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四点,让学习事半功倍

毫不夸张地说,从小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至少在进入高中前。上了高中,虽然成绩不如从前,严重偏科,但最后也依然考上了还算理想的学校。

其实我并非最聪明的,也并非最努力的,但比我聪明或比我努力的人却不一定比我学得好,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些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1.信息先行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器”指信息。无论考研还是雅思,我决定备考后,第一件事是收集信息,了解这门考试,并多看他人经验贴。通过多看一些经验贴,可以全面快速地拥有对目标的宏观印象,并总结出合理有效的备考方式,如时间安排、参考资料等。

曾国藩曾参加七次科举考试,才终于取得功名。前六次失败的一大原因,就是他没有掌握科举考试的要义。直到第七次,他顿悟了考试的逻辑,才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

了解清楚后再开始学习,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这种慢思考、快行动的方式,不仅适用于考试,同样适用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是降低沉没成本的有效方式。

2.坚实基础

曾国藩的前六次科举都失败了,所以这六次考试是没有意义的吗?当然不是。正是准备这六次考试时经历的多年苦读,这种绝不偷懒的尚拙精神,使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他掌握方法后突飞猛进。学习就像盖房子,没有基础的一块块砖,即使拥有再多的水泥一样连接砖块的奇技淫巧,也是万万不行的。拿学习英语来说,学会了语法,懂了长难句结构,却不认识每个单词的意思,还是一样白瞎。

3.质量大于数量

说起学习,总是难以不提“题海战术”。诚然,数量固然重要,但是忽略质量的数量,很可能是无效的。比如做一篇阅读,对完答案还不够,还要分析错因、总结复盘,复盘的内容也要不时拿出来复习,这才是真正吃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高质量多做题是最好的;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与其全部刷过就算,不如精挑部分学个扎实。

4.劳逸结合

在大脑疲劳报警时,顺应自己的心。学习一休精神:“休息,休息一下!”这不是逃避,不是偷懒,是为了更好地战斗。

慢思考,快行动;行动时不偷懒;多总结、多复盘、常复习;在此基础上劳逸结合。掌握对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事半功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