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忆是从家乡的一条小河开始。出了家门向南走大约二百米,再下一个几十米的缓坡,就到了河边。小河不大,河床在五十至一百米宽,有水流的河面往往只有几米宽。除了夏季偶尔发水的时节,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河水就这样涓涓的、从西往东流淌。河滩上有细细的沙子,轻轻地挖开,沙坑一会就有水慢慢地渗出,就变成了一个沙泉。顺着靠近水边有小小沙窝的沙面向下挖去,常常可以挖出蛤蜊……
读着蔡崇达的《皮囊》,放下书的时候思绪不知不觉就把我带回了离开多年的故乡。童年记忆里门前的那条小河,门口趴在那里的大黄狗,院子里锅屋后面的那颗果树(结的什么果我已经记不清了)都涌入了脑海里。我从出生在家乡生活了十八年,考上京城的大学就离开了家乡,并于毕业后留在了京城。没几年,父母也把家从我出生的县城搬到了县城上面一级的市里。从此对故乡的记忆基本上就定格在了那十八年里。
《皮囊》里写的也许不能算虚构故事,因为叙事散文的写作手法与小说不同,基本上该算是作者的旧日生活的回忆。当然,它也不同于回忆录。或许,我们该算它是以作者故乡为背景、以作者亲历为素材的,对活在这个时代的闽南地区一些于时代无足轻重的人物生活基本不掺杂个人主观评判的、真实的记述。
书中不加评判的写作手法,常常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分不清哪些是作者故乡中人物的生活,哪些是我记忆里生活场景的再现。一个一个人物的生活点滴,鲜活地呈现在作者的笔下。其实我的回忆中,我的长辈、我的同学、我的乡邻,从那个年代一路走来,他们就是那样说着一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甚至连那一样的执拗、一样的卑微都能在文中找到同样的影子。当然,作者从散杂在如我记忆中的很多乡邻身上抽提出的人物性格、生活经历,要鲜明、鲜活的多,也丰富、丰满的多。
蔡崇达笔下的人物性格往往有些执拗,还有些不合时宜,也因此,他们的生活在时代背景的衬托下就似乎有点拧巴,都带了些许悲剧的味道。恰是这些许悲剧的色彩,使我们对他们的性格的了解、命运的解读更深刻,也更清晰。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而言,历史的描摹由悲剧人物来书写往往更容易直透读者的心底。
蔡崇达于故乡、于故人的描写勾起了我太多关于故乡的回忆。我也如作者一样站在远处问自己,故乡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原生家庭、家族,以及饮食、方言、水土、习俗,由这一切所汇总而成的故乡的刀,在我们的身上刻下了怎样的痕?为何很多人打点行囊奔向远方,却在不如意时要回乡疗伤。有不少人在周游了世界之后,在临近人生的终点时要叶落归根。
离家多年,每一次返乡的时候,都能看到曾经熟悉的景色,遇到曾经熟悉的不能再熟的人。也能看到光阴荏苒,新的时代留下的新的刻痕。人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的记忆大多是选择性的,人总是把从儿时到青春的美好瞬间,或即使是不够好也宁愿想象成美好的东西留在心底。在故乡的日子里,我按照心底留存的记忆去寻找,却发现很多东西一经分手却再也难找到。曾经熟悉的人那过去熟悉的影,但现在确乎已变得陌生。有时不经意间连入耳的乡音也似乎变得有些陌生。故乡之于我已经成为熟悉的陌生。
很多都变了,故乡变了,我也变了。叶,不曾离开树,叶落可以归根。叶,一经被风吹走,也许注定一生飘零。
但是,蔡崇达的《皮囊》试图告诉我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不管你承不承认,在我们的皮囊里面有一些东西,西方哲人称之为共相,我们的哲人称之为理或心,故乡的那一方水土就是把它浸润成只属于自己的模样。千百年来中国人之所以区别于外国人,南方人之所以区别于北方人,都源于我们一出生的故乡那方水土、那古老薪火相传的故乡专属的秘诀打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了解一个人的内在或曰气质,要看他的生活环境,要观他所治的学问。但还有的时候,有些难以捉摸、不可言传的禀赋,则往往要追根朔源,去寻找他的根。幼年种下的很多种子,有些是要与我们终生相伴。
回乡疗伤也好,叶落归根也罢,或许皮囊之下包裹的这些就是我们宿命的根。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也无论我们是不是嫌它过时、土气,故乡的那方水土已经给予了我们。这种故乡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很难抹去的影响,说文雅一点也可以叫它一种精神。离乡的游子如我等,或许就是有了它的陪伴和支撑,我们才可以飞得更高、才可以走得更稳。
蔡崇达的《皮囊》就是在我们对故乡已经模糊的时候,试图牵着我们的心灵,再去游历,找回自己。