不了了,不可能啊,挂号都有这医生名字……各种猜测在头脑中徘徊。还是再等等吧!
八点二十了,漫长的二十分钟过去了,腿都站麻了,医生,你在哪呀?不时朝走廊两边张望,就是望穿秋水,望过了一张又一张的面孔,怎么也看不到那个期待中的身影!
来了!专家到了!大家让让路,赶紧让他“老人家”进办公室,排好队哟!(时间:八点三十分。恍然大悟:原来是八点半才上班啊!)尽管已经快站不动了,可总算看到希望了!
终于进入了门诊室里面,终于站在了专家面前,激动的呈上自己的挂号单还有化验单之类,诉说自己的情况……看着医生扫过化验单,扫过自己的脸庞,不到一分钟,便给出诊断:“你再去做个某某检查吧,检查完再说!”“哦,好的,您不用再看看吗?”“不用了,去吧!”好吧,拿着东西转战下一个检查的地方继续挂号,排队,等待下一个“四分钟”。

“你说挂号的机器上面显示一个病人就四分钟时间,能看完吗?看不完怎么办?”之前等待过程中的疑问此时烟消云散啊,哪里需要四分钟,一分钟就可以了好不好!等待两小时,只为四分钟,再一个几小时,也只为不到四分钟……
这就是医生看病,医生是专家,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凭借经验也好,让病人检查也罢,心里有了判断直接下结论,前后自然要不了太久,而且太久好像后面的病人也不愿意。所以病人其实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听从医生的安排就好,就像以前大家常说的一句话,什么东西都可以搞价钱,唯独药不可以,就算再贵也得想办法买,因为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啊!

焦点短期治疗的心理咨询呢,则是把来访者看做只是暂时被困住的人,是有能量自己走出来的人,所以会陪伴着他,听他说,与他共情,等待着他发泄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问题,然后再陪他一起寻找解决的可能性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来访者最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只有来访者才能够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陪伴也许需要两小时,顿悟可能只需要一分钟!
所以,只有我们明白了到底什么是医患关系,什么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合作关系,才能摆正位置,做一个真正的焦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